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o
2021-05-10T08:21:03+00:00
[quote]
前言相比较于有着较为复杂的伤害计算/属性计算公式的其它类型游戏,卡牌游戏往往有着更加清晰可以推测的价值模型。
这里所指的其他类型游戏中的伤害计算往往包含有角色自身白值,额外物品增加的附加属性值,易伤等状态增加的直接加算值,中毒等异常状态导致的额外乘区,真实伤害,技能倍率等,基于此得出一个角色自身的价值模型或普遍的职业模板,最后以此来判断新角色的强度。
但是在卡牌游戏这里,伤害往往是直接的数值碰撞,而所谓的价值模型我认为应该以游戏中“可消耗资源”为基础来进行讨论。
而在推测出一个普遍的游戏价值模型后,我们可以以此来作为标杆对于所有卡牌强度进行一个简单衡量。
本文以同类型CCG游戏的炉石传说为例,对于狼人对决做出引申讨论,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其中不乏有一些推论的失误,欢迎指出。
[/quote][quote]
1,对战资源炉石传说中的基础对战资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2,固定收益可以理解为游戏中就表现出来的价值情况,也是价值模型的推导基础。
如炉石传说中术士的英雄技能,费用为2,效果为:抽一张牌,可以换算为1费=0.5牌
在此基础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出2费=1张牌的价值体系,但如果结合同期的其他职业基础卡牌来看,却又不是如此。
法师的一张基础法书牌奥术智慧为3费抽2张牌,可以换算为1费=2/3=0.6牌,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先的术士的英雄技能每回合限一次,而法师则没有这个限制,故可以得出这个限一次正是两者的价值差,0.1牌。
而在狼人对决中,英雄技能则变成了“联盟技能”,同样限制了次数。
联盟技能消耗为1行动点,效果则包括:使一个背面契灵+1,造成1点伤害,召唤一个1契约点的契灵,进行一次侦查。
对场面有帮助的+1身材,造成1点伤害和召唤1/1都是等价模型,唯独进行侦查比较特殊,但却又和游戏本身机制相同,使用正面契灵对背面契灵进行侦查,消耗1行动力。即使这会要求你必须有正面契灵,但其基本收益价值仍然是一致的,因为联盟技能同样具有次数限制。故狼人对决中的联盟技能我们可以看作是最基础的“价值模型”。
3,卡牌模型即游戏中对战卡牌的自身身材属性,以及其效果在其中占用了多少属性点。
以炉石传说为例,2费白板随从(即没有任何效果和种族)的身材可以分配的属性点为5,以此可以出现2/3和3/2的白板身材,而如果这个卡牌具有效果,那么往往身材上就会有所削弱,如2费的发明家1/1身材,效果为登场就抽一张牌,此处身材使用了2属性点,剩下的3点则分配给了这个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此类属性点的成长并不是线形增长,如1费标准身材3属性点,2费标准为5属性点,3费为7,而到了7费却很多时候不以2进行递增,可以认为是费用过高导致玩家需要靠这个高费牌获得的场面优势更大,否则就会导致玩家宁可拍下2张4费随从,也不会愿意拍一张8费。
这一点引申到狼人对决,就是行动力和契约点的制衡。
按照普通流程,想要进行查验,就要先使用1行动力翻面一个背面的契灵,然后再使用1行动力去查验同时会导致进入疲劳,攻击则需要再花费1行动力令其他契灵进行。
这里就要提到自暴直接发动效果和自暴后必须死亡才可以发动效果。
前者的即时生效可以当即加速游戏进度,而后者的延迟生效则更需要其它卡牌的配合。
如消灭一个契约点为1的契灵,自暴生效与死亡生效,由于死亡生效最直接方法就是进行攻击,而攻击则花费1行动力,那么两者的收益相差就至少在1行动点。
又由于1行动力配合技能能够产生至少1点收益,即1点伤害/一个1身材士兵/进行一次侦查,可以得出自暴生效的收益大于死亡生效。
但并非简单如此,死亡生效在搭配直接召唤/复活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比自暴生效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说此类死亡生效卡牌我们应该增加其触发频率。
在组建前者的套牌时,应该以快节奏为主,加速侦查,通过即时生效卡牌造成伤害来抢占前中期优势。
而在组建后者套牌时,应该以慢节奏为主,通过死亡来堆叠墓地,通过召唤/复活来拉开牌差,逐步形成场面压力。
3,关键词模型也就是卡牌自身的特效,也是游戏主要策略的表现。
如狼人对决中的飞行,巡逻,决定等,此类关键词有着自身简单易懂的效果并一般不直接表现于卡牌描述中。
一个套牌中的关键词不宜过多,但应该具有Combo性。
如狼人对决中只有飞行单位可以攻击飞行单位,而巡逻则可以有效遏制快节奏卡组的攻势,
那么给飞行单位通过卡牌附加以巡逻就是慢节奏卡组可以考虑的一种Combo形式。
在快节奏卡组不愿意舍弃太多位子来召唤一个没有节奏作用的飞行单位的情况下,这样的Combo只能使用直接伤害/狼刀来进行处理。
[/quote]
前言相比较于有着较为复杂的伤害计算/属性计算公式的其它类型游戏,卡牌游戏往往有着更加清晰可以推测的价值模型。
这里所指的其他类型游戏中的伤害计算往往包含有角色自身白值,额外物品增加的附加属性值,易伤等状态增加的直接加算值,中毒等异常状态导致的额外乘区,真实伤害,技能倍率等,基于此得出一个角色自身的价值模型或普遍的职业模板,最后以此来判断新角色的强度。
但是在卡牌游戏这里,伤害往往是直接的数值碰撞,而所谓的价值模型我认为应该以游戏中“可消耗资源”为基础来进行讨论。
而在推测出一个普遍的游戏价值模型后,我们可以以此来作为标杆对于所有卡牌强度进行一个简单衡量。
本文以同类型CCG游戏的炉石传说为例,对于狼人对决做出引申讨论,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其中不乏有一些推论的失误,欢迎指出。
[/quote][quote]
1,对战资源炉石传说中的基础对战资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 手牌数:决定你能够考虑的策略
- 法力水晶:决定你一个回合能够进行的操作
- 效果:决定卡牌为你带来的收益/限制
- 身材:决定随从牌的对战强度
- 英雄生命:决定游戏胜负
- 场面卡牌数:决定每回合能够考虑的策略
- 行动点:决定你一个回合能够进行的操作
- 效果:决定卡牌为你带来的收益/限制
- 契约值:决定卡牌的对战强度
- 剩余狼人数量:决定游戏胜负
2,固定收益可以理解为游戏中就表现出来的价值情况,也是价值模型的推导基础。
如炉石传说中术士的英雄技能,费用为2,效果为:抽一张牌,可以换算为1费=0.5牌
在此基础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出2费=1张牌的价值体系,但如果结合同期的其他职业基础卡牌来看,却又不是如此。
法师的一张基础法书牌奥术智慧为3费抽2张牌,可以换算为1费=2/3=0.6牌,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先的术士的英雄技能每回合限一次,而法师则没有这个限制,故可以得出这个限一次正是两者的价值差,0.1牌。
而在狼人对决中,英雄技能则变成了“联盟技能”,同样限制了次数。
联盟技能消耗为1行动点,效果则包括:使一个背面契灵+1,造成1点伤害,召唤一个1契约点的契灵,进行一次侦查。
对场面有帮助的+1身材,造成1点伤害和召唤1/1都是等价模型,唯独进行侦查比较特殊,但却又和游戏本身机制相同,使用正面契灵对背面契灵进行侦查,消耗1行动力。即使这会要求你必须有正面契灵,但其基本收益价值仍然是一致的,因为联盟技能同样具有次数限制。故狼人对决中的联盟技能我们可以看作是最基础的“价值模型”。
3,卡牌模型即游戏中对战卡牌的自身身材属性,以及其效果在其中占用了多少属性点。
以炉石传说为例,2费白板随从(即没有任何效果和种族)的身材可以分配的属性点为5,以此可以出现2/3和3/2的白板身材,而如果这个卡牌具有效果,那么往往身材上就会有所削弱,如2费的发明家1/1身材,效果为登场就抽一张牌,此处身材使用了2属性点,剩下的3点则分配给了这个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此类属性点的成长并不是线形增长,如1费标准身材3属性点,2费标准为5属性点,3费为7,而到了7费却很多时候不以2进行递增,可以认为是费用过高导致玩家需要靠这个高费牌获得的场面优势更大,否则就会导致玩家宁可拍下2张4费随从,也不会愿意拍一张8费。
这一点引申到狼人对决,就是行动力和契约点的制衡。
按照普通流程,想要进行查验,就要先使用1行动力翻面一个背面的契灵,然后再使用1行动力去查验同时会导致进入疲劳,攻击则需要再花费1行动力令其他契灵进行。
这里就要提到自暴直接发动效果和自暴后必须死亡才可以发动效果。
前者的即时生效可以当即加速游戏进度,而后者的延迟生效则更需要其它卡牌的配合。
如消灭一个契约点为1的契灵,自暴生效与死亡生效,由于死亡生效最直接方法就是进行攻击,而攻击则花费1行动力,那么两者的收益相差就至少在1行动点。
又由于1行动力配合技能能够产生至少1点收益,即1点伤害/一个1身材士兵/进行一次侦查,可以得出自暴生效的收益大于死亡生效。
但并非简单如此,死亡生效在搭配直接召唤/复活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比自暴生效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说此类死亡生效卡牌我们应该增加其触发频率。
在组建前者的套牌时,应该以快节奏为主,加速侦查,通过即时生效卡牌造成伤害来抢占前中期优势。
而在组建后者套牌时,应该以慢节奏为主,通过死亡来堆叠墓地,通过召唤/复活来拉开牌差,逐步形成场面压力。
3,关键词模型也就是卡牌自身的特效,也是游戏主要策略的表现。
如狼人对决中的飞行,巡逻,决定等,此类关键词有着自身简单易懂的效果并一般不直接表现于卡牌描述中。
一个套牌中的关键词不宜过多,但应该具有Combo性。
如狼人对决中只有飞行单位可以攻击飞行单位,而巡逻则可以有效遏制快节奏卡组的攻势,
那么给飞行单位通过卡牌附加以巡逻就是慢节奏卡组可以考虑的一种Combo形式。
在快节奏卡组不愿意舍弃太多位子来召唤一个没有节奏作用的飞行单位的情况下,这样的Combo只能使用直接伤害/狼刀来进行处理。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