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jiKazava
2021-04-24T13:56:05+00:00
保健品?纸尿裤?医药?殡葬?茅台?
这五个到底利好哪一个
反正利空房地产和消费
6)少子化与老龄化的根源并非政策,而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工业化抬高了现代家庭抚养子女的成本与婚育年龄,城市化压缩了居民居住空间并增加了生活成本与压力。这是全球不同文化、体制下的各国鼓励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均不尽如意的原因,仅有的少数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国家如:俄、法等,亦有加剧国内族裔间生育结构性失衡,政策效用边际递减,造成财政负担日益难以承担等问题。[/color]
因此,即便国内鼓励生育类政策落地,恐怕也难以改变生育率下行的大趋势,故我们对于当前市场热炒的“放开生育”类主题性投资机会持谨慎态度。
7)以日本为鉴,“人口转型”真正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或在“老龄化端”:未来5-10年,伴随国内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围绕“纯老年需求”增加的相关行业,如:养老护理、殡葬等市场空间或快速增加;
但真正的“十倍牛股”投资机会或在:老龄化加速下,全社会消费心态的变化——中青年人对预期寿命的提高及提前防老的心态,如:因为担心年老后生活开支,故增加保险方面支出;因为希望延缓衰老,故更加注重健康方面支出:药品保健、医美、药妆、健康饮料将越来越受青睐;因为担心缺少陪伴,故宠物经济盛行。
另外,作为“世代财富传承”及边际消费倾向最强的95-00后年轻人的“新世代消费”,如:新潮国货、互联网消费等亦将是“人口转型”下重要的消费投资机遇。
医药,养老。
殡葬就算了,A股几乎看不见这个,而且炒作起来略显晦气。
Reply to [pid=511526887,26511750,1]Reply[/pid] Post by [uid=37574361]zzy9498[/uid] (2021-04-27 22:09)牛逼啊,听透彻
别看了
现在先签署一个遗体捐献协议
免得死了没人收尸……
[quote][pid=511534218,26511750,1]Reply[/pid] Post by [uid=37476231]来自贫困山区[/uid] (2021-04-27 22:44):
利好挖掘机[s:ac:哭笑][/quote][s:ac:黑枪]你的名字
泰康癌股有上市吗?还有一些保险公司有高端养老社区的,太平呀之类
健身,二十年没工作你还剩老本吗?还想着投资,不如赶紧锻炼锻炼身体,不然捡瓶子都抢不过人家
[quote][pid=511527785,26511750,1]Reply[/pid] Post by [uid=41335291]Charlotte6666[/uid] (2021-04-27 22:13):
医药,养老。
殡葬就算了,A股几乎看不见这个,而且炒作起来略显晦气。[/quote][quote]8.1.7 公司业务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在这一类公司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国际服务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International,SCI),这家公司的名字听起来也十分乏味。SCI公司是乔治·梵德海顿(George Vanderheiden)推荐的,他以前是富达公司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后来在掌管富达天运基金(Fidelity Destiny Fund)时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如果说除了有毒废料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华尔街根本不愿关注一家公司的话,那就是死亡,SCI公司经营的恰恰是丧葬服务业务。
……
这家公司的绝妙之处在于,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专业投资者一直对这只股票避之唯恐不及。尽管SCI公司的经营业绩记录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不得不到处奔走,恳求机构投资者听听他们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可是机构投资者仍然对他们的股票理都不理。这意味着业余投资者能够以远远低于他们购买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的价格来买入SCI公司股票,长期稳定的收益记录表明这家公司确实是一家出类拔萃的优秀公司。这才是最完美的投资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买入。你可以亲眼看到公司经营红火,收益一直持续增长,公司快速增长却几乎没有负债,并且华尔街对这只股票根本不予理睬。
直到1986年才开始有一大批的机构投资者追捧SCI的股票,现在机构投资者持有的SCI的股份已经超过了总股本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追踪研究这家公司。正如我预料到的那样,等到SCI公司股票受到华尔街充分关注时它已经上涨了20倍……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quote]关于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