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uzor
2021-10-10T02:12:01+00:00
写在开头,知道很多人对国产车尤其是吹上天的dmi嗤之以鼻。
但是这辆车说真的,横向对比一下价格,油耗,动力水平,空间,还有外观造型,两驱顶配落地17点多,我觉得是值得的。
今天闲来无事,上班摸鱼,想把这辆车三个半月的使用感受好好分享一下,你们就当看了点别人的车评,有一点跟别人的谈资。
————————————————————————————
编辑一下,有什么对dmi使用上的问题可以来问我,
——————————————————————————————————————————————————————————————————
老规矩,我这人喜欢先说缺点
1.品控和设计方面
我一开始比较张扬,加了大概有7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也经常分享和围观车辆的使用感受,品控方面我只能说中等,除了车友的评价,我自己来说的话,
车门上有一点点的异响,很微弱,过减速带偶尔会响一下,可能是线束击打
方向机左打死最后一点偶尔会出现一声的异响
轮胎,1000公里必要补一点气,还好随车附带打气泵,也还算方便
座椅,舒适性还行,但是头枕位置必须要额外装一个头枕,要不就脖子悬空,开久了很累
整车内饰设计和用料还是看得出有“性价比”,那天逛街做了一下小鹏p7,我知道价格不一样,坐进小鹏p7的驾驶位后那种内饰的用料满足感铺面而来,一开始我还觉得宋的内饰挺8错的,但是还是差了一些。可能也是因为控制成本的原因。
2.底盘悬挂
我每次发帖都会说这个问题,天天开车开了三个半月了,仔细品味了一下,这代的底盘悬挂虽然说还是很一般,但是确实有进步,真要跳毛病的话我觉得还是软了,路面不平整,确实跟坐船一样会前后上下左右晃悠一阵,但是现在开习惯了在拐弯方面逐渐变得有信心了
3.刹车轮胎
都知道这个刹车距离是非常差的41米多,包括轮胎也是非常差的,刚提车试过地板油起步,明显的烧胎,这就不说了,有一次雨天我刚起步没多久,有人横穿马路又折返,我是直接踩死刹车,明显感觉到了轮胎平行抱死磨了一小节,不过今天我又遇到了鬼探头,40公里左右的速度刹停还是没问题
都说刹车前段软,后短又太急,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我来说只能去适应车辆,好在动能回收(伏笔,一会说)还能帮忙,我又是个曾经手动挡发动机制动的选手,所以对预判距离提前松刹车还是有一点的把握,最讨厌十分拥堵的路段,我需要踩刹车,这个刹车真的没给我什么信心。
哦对了,开了5000公里了,车胎噪也越来越大了,我现在的打算就是轮胎该换的时候,会换个好一点的,另外争取能从老婆手里骗点钱,吧刹车也换了。
4.偶发性的一些小问题
车辆soc主控程序自动升级,这是我和我本地车友发现的问题,动能回收的判定规则改变了,因为关注这个的人不多,而我又是重度使用者,所以发现的比较早,他会自动进行升级,所以不排除其他的一些电控程序也会自动升级,
动能回收的改变L:原先电量多少都会有动能回收,且动能回收力道较大,更新后,85%电量以上不会进行动能回收,且真正生效了,功率有所降低,我曾经动能回收启动后,表显-30-40kw的反冲能量,更新后基本维持在30以内,所以刚更新完后我觉得动能回收特别弱,因此还差点追了尾。这个怨我。
电量莫名降低,这个我遇到过一次,别人遇到过很多次,最大电量降低超过20% 我估计与我上面说的静默升级有关系,晚上停车停得好好的,早晨起来发现电量莫名降低好多。
高速发动机转速的问题,这个其实无可厚非,我因为这个专门回去开了一下老车g3,发动机一样嘶吼,可能平时电车模式驾驶习惯了,觉得安静之后立马有了声音不习惯。
5.ev受限
我之前发过帖子,这里就简单说一下,ev受限发生的概率要小很多很多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电池的过保程序导致的(也不排除电池和程序主板本身故障),但是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明一下,当初传的沸沸扬扬的ev受限直接没动力是不可能的,因为dmi是全速域混动,与其他的混动还是有区别的,只不过ev受限后只有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
没办法正常行使而已,
我曾经复现过一次类似于ev受限的状态,但是我本人仪表没有提示ev受限,怎么复现的:我用maxev模式把电量开到10%以下了,我家门口有一个红绿灯我正好是第一名,因为是4车道变两车道,为了抢车道我一般是提速快速启动,当时因为maxev模式只有eco,我就手动切换成了hev并调整到了sport上,这时候发动机突然启动
声音很大,当我起步的时候,一脚油门到底,汽车缓慢移动,没有任何提速的感觉,但是会一直走,刹车方向全部正常,我最后维持在了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靠边停车,采用驻车发电的功能一段时间到15%了,我尝试着挂挡行使,车辆恢复正常。
后面我判断,因为电量过低,同时我需求扭矩过大,主控判断我电池已经没办法对外提供多余电量,限制了高压输出,所以只有发动机在做工,由于没有变速箱,ecvt也是靠电力驱动的,发动机直驱的功率只能提供到这里了。
————————————————————————————————————————————————————————————————————————————————————————
以上就是我在驾驶这辆车上遇到的所有的问题,
说说我最看重的几个优点吧
油耗:经过计算,我在市区的油耗是5,且没有左右,很稳定,我现在很少充电了,就拿燃油跑,一两周有时间了才去冲一次电,
这基本上是全部的馈电油耗了,我很满意,纯拿油开,解决里程焦虑,同时油耗也很放心,我估算了一下,以后我一个月加150快的油,不充电都满足我的行程
空间:上车的人没有人说这车空间不大的,包括我运货 后排放倒后能放下的东西太多了,躺下睡觉也非常舒服。
电控:9月底更新的电控程序让我对dmi的工程师更有好感了,市区内高峰期30-60公里每小时的早高峰,1公里我可以充1%的电,且表显油耗再4.2-4.4左右,虽说是欢乐表,但是高低还是有所判断的。至少这个表显,不像之前馈电表显5,6一样了
动力水平:没的说,已成家,确实比之前开车很稳一些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放肆一下,目前还没见过蹦不过的车,这不是个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确实对我这个不喜欢被加塞和别车的人来说是一种好事,
高速表现:很稳,120单手无压力,acc也比较好用,我不相信比亚迪的辅助驾驶系统,但是我会开这个功能,我也会全神贯注的驾驶,解放右脚,也不错,动力储备也非常够,多了就不说了,之前被警告过,但是动力储备真的非常足够,这是我可以打包票的,
补充说明,我是两驱顶配的。
今天乘用车销量排行已经出来了,产能正在提升,不过还是以110低配和51高配为主。
最后说一下,我买车的初衷就是想买混动的,我是普通家庭,油耗是我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既然油耗要考虑,车价预算也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试驾了市面上的混动车型,能满足油耗,空间,驾驶体验,绿牌政策(买车的时候才知道我们这绿牌停车基本免费)价格还有颜值,宋plus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也确实没让我失望,表现一直都非常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5/-7da9Qpa80-l5bcZaT1kShs-10o.jpg[/img]
没有车钥匙了,我现在一直用手机nfc
带一个别的图吧
但是这辆车说真的,横向对比一下价格,油耗,动力水平,空间,还有外观造型,两驱顶配落地17点多,我觉得是值得的。
今天闲来无事,上班摸鱼,想把这辆车三个半月的使用感受好好分享一下,你们就当看了点别人的车评,有一点跟别人的谈资。
————————————————————————————
编辑一下,有什么对dmi使用上的问题可以来问我,
——————————————————————————————————————————————————————————————————
老规矩,我这人喜欢先说缺点
1.品控和设计方面
我一开始比较张扬,加了大概有7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也经常分享和围观车辆的使用感受,品控方面我只能说中等,除了车友的评价,我自己来说的话,
车门上有一点点的异响,很微弱,过减速带偶尔会响一下,可能是线束击打
方向机左打死最后一点偶尔会出现一声的异响
轮胎,1000公里必要补一点气,还好随车附带打气泵,也还算方便
座椅,舒适性还行,但是头枕位置必须要额外装一个头枕,要不就脖子悬空,开久了很累
整车内饰设计和用料还是看得出有“性价比”,那天逛街做了一下小鹏p7,我知道价格不一样,坐进小鹏p7的驾驶位后那种内饰的用料满足感铺面而来,一开始我还觉得宋的内饰挺8错的,但是还是差了一些。可能也是因为控制成本的原因。
2.底盘悬挂
我每次发帖都会说这个问题,天天开车开了三个半月了,仔细品味了一下,这代的底盘悬挂虽然说还是很一般,但是确实有进步,真要跳毛病的话我觉得还是软了,路面不平整,确实跟坐船一样会前后上下左右晃悠一阵,但是现在开习惯了在拐弯方面逐渐变得有信心了
3.刹车轮胎
都知道这个刹车距离是非常差的41米多,包括轮胎也是非常差的,刚提车试过地板油起步,明显的烧胎,这就不说了,有一次雨天我刚起步没多久,有人横穿马路又折返,我是直接踩死刹车,明显感觉到了轮胎平行抱死磨了一小节,不过今天我又遇到了鬼探头,40公里左右的速度刹停还是没问题
都说刹车前段软,后短又太急,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我来说只能去适应车辆,好在动能回收(伏笔,一会说)还能帮忙,我又是个曾经手动挡发动机制动的选手,所以对预判距离提前松刹车还是有一点的把握,最讨厌十分拥堵的路段,我需要踩刹车,这个刹车真的没给我什么信心。
哦对了,开了5000公里了,车胎噪也越来越大了,我现在的打算就是轮胎该换的时候,会换个好一点的,另外争取能从老婆手里骗点钱,吧刹车也换了。
4.偶发性的一些小问题
车辆soc主控程序自动升级,这是我和我本地车友发现的问题,动能回收的判定规则改变了,因为关注这个的人不多,而我又是重度使用者,所以发现的比较早,他会自动进行升级,所以不排除其他的一些电控程序也会自动升级,
动能回收的改变L:原先电量多少都会有动能回收,且动能回收力道较大,更新后,85%电量以上不会进行动能回收,且真正生效了,功率有所降低,我曾经动能回收启动后,表显-30-40kw的反冲能量,更新后基本维持在30以内,所以刚更新完后我觉得动能回收特别弱,因此还差点追了尾。这个怨我。
电量莫名降低,这个我遇到过一次,别人遇到过很多次,最大电量降低超过20% 我估计与我上面说的静默升级有关系,晚上停车停得好好的,早晨起来发现电量莫名降低好多。
高速发动机转速的问题,这个其实无可厚非,我因为这个专门回去开了一下老车g3,发动机一样嘶吼,可能平时电车模式驾驶习惯了,觉得安静之后立马有了声音不习惯。
5.ev受限
我之前发过帖子,这里就简单说一下,ev受限发生的概率要小很多很多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电池的过保程序导致的(也不排除电池和程序主板本身故障),但是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明一下,当初传的沸沸扬扬的ev受限直接没动力是不可能的,因为dmi是全速域混动,与其他的混动还是有区别的,只不过ev受限后只有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
没办法正常行使而已,
我曾经复现过一次类似于ev受限的状态,但是我本人仪表没有提示ev受限,怎么复现的:我用maxev模式把电量开到10%以下了,我家门口有一个红绿灯我正好是第一名,因为是4车道变两车道,为了抢车道我一般是提速快速启动,当时因为maxev模式只有eco,我就手动切换成了hev并调整到了sport上,这时候发动机突然启动
声音很大,当我起步的时候,一脚油门到底,汽车缓慢移动,没有任何提速的感觉,但是会一直走,刹车方向全部正常,我最后维持在了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靠边停车,采用驻车发电的功能一段时间到15%了,我尝试着挂挡行使,车辆恢复正常。
后面我判断,因为电量过低,同时我需求扭矩过大,主控判断我电池已经没办法对外提供多余电量,限制了高压输出,所以只有发动机在做工,由于没有变速箱,ecvt也是靠电力驱动的,发动机直驱的功率只能提供到这里了。
————————————————————————————————————————————————————————————————————————————————————————
以上就是我在驾驶这辆车上遇到的所有的问题,
说说我最看重的几个优点吧
油耗:经过计算,我在市区的油耗是5,且没有左右,很稳定,我现在很少充电了,就拿燃油跑,一两周有时间了才去冲一次电,
这基本上是全部的馈电油耗了,我很满意,纯拿油开,解决里程焦虑,同时油耗也很放心,我估算了一下,以后我一个月加150快的油,不充电都满足我的行程
空间:上车的人没有人说这车空间不大的,包括我运货 后排放倒后能放下的东西太多了,躺下睡觉也非常舒服。
电控:9月底更新的电控程序让我对dmi的工程师更有好感了,市区内高峰期30-60公里每小时的早高峰,1公里我可以充1%的电,且表显油耗再4.2-4.4左右,虽说是欢乐表,但是高低还是有所判断的。至少这个表显,不像之前馈电表显5,6一样了
动力水平:没的说,已成家,确实比之前开车很稳一些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放肆一下,目前还没见过蹦不过的车,这不是个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确实对我这个不喜欢被加塞和别车的人来说是一种好事,
高速表现:很稳,120单手无压力,acc也比较好用,我不相信比亚迪的辅助驾驶系统,但是我会开这个功能,我也会全神贯注的驾驶,解放右脚,也不错,动力储备也非常够,多了就不说了,之前被警告过,但是动力储备真的非常足够,这是我可以打包票的,
补充说明,我是两驱顶配的。
今天乘用车销量排行已经出来了,产能正在提升,不过还是以110低配和51高配为主。
最后说一下,我买车的初衷就是想买混动的,我是普通家庭,油耗是我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既然油耗要考虑,车价预算也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试驾了市面上的混动车型,能满足油耗,空间,驾驶体验,绿牌政策(买车的时候才知道我们这绿牌停车基本免费)价格还有颜值,宋plus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也确实没让我失望,表现一直都非常好。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0/15/-7da9Qpa80-l5bcZaT1kShs-10o.jpg[/img]
没有车钥匙了,我现在一直用手机nfc
带一个别的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