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ningchilean
2021-05-27T04:16:01+00:00
股东大会速记:
1.人民币升值问题:中远的运费收入主要是外币,收付同币种自然对冲,风险敞口很小。
2.长协价问题:欧线长协比重40%-45%,美线接近50%,随着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客户倾向长协。长协价和去年相比有比较可观的涨幅,5月份收入增速明显。
3.华南疫情:盐田港暂停作业到31号进行员工核酸检测,确实对通关装卸货效率有影响。
4.反垄断:三大运输联盟,在合规上都是非常注意的,有律师指导沟通,三大联盟主要是资源共享,不存在运价垄断;韩国现在被查的那几家,反而不是三大联盟成员。
5.船员:中远以国内船员为主,一些租赁的外资船东可能配有印度船员,但比重很小。
6.外贸企业运输成本压力问题:中远全球市场份额13%左右,太平洋航线高一点18%左右,不存在说中远让利,就能把运费降下来的说法,运费上涨,反应的还是疫情需求导致全球运力紧张,叠加港口作业效率持续低下造成的
7.油价问题:中远在油价2/30美元的时候,做了大量对冲,有效控制了成本。
8.工业品及消费品:现在中远承运的还是消费品为主。
9.端到端数字化运作:中远一直在努力,只是讲的不如马士基多,目前的比重在20%左右,未来三年有望增加到30%-35%
总体都是好消息
追加一些拔到的东西:
香港股东提问:现在股东大会没发礼物食物,很失望,不如不开股东大会。
独立董事周忠惠: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间,香港方面比较严格(大陆也就发了一瓶冰露啊),承诺下次股东大会改变。
大陆股民提问:一季度运力提升,营运成本也提升,多少成本在疫情后可以降下来,多少成本永久提升?月度数据可否报告?人民币升值如何应对?
总会计师张铭文:成本上升跟公司营运规模上升有关。集装箱紧张造成各种租金上涨,不能简单推演。对于人民币升值有进行一些应对。
大陆股民提问:建议高送转,十送十。
总会计师张铭文:感谢建议。
大陆股民提问:东南地区、东南亚地区疫情反复如何影响公司?独立监事对燃油期货政策提供建议,现在做的如何?不同商品(没听清)比重?
管理层:印度疫情会加剧海运紧张,包括很多船员来自印度。海控船员基本没有印度的,少量租的船有。油价一路上行,公司采取远期合约保值,节约了不少成本。
大陆股民提问:端对端进展,对马斯基的优势?07-08年新船订单占到60%,现在仅有17%,为何没有新增造船订单?为何现在又做了融资授权(没听清)?
管理层:端到端很热,我们很低调,在加紧建设。跟马斯基的模式有区别。端到端起每年10-20%增加,未来占比会增加。07-08行业体量不大,所以新船订单多,现在体量大了。
提问:今年长协价增长情况,长协占比?电商平台上占比情况?
管理层:(长协部分没听清...)电商运量100w,泛亚加上7-800w,但主要面向中小客户。
提问:欧线美线具体比例?二季度业绩会不会预告?
管理层:今年很多客户愿意长期合作,长期协议10%肯定低估了。二季度业绩可以根据市场运价做出分析,公告七月上旬可以关注。
提问:运价大涨,会不会因为社会压力让利?曾经万亿市值,对现在市值是否满意,有无市值管理计划?
总会计师张铭文:历史市值取决于当时情况,公司和资本市场都有改变。希望能成为资本市场标杆企业,但对股价不便于评论。
提问:码头效率下降,二三季度会否因此影响利润?
回答:国外码头效率没有明显好转或恶化。
提问:随着三大联盟形成,会不会有反垄断方面的影响?航运以后周期化会减弱吗?
回答:联盟会跟各国监管机构沟通,不会碰红线。船运公司都想弱周期,但还是供需决定。
提问:大宗商品涨价太多,国家在打击,对海运价格影响如何?
回答:航运还是全球竞争的开放行业,海控价格不能影响全球价格。海控主要措施还是保障运力满足需求,价格方面跟随市场不带头涨价
以上为雪球复制粘贴
1.人民币升值问题:中远的运费收入主要是外币,收付同币种自然对冲,风险敞口很小。
2.长协价问题:欧线长协比重40%-45%,美线接近50%,随着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客户倾向长协。长协价和去年相比有比较可观的涨幅,5月份收入增速明显。
3.华南疫情:盐田港暂停作业到31号进行员工核酸检测,确实对通关装卸货效率有影响。
4.反垄断:三大运输联盟,在合规上都是非常注意的,有律师指导沟通,三大联盟主要是资源共享,不存在运价垄断;韩国现在被查的那几家,反而不是三大联盟成员。
5.船员:中远以国内船员为主,一些租赁的外资船东可能配有印度船员,但比重很小。
6.外贸企业运输成本压力问题:中远全球市场份额13%左右,太平洋航线高一点18%左右,不存在说中远让利,就能把运费降下来的说法,运费上涨,反应的还是疫情需求导致全球运力紧张,叠加港口作业效率持续低下造成的
7.油价问题:中远在油价2/30美元的时候,做了大量对冲,有效控制了成本。
8.工业品及消费品:现在中远承运的还是消费品为主。
9.端到端数字化运作:中远一直在努力,只是讲的不如马士基多,目前的比重在20%左右,未来三年有望增加到30%-35%
总体都是好消息
追加一些拔到的东西:
香港股东提问:现在股东大会没发礼物食物,很失望,不如不开股东大会。
独立董事周忠惠: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间,香港方面比较严格(大陆也就发了一瓶冰露啊),承诺下次股东大会改变。
大陆股民提问:一季度运力提升,营运成本也提升,多少成本在疫情后可以降下来,多少成本永久提升?月度数据可否报告?人民币升值如何应对?
总会计师张铭文:成本上升跟公司营运规模上升有关。集装箱紧张造成各种租金上涨,不能简单推演。对于人民币升值有进行一些应对。
大陆股民提问:建议高送转,十送十。
总会计师张铭文:感谢建议。
大陆股民提问:东南地区、东南亚地区疫情反复如何影响公司?独立监事对燃油期货政策提供建议,现在做的如何?不同商品(没听清)比重?
管理层:印度疫情会加剧海运紧张,包括很多船员来自印度。海控船员基本没有印度的,少量租的船有。油价一路上行,公司采取远期合约保值,节约了不少成本。
大陆股民提问:端对端进展,对马斯基的优势?07-08年新船订单占到60%,现在仅有17%,为何没有新增造船订单?为何现在又做了融资授权(没听清)?
管理层:端到端很热,我们很低调,在加紧建设。跟马斯基的模式有区别。端到端起每年10-20%增加,未来占比会增加。07-08行业体量不大,所以新船订单多,现在体量大了。
提问:今年长协价增长情况,长协占比?电商平台上占比情况?
管理层:(长协部分没听清...)电商运量100w,泛亚加上7-800w,但主要面向中小客户。
提问:欧线美线具体比例?二季度业绩会不会预告?
管理层:今年很多客户愿意长期合作,长期协议10%肯定低估了。二季度业绩可以根据市场运价做出分析,公告七月上旬可以关注。
提问:运价大涨,会不会因为社会压力让利?曾经万亿市值,对现在市值是否满意,有无市值管理计划?
总会计师张铭文:历史市值取决于当时情况,公司和资本市场都有改变。希望能成为资本市场标杆企业,但对股价不便于评论。
提问:码头效率下降,二三季度会否因此影响利润?
回答:国外码头效率没有明显好转或恶化。
提问:随着三大联盟形成,会不会有反垄断方面的影响?航运以后周期化会减弱吗?
回答:联盟会跟各国监管机构沟通,不会碰红线。船运公司都想弱周期,但还是供需决定。
提问:大宗商品涨价太多,国家在打击,对海运价格影响如何?
回答:航运还是全球竞争的开放行业,海控价格不能影响全球价格。海控主要措施还是保障运力满足需求,价格方面跟随市场不带头涨价
以上为雪球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