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lCastle2671
2022-03-27T07:43:15+00:00
以下内容全部为公开资料
某网红医生曾经在2021年6月,博鳌亚洲论坛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上公开表示:中国不能长期不开放。这件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好了,我来说一说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东西,我长期进行医药行业的研究,算是半个圈子内的人,我只是放一些大家公开渠道可以查到但是非专业背景可能不太了解的信息。
君实生物,炒股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吧,港股上市公司,之前是做肿瘤抗体药物的PD-1之类的。
最近呢君实生物押宝了新冠特效药物,他们的特效药带好是JT001(VV116)。目前正在临床2/3期过程中,同时也是注册临床过程中(pivotal trial)。
通过公开资料查证,JT001一共有5个注册临床试验,其中3个已经完成,2个正在进行,查询地址如下:[url]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cond=&term=VV116&cntry=&state=&city=&dist=[/ur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3jtw-euybZbT3cSsg-dx.jpg[/img]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JT001的适应症中,第4个临床试验注册的适应症为:轻度至中度新冠患者,注册临床试验地址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试验中心。
我们点进这个临床,就可以发现几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首先是临床注册时间:该实验临床注册时间为2022年2月16日。
然后是其临床试验设计,预计入组患者为2000人,平行双盲试验,预计开始时间为2022年2月25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最后就是这个试验的临床试验中心:只有一个,上海公共卫生临床试验中心,并非多中心试验。其PI,也就是主要研究者,为某网红医生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3jtw-2gt4K1dT3cSsg-78.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o955-cc1uK20T3cSsg-f7.jpg[/img]
这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只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由某网红医生和上市公司共同领衔注册的新冠特效药物临床试验,目标适应症为轻中症新冠患者
在2022年2月初的时候,就必然认为上海在2022年全年中会出现至少万人级别的疫情(由于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同意临床入组,2000人的目标入组至少需要万人以上的感染人群)
由于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单中心临床试验必然面对招募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足量的轻症患者的话,必然会面临临床失败的风险。
顺便一提,整个上海,整个新冠开始以来,确诊病人累计仅为3093人,所以这个临床试验方案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根据一个标准的临床试验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到递交,最快需要1-2月的时间,可以认为,这个临床试验方案在2021年年底就已经敲定了。
这些信息均为公开信息,本人不做任何可能性的推测,仅仅提供一个信息传达。
某网红医生曾经在2021年6月,博鳌亚洲论坛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上公开表示:中国不能长期不开放。这件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好了,我来说一说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东西,我长期进行医药行业的研究,算是半个圈子内的人,我只是放一些大家公开渠道可以查到但是非专业背景可能不太了解的信息。
君实生物,炒股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吧,港股上市公司,之前是做肿瘤抗体药物的PD-1之类的。
最近呢君实生物押宝了新冠特效药物,他们的特效药带好是JT001(VV116)。目前正在临床2/3期过程中,同时也是注册临床过程中(pivotal trial)。
通过公开资料查证,JT001一共有5个注册临床试验,其中3个已经完成,2个正在进行,查询地址如下:[url]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cond=&term=VV116&cntry=&state=&city=&dist=[/ur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3jtw-euybZbT3cSsg-dx.jpg[/img]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JT001的适应症中,第4个临床试验注册的适应症为:轻度至中度新冠患者,注册临床试验地址为上海公共卫生临床试验中心。
我们点进这个临床,就可以发现几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首先是临床注册时间:该实验临床注册时间为2022年2月16日。
然后是其临床试验设计,预计入组患者为2000人,平行双盲试验,预计开始时间为2022年2月25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最后就是这个试验的临床试验中心:只有一个,上海公共卫生临床试验中心,并非多中心试验。其PI,也就是主要研究者,为某网红医生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3jtw-2gt4K1dT3cSsg-78.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3/-7Qo955-cc1uK20T3cSsg-f7.jpg[/img]
这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只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由某网红医生和上市公司共同领衔注册的新冠特效药物临床试验,目标适应症为轻中症新冠患者
在2022年2月初的时候,就必然认为上海在2022年全年中会出现至少万人级别的疫情(由于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同意临床入组,2000人的目标入组至少需要万人以上的感染人群)
由于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单中心临床试验必然面对招募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足量的轻症患者的话,必然会面临临床失败的风险。
顺便一提,整个上海,整个新冠开始以来,确诊病人累计仅为3093人,所以这个临床试验方案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
根据一个标准的临床试验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到递交,最快需要1-2月的时间,可以认为,这个临床试验方案在2021年年底就已经敲定了。
这些信息均为公开信息,本人不做任何可能性的推测,仅仅提供一个信息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