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a
2021-01-06T08:47:29+00:00
我记得以前学的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今天看儿子的书本发现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根据起一段时间的考据,这个其实是故事是杜撰的。
但是,在和谐社会还是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所以留了下来。但毕竟是故事,各版本不同是很正常的
[quote][pid=483109573,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34278483]不敢上去干[/uid] (2021-01-06 16:54):
根据起一段时间的考据,这个其实是故事是杜撰的。
但是,在和谐社会还是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所以留了下来。但毕竟是故事,各版本不同是很正常的[/quote]哦哦哦,这首诗是杜撰的?那这水平应该也算可以把
第一次读到是短的版本,没觉得有啥问题。
后来读到了长的版本,还纳闷曹植七步就能念六句也太牛了。
后来才知道古代一左一右两脚才算一步,感觉合理了一些。
你儿子看的书的版本是对的,你之前看的是简化版.比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一般简称英国
我小时候学的也是第一个版本,然后百度了一下是第二个版本,看网上有说法是因为原诗比较难懂,所以简化成第一个版本。不过现在课本改了好多尤其是文言文这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6/-7Q5-fbs1K1yT1kShs-12h.jpg.medium.jpg[/img]
[quote][pid=483109830,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43102820]甜咖啡acg[/uid] (2021-01-06 16:55):
第一次读到是短的版本,没觉得有啥问题。
后来读到了长的版本,还纳闷曹植七步就能念六句也太牛了。
后来才知道古代一左一右两脚才算一步,感觉合理了一些。[/quote]我怀疑是曹植早就准备好了[s:ac:哭笑]就等这天了
小时候学的是长的版本,后来才在网上看到还有短的[s:ac:吓]
其实还有首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quote][pid=483108792,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4596056]liuweihong[/uid] (2021-01-06 16:52):
曼德拉效应[/quote]真实存在的事情怎么能叫曼德拉效应呢
[quote][pid=483109826,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38809664]栗伟逆袭[/uid] (2021-01-06 16:55):
哦哦哦,这首诗是杜撰的?那这水平应该也算可以把[/quote]出自世说新语,后世研究普遍认为不是杜撰,但场景是杜撰的,可能是曹植被贬之后写的。
[quote][pid=483113463,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42785073]维生素咀嚼片[/uid] (2021-01-06 17:07):
出自世说新语,后世研究普遍认为不是杜撰,但场景是杜撰的,可能是曹植被贬之后写的。[/quote]666
[quote][pid=483110739,24994316,1]Reply[/pid] Post by [uid=1999720]古井狂涛[/uid] (2021-01-06 16:58):
其实还有首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quote]后两句有点像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