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要选择定都在开封这样一个易攻难守的城市呢???

TheDingle-avatar

TheDingle

2022-06-27T07:16:10+00:00

长安,被关中四塞(东函谷关,后为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所拱卫,又有秦岭、崤山凭依,攻取难度颇大。

而洛阳则背依北邙山,有伊、洛、瀍、涧四水,东有让李世民一战擒双王的虎牢关,西有潼关作为门户,同样难以攻取。

而反观地处中原腹地的开封,周围地势十分平坦,只有黄河堪堪可以起到拱卫都城的作用,可以说易攻难守,而作为华北平原门户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又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孝敬”给了契丹。失去幽云十六州,还使得富庶的华北平原不得不沦为准战区,随时防备外敌入侵,一旦爆发战争,不得不充当战略缓冲区。这种准战区状态,极大损害了华北地区向朝廷输送赋税的能力。
pong-avatar

pong

这你要问车神了。
BigManCFP-avatar

BigManCFP

只有开封的漕运能力养得起这么大规模的禁军
Bek-avatar

Bek

宋太祖想迁都长安或者洛阳然后就被车神给搞死了
jackosn-avatar

jackosn

赵大哥当年也想过,可惜赵二根深蒂固,没成功。
LukeCHSR-avatar

LukeCHSR

洛阳 和 长安的问题是地方太小了, 没法养那么多人.
而且长安多年作为都城, 地下水污染, 环境堪忧.
🖤HurtingButISmile🖤-avatar

🖤HurtingButISmile🖤

那时候洛阳和长安的城市情况都不适合作为都城
所以赵二选了开封 也开启了开封被淹七次的历史
Hastes_-avatar

Hastes_

开封是赵二的势力大本营,迁都就没了..所以赵大要迁都,赵二就下黑手了...
PuyPeTT-avatar

PuyPeTT

长安 洛阳 开封 这是一个过程,没得选的。
最后到北京也一样
HanssonFPS-avatar

HanssonFPS

最垃圾的朝代,没有幽云十六'州,定都哪里都没用
Lunar_Saints-avatar

Lunar_Saints

这个问题我还真研究过。。。
我写了文还有视频。。
[url]https://www.ixigua.com/7090932601656967719[/url] 北宋定都事
[url]https://www.ixigua.com/7039723419696366094[/url] 明朝定都事
——
明亡在定都北京。
北方宋末一轮战乱,元末一场战乱。靖难之役又是一场战乱。农村无论是人口,还是水利都需要恢复。

更重要的是粮食需要南方转运。

所以朱元璋定都南京。而不是北京。



无他,他希望北方休养生息。

希望把大量行政人员集中在南方,减少漕运压力。何为漕运压力,一船粮食运到北方,路上消耗也需一船。

即便有京杭大运河也是如此。

到北京的大运河是在永乐年间的时候,为了额外的粮食运输所以增加的。在兴建之前。是要民众自梳的。什么意思呢?

一个江南的乡野小民为了交纳粮食,需要自己推个车从浙江到北京。来回需要一年之久,这一路消耗,何其之巨大。一车粮食运输,必定有3车的损耗。(一石之粮,所费三石)所以江南的税粮,明明只收1石,实际却要求民众加交6斗。(多交百分之60)

而即便是京杭大运河被修通之后,一船粮食也至少有数船的损耗。(嘉靖朝吏治败坏之后,运河犹如泥潭,有百万漕军之说)

此外还有“白粮”。是指政府出钱雇佣粮长开船运输粮食,专供皇室和京官俸禄。这因为属于“民运”,一路光打点的费用一船粮食便要三船了。。

明亡之后,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说。“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有清一代没有北方外敌的压力。

人口和粮食生产都有大发展,尚且有漕运和海运之争。

理由正是北方粮食生产不足,一旦定都大量行政人口聚集,(这些行政人口还会抢占百姓的田地以为豪宅)必然要大量粮食运输。而一运输必定有损耗,而这个损耗,正是白白丢入河里。

清朝以异族治华夏,如此行事尚且有理由。



而永乐大帝如此做,自然是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固。

可怜北方百姓刚经战乱,又迎来无休止的兵役和苦差。达官贵吏抢夺田地以为豪宅。粮米皆贵,民不聊生。

这北方就是我们如今的河南,河北一带。

永乐帝为了定都北京,在北京大兴土木,又强修大运河,更建万里长城(我们今天所见的长城,主要就是明长城)。对于民力的损害何等巨大。

诸君要知道,战乱之后的北方人口凋敝,水利破坏,正是需要恢复的时候。永乐一己之私,就让北方百姓人人男役女种(男人外出服役一整年,女性在家种田。)

如此百年。北方的经济,良田,终于彻底被废弃。终有明一代,甚至成为火药口,最终酿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如果只是新增人口,或者是防御北方入侵的军队,这个损耗也就算了。更关键的是为了担心南方叛乱,永乐帝在北方囤积不合理的重兵。

永乐死后。继位的是号称“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他的看法就是南京更适合作为首都。然而不幸的是,当时的南京不停地震。。。。。从此这个迁都的事情就永远被搁置了。

明宣宗朱瞻基之后的皇帝就是著名的叫门天子明英宗朱祁镇。说一句玩笑话,倘若这时候的首都在南京而不是北京。。那么鞑靼人至少要跑到南京叫门,或许因为路远,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笑话了。

宋强干弱枝,因此而亡。

明朝末倒置,头重脚轻,自然也要亡。



一声叹息而已。
——————————————————————
Lunar_Saints-avatar

Lunar_Saints

宋朝定都事

关中地区经过春秋战国秦的发展,一度成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中心。但是从汉朝开始,无节制的土地兼并,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关中的经济能力下降。

而有唐朝一朝一度通过大运河沟通南北,完成了军事中心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统一。最终形成了唐朝盛世。

但是从玄宗开始的开元盛世,最终还是因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败终结。

而大运河也因为这场失败,而逐渐毁于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

尤其是运河在北方的上游段,长安,洛阳过去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到宋初的时候,已经是一片破败。更关键是,这两处城市,运河的交通都已经失去,粮食物资的运输都已经成为大问题。

运河这条龙脉当时只剩下到汴州这一段的功能了。

中途曾经的节点汴州就成了后来新的国家中心,宋朝因此把汴州当做首都。

关于宋朝的定都,有一个段子。

说是当年宋朝定都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更喜欢的是关中的长安。因为关中地势更好,周边有大山大江能够作为屏障,能够更好的护卫京城安全,就不需要大量的军士。

但赵光义则明确表示反对。他提出的主要理由就是,长安残破,粮食运送不方便。而汴州依靠运河,粮食物资运输非常便利,是天下之中。

这里就是龙脉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国家的中心。所谓“在德而不在险”,赵光义的话虽然迂腐,却实是看穿了“德 ”“风水”“龙脉”这些词背后的本质。

对此,赵匡胤也只能无可奈何,同意以汴州为北宋首都。在汴州聚集大量兵马,运送大量粮草物资,来拱卫京城。就是后来的开封。

相反如果以长安为首都,不说修复旧都花费巨大,光是运送粮草物资就成了极大的问题。

北宋的军事,向来被称为强干弱枝。把各地比作枝叶,把京城比做树干。那运河,就是树枝和树干之间沟通的“龙脉”。

唐朝的时候,首都在关中的长安。而北宋,只能定都在汴州。因为距离缩短,运输难度下降的原因,北宋时期,一年可以运输的粮食,至多高达6百万石,7百万石。

@伯光君 2022。4岭南流所。

相比唐朝最盛时期的3百万石,运力翻倍了。从这个物资来看,北宋的势力实际应该在唐朝之上,经济之发达也更在唐朝之上。何以北宋的军事如此失败呢?

这是因为龙脉已经残破。

唐朝的时候,关中的军事,关中的政治中心,结合上南方两淮的经济中心,组合成了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强大实力。

而如今,北宋只占据了运河的中下游部分。运力虽强,但始终不能越过首都而输送到关中地区。

运力不至,粮草物资不能输送到北方。军事力量和政治能力自然也不能投放到北方。

在和辽国的战斗之中,北宋一直没有能力取得优势。恰因为这种后勤上的无能为力。

而因为辽国一直占据运河的上游部分,宋朝也不能越过辽国去修复运河。

这对于宋辽两国来说,最终是长期的对峙局面。实际是双弱。

辽国不能得到南方的经济,北宋不能得到北方的军事和政治。两国皆弱。只因为龙脉残破。

后来金人,轻松灭了辽和北宋。而南宋和金又轻松被蒙古所敗,龙脉破碎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了。
xaweDaniel-avatar

xaweDaniel

粮食危机呗,当时的粮食要从江南运过来。
Xomyakify-avatar

Xomyakify

主要车神身兼开封府尹,根深蒂固。
dank_w-avatar

dank_w

长安唐末都成RBQ了沦陷次数太多了,人要么死要么跑,完全荒了
洛阳后唐被灭时候也是被屠的太厉害了,儿皇帝只能跑开封,才能养得起兵
洛阳其实综合条件还行,运输便利比不过开封但比长安好多了,所以赵大后来想迁都
ph3onix-avatar

ph3onix

谢邀。人在开封,刚下马车。
利益相关,不能多说,只有一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懂得都懂[s:ac:茶]
honeyb-avatar

honeyb

[quote][pid=621510312,32496286,1]Reply[/pid] Post by [uid=1844453]Milkor枫叶[/uid] (2022-06-29 15:40):

只有开封的漕运能力养得起这么大规模的禁军[/quote]洛阳漕运还是可以的,毕竟运河中心点
Chronic Kev-avatar

Chronic Kev

省钱,开封朱温建设好了
而且从考古结果看两宋的皇宫规模都不怎么大
Redolku-avatar

Redolku

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把赵匡胤顶回去了
razdva34-avatar

razdva34

长安在汉末就已经不适合定都了,隋朝和唐朝的皇帝三天两头地要带着大半个宫廷和政府去洛阳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