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izo
2021-05-25T05:44:28+00:00
每天最高摄入糖量建议为45克,一瓶饮料大概就有50克,每天吃的米饭我寻思不也是碳水吗,和糖有什么区别呢?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米饭主要成分淀粉属于多糖,也是糖类物质
数学上进行描述:糖是碳水化合物的子集。[s:ac:计划通]
妈耶记不清包含关系了
不过我记得只讨论健康和减肥的话,糖和碳水化合物是可以等起来的[s:ac:哭笑]
碳水化合物通常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氢氧原子比例为2:1的有机物。
糖类分子里氢氧原子比例多为2:1,所以非专业领域有用碳水化合物称呼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鼠李糖C6H12O5,还有甲醛也是2:1但不属于糖
四楼五楼打一架吧…
到底谁是谁子集啊[s:ac:哭笑]
你引用的句子里糖指的是游离糖。
你就理解为是蔗糖也行。
淀粉和蔗糖都属于糖类,这个糖类是一类有机物的大分类,因为该有机物分子式往往是CxH2yOy,即氢和氧的比例是2:1,所以有时写成Cx(H2O)y,好像是碳和水组成,所以也叫碳水化合物,但实际上和水并没啥关系。
所以说,少喝,不喝含糖饮料,多喝水,是最健康的选择,不考虑健康敞开喝,碳酸饮料,糖,敞开来
在化学概念上,糖=碳水化合物。
但是如果再生活常识上,把糖这个词当甜味剂用,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这个糖指的是游离糖,就是食品中额外添加的,比如可乐里添加的白砂糖,蔗糖,果糖之类的。
游离糖对人体危害特别大。
你吃的大米,面粉里面的淀粉要在人体内分解消化,才能转化成血糖,供人体吸收利用。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8638067.png[/img]一部分碳水是不是在体内分解成某种糖来着
[quote][pid=521337818,27033368,1]Reply[/pid] Post by [uid=7636230]zst1992[/uid] (2021-06-03 13:55):
碳水化合物通常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氢氧原子比例为2:1的有机物。
糖类分子里氢氧原子比例多为2:1,所以非专业领域有用碳水化合物称呼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鼠李糖C6H12O5,还有甲醛也是2:1但不属于糖[/quote]碳水化合物特指糖类,甲醛不算碳水化合物
每天50g糖指的是精制糖,也就是一般说的白砂糖、果葡萄浆、果糖这些
包括含糖饮料啥的
不含一般意义上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主食
无论哪个国家,碳水都是主食最核心的部分,再丧心病狂的人也不可能将一般人群的每日碳水总量限制在50g以内
连宽松的生酮饮食,每日碳水限额都是100g,严格生酮每日碳水才是50g……
[quote][pid=521341770,27033368,1]Reply[/pid] Post by [uid=62475527]徐正则[/uid] (2021-06-03 14:12):
所以糖的危害是啥 碳水没有吗 为啥[/quote]因为额外添加的游离糖对人体危害最大,升糖指数最快,吃多了早晚得糖尿病。比如白糖,蔗糖,葡萄糖。
而大米白面里除了淀粉,还有蛋白质,维生素,水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个淀粉你还不能直接吸收,要先消化成糖才可以吸收。
Reply to [pid=521341770,27033368,1]Reply[/pid] Post by [uid=62475527]徐正则[/uid] (2021-06-03 14:12)
糖的危害是过剩的危害
在不过度的情况下,糖,尤其是精制糖是最快最便捷的热量来源,DNA驱使着人类天生喜欢糖类
人类吃饱饭营养过剩的日子没多久,自然选择进化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个高糖时代,人体还是极度缺糖的时期进化出来的本能
会将糖分转换为脂肪堆积起来作为储备。也会在热量不够的时候(比如节食)自发减少基础代谢渡过身体以为的饥荒,进一步加剧脂肪堆积
而且人体还没进化出适应大量糖类的血糖清理机制、适应大量脂肪堆积的脂肪消耗机制,因此会带来很多问题
糖类过度的情况,也就是现在这个营养极度过剩的时代,糖类才会引发危害,具体就是血糖过高带来的脂肪堆积和一系列病变和不耐受反应
一般意义上的碳水指主食,主要是各种淀粉,在体内通过淀粉酶水解为糖,然后吸收并入血液循环。精制糖少了这个水解过程,对血糖的刺激更加快速直接。
众所周知蔗糖是二糖,可以迅速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血液,米面都是多糖,消化相对慢,粗粮纤维多,消化就更慢
另外大量摄入果糖的话,代谢过程和酒精类似对肝脏负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