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Loki
2021-12-18T07:31:24+00:00
在现代视野看来,司马光作为官员确实非常不堪。
但资治通鉴修的毫无问题
整部书,文字优美通畅,颇有前四史之遗风,
而其本人也极力搜集大量史料,在选用上也是非常客观公正,部分有争议的也编入了《考异》。
千年历史融于一书,逻辑顺畅,前后不矛盾,在现有生产力上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历史。
跟它相比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文字佶屈聱牙,逻辑不通,事物前后矛盾,历史事件张冠李戴。
犯了很多普通人的都能解决的错误。
资治通鉴是给皇帝读的教科书,史料选择上因为屁股就有取舍
刚从隔壁贴过来,今天大伙怎么突然有闲心讨论这个了?
[quote][pid=574522609,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0348334]慕容巽[/uid] (2021-12-18 15:44):
资治通鉴是给皇帝读的教科书,史料选择上因为屁股就有取舍[/quote]可二十四史除了前四史,大部分都是官修。
这是史书共有的局限性
而且除了维州事件,他在唐史这块基本没什么掺私货
[quote][pid=574523891,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3778709]大山猫[/uid] (2021-12-18 15:51):
刚从隔壁贴过来,今天大伙怎么突然有闲心讨论这个了?[/quote]今天司马牛的死对头介甫王诞辰1000周年
[quote][pid=574523891,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3778709]大山猫[/uid] (2021-12-18 15:51):
刚从隔壁贴过来,今天大伙怎么突然有闲心讨论这个了?[/quote]礼拜六嘛,这段历史也很有兴趣
[quote][pid=574522609,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0348334]慕容巽[/uid] (2021-12-18 15:44):
资治通鉴是给皇帝读的教科书,史料选择上因为屁股就有取舍[/quote]资治通鉴考异至少写了我取舍了哪些材料,这本是影响了后来南宋时期写的三本重要史料,长编、会遍、要录都是受到考异影响,这种写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原始史料,在我国史学界算是进步
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你确定这说的是人话
资治通鉴挺好看的,就是作者喜欢加戏[s:ac:哭笑]
[quote][pid=574525254,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427180]害羞的死神[/uid] (2021-12-18 15:58):
资治通鉴挺好看的,就是作者喜欢加戏[s:ac:哭笑][/quote]一切都是比较而言
比同年代好太多了,现在来看,封建礼教那套确实多了点。
司马光确实有很多黑点,但是他修的资治通鉴我是绝对不黑的
就凭资治通鉴考异就可以看出他修撰的态度非常值得肯定,比唐朝那一伙人严谨端正多了
唯一可以稍微黑一下的就是“臣光曰”那些内容,我基本都是跳过不看的
[quote][pid=574525821,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16670780]玉心戢武[/uid] (2021-12-18 16:00):
司马光确实有很多黑点,但是他修的资治通鉴我是绝对不黑的
就凭资治通鉴考异就可以看出他修撰的态度非常值得肯定,比唐朝那一伙人严谨端正多了
唯一可以稍微黑一下的就是“臣光曰”那些内容,我基本都是跳过不看的[/quote][s:a2:大哭]
贞观那段修的史很不堪吗?
我看宋代编的多,对他们有意见。
[quote][pid=574525220,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1-12-18 15:57):
资治通鉴考异至少写了我取舍了哪些材料,这本是影响了后来南宋时期写的三本重要史料,长编、会遍、要录都是受到考异影响,这种写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原始史料,在我国史学界算是进步[/quote]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吗?
你拿《新唐书》《新五代史》出来说事不就是承认私货多吗?
《旧唐书》《旧五代史》公认的原始资料更多,更少的受到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特别是《新五代史》都被批烂了。
宋朝的大部分史书都是政治书。
[s:ac:哭笑]我一直安利萌新可以把资治通鉴(白话版)当入门或故事书
[quote][pid=574527060,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3309409]tieyeilo[/uid] (2021-12-18 16:05):
[s:ac:哭笑]我一直安利萌新可以把资治通鉴(白话版)当入门或故事书[/quote]其实可以看文言文
非常好懂,文风也舒服,也不咋掉书袋。
[quote][pid=574526546,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42175461]广东左右[/uid] (2021-12-18 16:03):
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吗?[/quote]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本写的比较正规,在给出一个观点时,小字部分追加备选史料或者考证过程,三朝北盟会编稍微粗糙点,基本没考辩,一股脑写上去
[quote][pid=574525220,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1-12-18 15:57):
资治通鉴考异至少写了我取舍了哪些材料,这本是影响了后来南宋时期写的三本重要史料,长编、会遍、要录都是受到考异影响,这种写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原始史料,在我国史学界算是进步[/quote]裴松之早就做了这种工作吧,这能算司马光发明的?
[quote][pid=574528330,29903990,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1-12-18 16:11):
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两本写的比较正规,在给出一个观点时,小字部分追加备选史料或者考证过程,三朝北盟会编稍微粗糙点,基本没考辩,一股脑写上去[/quote]这书有句读版的吗?
不是有个帖子说文言文吗?让他们帮忙弄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