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
2021-11-12T15:51:18+00:00
我就是衡中毕业的,现在衡中批评的声音很多,客观来说,我觉得很多批评还是比较中肯,也有不少抓不住本质,逮住一句使劲复读的
不谈其他的,我感觉衡中对于衡水其他县区的学生招生比例偏低。实际上我读书期间,衡水籍学生的比例并不少,尤其是衡水五中,六中,三中,很容易凑齐一伙足以拉帮结派的校友。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其实很多五中六中这种寄宿初中的学生,普遍都并非来自衡水市区,而是大多来自周边下辖县(三中四中八中这种走读学校倒是100%来自市区[s:ac:哭笑])
后来我注意到一个问题,直接来自衡水各县县级初中进入衡中的学生,夸张点说是凤毛麟角了。我有个高中同学家是安平的,初中是在县里上的,到了衡中也分到了集中外地学生的那个校区,而且收费标准也是按照外地学生的标准(那时候应该还没有普惠,只有公费自费区分,自费的话是三年一次性交2.3万。对于县区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有时候我就在想,衡水中学作为地区内主城区的中学,招收本地区下辖县区的学生比例是不是过低了?很多下辖县区的学生,为了进入衡水中学,实际上是需要在初中就进入衡水市区就读。
不谈其他的,我感觉衡中对于衡水其他县区的学生招生比例偏低。实际上我读书期间,衡水籍学生的比例并不少,尤其是衡水五中,六中,三中,很容易凑齐一伙足以拉帮结派的校友。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其实很多五中六中这种寄宿初中的学生,普遍都并非来自衡水市区,而是大多来自周边下辖县(三中四中八中这种走读学校倒是100%来自市区[s:ac:哭笑])
后来我注意到一个问题,直接来自衡水各县县级初中进入衡中的学生,夸张点说是凤毛麟角了。我有个高中同学家是安平的,初中是在县里上的,到了衡中也分到了集中外地学生的那个校区,而且收费标准也是按照外地学生的标准(那时候应该还没有普惠,只有公费自费区分,自费的话是三年一次性交2.3万。对于县区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有时候我就在想,衡水中学作为地区内主城区的中学,招收本地区下辖县区的学生比例是不是过低了?很多下辖县区的学生,为了进入衡水中学,实际上是需要在初中就进入衡水市区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