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wdog
2020-09-21T04:26:01+00:00
具体帖子在这里
[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3442860[/url]
产业相关,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的文化输出有极大的误解,居然还有人觉得“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
为此我想稍微聊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什么是文化输出?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电视剧,电影,游戏,动漫才算文化输出。还有人觉得只有输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才算文化输出
这些理解前者是狭隘的,后者干脆就是错误的。
在我看来,文化输出主要是在输出好奇。
看了你的文化作品,对你这个国家的事情产生了好奇,进而愿意继续被动或者主动的接受跟你国相关的文化信息,以此进一步带动自己的好奇,这就叫文化输出。
至于这个“文化作品”是什么?并没有定论。
我们一提起日本的文化输出,就津津乐道于他的动漫产业和游戏文化。但它们当年也是很边缘化的东西。二战以后,美国大兵带着口香糖、午餐肉,可口可乐,把美式文化输出到全世界的时候,当时可曾有人想过,美式快餐,碳酸饮料也能变成美国文化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品里展示的东西,你没见过,你好奇了,你尝试了,你很喜欢,你还想再要,这不算文化输出,什么算?
至于这个载体是电影,是音乐,是快餐,是自媒体,亦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真的重要吗?
从这个角度看,李子柒,做的很好。她让外国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兴趣,从这个点出发,你可以把整个中华文化都塞进去。
例如,李子柒的节目里,会标注节气,我就看到有老外对频繁出现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表示感兴趣。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再例如,李子柒的节目有收快递,当老外看到一个中国农村也能收到快递的时候,非常诧异。这是中国的生活方式。
它们都是文化输出,不是吗?
在我看来,这些年,中国的文化走出去搞的已经很不错了。举个身边的简单例子,几年前,我们公司收入中最大的一块是韩剧进口。现在,是中国影视剧出口。而且收入是上涨的。
文化产业的特点是是见效慢,但成效长。
日本动漫,美国电影走到今天,是无数部经典又热播的文化作品,积累起来,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是一代人从小长大,他们喜爱的边缘文化变成社会主流文化的结果。
你不能指望中国文化走出去,今天卖了部片子,明天文化就走出去了。
更何况,西方和我们有文化鸿沟,有政治敌视,有快速崛起导致的恐惧和仇恨,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跨越的。但即便如此,自媒体,网文,在国外传统舆论势力难以企及的地方,传播的也不错呀?
而在儒家文化圈,在东南亚,从综艺节目到电影电视,中国的海外市场已经培养的颇具规模了。别的不说,香港以前有港剧,台湾有台剧,都有很经典的作品。现在你还听说过什么像样点的港台剧吗?优秀的人才和资源都被大陆吸走了。
所以文化走出去,一直有人在做,你觉得没有,那是因为你不在国外,不在相关行业,体会不到罢了。
只有量变慢慢形成质变,你才会发现,哇,原来我们已经做的这么好了?而看看五年前这个市场和今天的差距,我认为这一天并不会太过遥远。
[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3442860[/url]
产业相关,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的文化输出有极大的误解,居然还有人觉得“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
为此我想稍微聊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什么是文化输出?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电视剧,电影,游戏,动漫才算文化输出。还有人觉得只有输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才算文化输出
这些理解前者是狭隘的,后者干脆就是错误的。
在我看来,文化输出主要是在输出好奇。
看了你的文化作品,对你这个国家的事情产生了好奇,进而愿意继续被动或者主动的接受跟你国相关的文化信息,以此进一步带动自己的好奇,这就叫文化输出。
至于这个“文化作品”是什么?并没有定论。
我们一提起日本的文化输出,就津津乐道于他的动漫产业和游戏文化。但它们当年也是很边缘化的东西。二战以后,美国大兵带着口香糖、午餐肉,可口可乐,把美式文化输出到全世界的时候,当时可曾有人想过,美式快餐,碳酸饮料也能变成美国文化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品里展示的东西,你没见过,你好奇了,你尝试了,你很喜欢,你还想再要,这不算文化输出,什么算?
至于这个载体是电影,是音乐,是快餐,是自媒体,亦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真的重要吗?
从这个角度看,李子柒,做的很好。她让外国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兴趣,从这个点出发,你可以把整个中华文化都塞进去。
例如,李子柒的节目里,会标注节气,我就看到有老外对频繁出现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表示感兴趣。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再例如,李子柒的节目有收快递,当老外看到一个中国农村也能收到快递的时候,非常诧异。这是中国的生活方式。
它们都是文化输出,不是吗?
在我看来,这些年,中国的文化走出去搞的已经很不错了。举个身边的简单例子,几年前,我们公司收入中最大的一块是韩剧进口。现在,是中国影视剧出口。而且收入是上涨的。
文化产业的特点是是见效慢,但成效长。
日本动漫,美国电影走到今天,是无数部经典又热播的文化作品,积累起来,量变导致质变的结果,是一代人从小长大,他们喜爱的边缘文化变成社会主流文化的结果。
你不能指望中国文化走出去,今天卖了部片子,明天文化就走出去了。
更何况,西方和我们有文化鸿沟,有政治敌视,有快速崛起导致的恐惧和仇恨,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跨越的。但即便如此,自媒体,网文,在国外传统舆论势力难以企及的地方,传播的也不错呀?
而在儒家文化圈,在东南亚,从综艺节目到电影电视,中国的海外市场已经培养的颇具规模了。别的不说,香港以前有港剧,台湾有台剧,都有很经典的作品。现在你还听说过什么像样点的港台剧吗?优秀的人才和资源都被大陆吸走了。
所以文化走出去,一直有人在做,你觉得没有,那是因为你不在国外,不在相关行业,体会不到罢了。
只有量变慢慢形成质变,你才会发现,哇,原来我们已经做的这么好了?而看看五年前这个市场和今天的差距,我认为这一天并不会太过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