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1052
2024-08-01T23:40:56+00:00
近期,广州一起“患者投诉排队时间太长”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热议。
7月29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岑医生发文表示,他们急诊儿科又被投诉了,患者拨打12345,声称要讨一个说法。
图片
那么,患者为什么要投诉呢?据投诉处理单上的事实经过描述得知:患儿因“发热1小时”到医院急诊就诊,当时急诊儿科候诊患者较多,排队时间相等较长,患儿家长要求优先就诊,当班护士评估患儿情况,该患儿急诊预检分诊分级为IV级,非危急重症,可继续候诊。家长表示不理解,遂投诉:1、侯诊时间过长;2、儿科急诊分诊护士未仔细查看患儿。
图片
患者投诉后,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岑医生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无奈气馁地说道:“我们花了些时间处理这起投诉,已经完毕,感觉很心累。20元的急诊诊查费,动不动就被投诉没医德,有些人就是如此,想要便宜,又不想排队,更要求服务好、医术高,怎么去满足?试问,有哪个国家实现了呢?当医生为什么那么难?”
“我只感到哀伤,无意中刷到一张私立医院的收费单,大吃一惊,人家诊查费收费1800,桡骨小头复位收2850元,和他们比,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吗?我们的诊查费才20元呀!”
图片
看到这起投诉,很多网友可谓群情愤慨,大多对医院和医生抱着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广州一名网友表示:“八院急诊儿科我是知道的,护士小姐姐态度都很好,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给你解释的很清楚,我家孩子生病都是去八院看。看到这个投诉我心里很不好受,我也是患者,这起莫名其妙的投诉纯粹是在扰乱就医环境,如果让我知道这个家长是谁,我一定会反过来投诉这名家长!”
“在患儿很多的情况下,儿科医生就这么多,明明自家孩子的病情不严重,却还想着优先就诊、拒绝排队,这个家长实在可恶!医院评估患儿情况之后按规矩办事,这个家长却还诬陷人家护士没有仔细查看患儿,这个家长实在可恨!12345也是整天和稀泥,明明是这个家长的问题,却还要去瞎调停,收到这种无理投诉,12345就应该反过来将投诉者痛骂一顿。”
广西一名网友则认为:“说到底还是不信任的问题,这个患者觉得自家孩子的发烧很严重,拒绝排队,非要优先就诊,爱子心切能理解,可护士都已经进行预检了,并不危重,这种情况下还要投诉人家护士检查得不仔细,医务人员太难做了。说真的,不想排队就花上千元去私立医院呀,何必在此一边占公立医院的便宜,一边还要砸锅骂娘呢?”
“偏偏这样的患者在我国有很多,认死理、偏执、不相信科学又容易激动。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以闹取胜,谁闹得凶谁牛,谁闹的历害谁有理,闹吧闹吧,等到没人愿意干儿科了,看看遭殃的是谁。”
无理投诉和无理取闹只会让医生不断流失
善待医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这个投诉事件不仅令岑医生感到心累、心寒,我们这些看客心里也非常不是滋味。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儿科门诊感冒发热咳嗽的孩子们又多了起来,家长很焦虑无奈,生怕自家宝贝出一点意外,这些我们都能理解。有的地方儿科挂不到号,家长吐槽看病难,有的地方儿科放了好多号源,家长又嫌等待时间很长,不愿意排队。反正医院横也不对竖也不对,怎么做都是错。
但是,必须指出,家长自顾自着急,不相信科学,全是以自己为重,全是以自己的利益优先,不管医护累的是否要吐血,稍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就要去投诉,这种认知和做法太令人鄙夷了。
另外,在排队候诊的过程中,我们曾经还在门诊看到有些患者大喊大叫:为什么你们不多派些儿科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招些儿科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建一座儿童医院?
这些话颇有些不食肉糜的感觉,儿科医生培养周期长,人才储备有限,又不是挤牛奶随时挤随时有。儿科素有“三高一低”的特点:高风险、高强度、高纠纷、低收入,处在科室鄙视链的底端。有些患者根本不把儿科医生当人看,非打即骂。以上这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学儿科,即便学了儿科,以后转岗、跳槽的也有很多。
这些患者在医院这么无理取闹,还频频进行无理投诉,这让医生们怎么想?越是这么闹,越是去投诉,以后流失的医生也只会越多。
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80万医学毕业生,其中有2.2万人会当上医生,但是只有300多人最终会选择去儿科。儿科医生已经这么少了,但是每年却还在持续流失,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
这让笔者想到一个段子:儿科医生辞职——儿科医生少——儿科开不下去了——卫健委要求内科转岗顶上去——内科医生辞职——内科医生少了——内科开不下去了——卫健委要求外科顶上去——外科没人了——卫健委要求牙科顶上去——医生都没了——卫健委联合农业部要求兽医顶上去——兽医表示:“我看一只宠物狗150块,看一个人才10块,老子才不干!”



7月29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岑医生发文表示,他们急诊儿科又被投诉了,患者拨打12345,声称要讨一个说法。
图片
那么,患者为什么要投诉呢?据投诉处理单上的事实经过描述得知:患儿因“发热1小时”到医院急诊就诊,当时急诊儿科候诊患者较多,排队时间相等较长,患儿家长要求优先就诊,当班护士评估患儿情况,该患儿急诊预检分诊分级为IV级,非危急重症,可继续候诊。家长表示不理解,遂投诉:1、侯诊时间过长;2、儿科急诊分诊护士未仔细查看患儿。
图片
患者投诉后,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岑医生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无奈气馁地说道:“我们花了些时间处理这起投诉,已经完毕,感觉很心累。20元的急诊诊查费,动不动就被投诉没医德,有些人就是如此,想要便宜,又不想排队,更要求服务好、医术高,怎么去满足?试问,有哪个国家实现了呢?当医生为什么那么难?”
“我只感到哀伤,无意中刷到一张私立医院的收费单,大吃一惊,人家诊查费收费1800,桡骨小头复位收2850元,和他们比,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吗?我们的诊查费才20元呀!”
图片
看到这起投诉,很多网友可谓群情愤慨,大多对医院和医生抱着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广州一名网友表示:“八院急诊儿科我是知道的,护士小姐姐态度都很好,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给你解释的很清楚,我家孩子生病都是去八院看。看到这个投诉我心里很不好受,我也是患者,这起莫名其妙的投诉纯粹是在扰乱就医环境,如果让我知道这个家长是谁,我一定会反过来投诉这名家长!”
“在患儿很多的情况下,儿科医生就这么多,明明自家孩子的病情不严重,却还想着优先就诊、拒绝排队,这个家长实在可恶!医院评估患儿情况之后按规矩办事,这个家长却还诬陷人家护士没有仔细查看患儿,这个家长实在可恨!12345也是整天和稀泥,明明是这个家长的问题,却还要去瞎调停,收到这种无理投诉,12345就应该反过来将投诉者痛骂一顿。”
广西一名网友则认为:“说到底还是不信任的问题,这个患者觉得自家孩子的发烧很严重,拒绝排队,非要优先就诊,爱子心切能理解,可护士都已经进行预检了,并不危重,这种情况下还要投诉人家护士检查得不仔细,医务人员太难做了。说真的,不想排队就花上千元去私立医院呀,何必在此一边占公立医院的便宜,一边还要砸锅骂娘呢?”
“偏偏这样的患者在我国有很多,认死理、偏执、不相信科学又容易激动。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以闹取胜,谁闹得凶谁牛,谁闹的历害谁有理,闹吧闹吧,等到没人愿意干儿科了,看看遭殃的是谁。”
无理投诉和无理取闹只会让医生不断流失
善待医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这个投诉事件不仅令岑医生感到心累、心寒,我们这些看客心里也非常不是滋味。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儿科门诊感冒发热咳嗽的孩子们又多了起来,家长很焦虑无奈,生怕自家宝贝出一点意外,这些我们都能理解。有的地方儿科挂不到号,家长吐槽看病难,有的地方儿科放了好多号源,家长又嫌等待时间很长,不愿意排队。反正医院横也不对竖也不对,怎么做都是错。
但是,必须指出,家长自顾自着急,不相信科学,全是以自己为重,全是以自己的利益优先,不管医护累的是否要吐血,稍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就要去投诉,这种认知和做法太令人鄙夷了。
另外,在排队候诊的过程中,我们曾经还在门诊看到有些患者大喊大叫:为什么你们不多派些儿科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招些儿科医生过来?为什么不多建一座儿童医院?
这些话颇有些不食肉糜的感觉,儿科医生培养周期长,人才储备有限,又不是挤牛奶随时挤随时有。儿科素有“三高一低”的特点:高风险、高强度、高纠纷、低收入,处在科室鄙视链的底端。有些患者根本不把儿科医生当人看,非打即骂。以上这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学儿科,即便学了儿科,以后转岗、跳槽的也有很多。
这些患者在医院这么无理取闹,还频频进行无理投诉,这让医生们怎么想?越是这么闹,越是去投诉,以后流失的医生也只会越多。
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80万医学毕业生,其中有2.2万人会当上医生,但是只有300多人最终会选择去儿科。儿科医生已经这么少了,但是每年却还在持续流失,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
这让笔者想到一个段子:儿科医生辞职——儿科医生少——儿科开不下去了——卫健委要求内科转岗顶上去——内科医生辞职——内科医生少了——内科开不下去了——卫健委要求外科顶上去——外科没人了——卫健委要求牙科顶上去——医生都没了——卫健委联合农业部要求兽医顶上去——兽医表示:“我看一只宠物狗150块,看一个人才10块,老子才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