Xyz
2021-09-10T11:21:48+00:00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周阳春作为货拉拉平台的签约司机,因等候装车时间长且两次提议收费搬运服务被拒后心生不满。其违背平台安全规则,既未提醒车某某系好安全带,又无视车某某反对偏航的意见,行车至较为偏僻路段,导致车某某心生恐惧而离开座位并探身出车窗。周阳春发现了车某某的危险举动后已经预见到车某某可能坠车,但轻信可以避免,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致发生车某某坠亡的危害结果。
这是法院的意见,我认为全篇胡扯。
1、未提醒车某某系好安全带:一个都想跳车的人要解开安全带你靠提醒有卵用?
2、行车至较为偏僻路段:事发后无数up主去验证过了,那地方一点也不偏僻。
3、导致车某某心生恐惧而离开座位并探身出车窗:这一条并没有必然关联。不说货拉拉这种本身运货没有指定路线的服务,哪怕打车,一直以来的士、滴滴司机绕路、态度恶劣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有几个新闻是乘客会跳车的? 有一个男乘客跳车然后自己负主要责任的 由于数量如此至少,所以这两者并不构成关联。
4、周阳春发现了车某某的危险举动后已经预见到车某某可能坠车,但轻信可以避免,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致发生车某某坠亡的危害结果:这个就更扯了。事发的视频当时就公开了,当事司机已经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刹车,但是由于车速的原因无法刹停。不知道法官心中“有效措施”是什么?急刹车?这法官会开车吗?哦女司机,我没意见了。
[quote][tid=28453593]Topic[/tid] Post by [uid=42362787]Mr粽子二号机[/uid] (2021-09-10 19:29):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周阳春作为货拉拉平台的签约司机,因等候装车时间长且两次提议收费搬运服务被拒后心生不满。其违背平台安全规则,既未提醒车某某系好安全带,又无视车某某反对偏航的意见,行车至较为偏僻路段,导致车某某心生恐惧而离开座位并探身出车窗。周阳春发现了车某某的危险举动后已经预见到车某某可能坠车,但轻信可以避免,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致发生车某某坠亡的危害结果。
这是法院的意见,我认为全篇胡扯。
1、未提醒车某某系好安全带:一个都想跳车的人要解开安全带你靠提醒有卵用?
2、行车至较为偏僻路段[/quote]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院公告全是口供就离谱
连基本逻辑顺序都说不明白还搁那带节奏呢脸可真大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 女乘客没有点跟车服务
第二 女乘客在车内行为已经违反了交通法
第三 在以上条件下 司机只有人道主义责任,类似抢红灯过马路被撞(不在斑马线内 )
第三 无论什么条件下,不让请律师,拘留251天都是赤裸裸的程序不义证据
第四 我也有车,也有可能干顺风车这一行,所以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
其实这件事最傻逼的地方是妻子不能探视,律师也不能换,援助律师一直把坑占着,我估计司机回家才知道她妻子和很多网友都相信他无罪,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把罪认了,后代政审也有污点了,自己以后工作也有问题了
我觉得司法系统至少要给别人一个请律师的机会吧,一个家庭就这样被毁了,真的有点心酸。
为什么审核不给过[s:ac:哭1][s:ac:哭1]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0/-7Q177-1qc2ZrT3cShs-1so.jpg.medium.jpg[/img]
就货拉拉那个破面包车?很可能没有ABS系统。
急刹如果抱死了,车一翻也得死,到时候一样过失致人死亡。
Reply to [pid=549009474,28453593,1]Reply[/pid] Post by [uid=19104]bonesir[/uid] (2021-09-10 19:31)
不能全靠口供就是怕翻供吧
这判决理由真的是....
我的意见:
司机的行为(指不说话, "偏航")
主观上不存在谋害乘客的故意, (心里不爽, 想赶紧跑完这单接下一单)
客观上也不会产生对一般人人身造成伤害的后果. (甚至偏航路线更近, 路线附近就是厂区和派出所)
司机难以预见乘客跳车的行为 (从质疑到打120只有39秒, 正常说几句话就过去的时间), 且司机在行车时势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开车上, 增强了"难以预见"的可能.
但是司机的行为有瑕疵, 如违规让乘客上车(据说女生没点跟车选项), 没有让乘客系好安全带, 未能与乘客沟通"偏航"事实, 导致乘客内心慌张.
这种情况支持司机对死者家属做出民事赔偿, 但刑事责任就算了.
第五十五条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原则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