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ryuken778
2020-06-22T12:05:22+00:00
首先先抛出我2天花了23小时打完结局后的感受。就是感到非常的震撼。
我个人认为本作的主题不是复仇,而是末世下不可避免的暴力带来的后果。顽皮狗在这作里花了大力气搞出的逼真的暴力和杀人演出,给长时间连续游玩的我带来的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岛上WLF和疤脸帮的疯狂互杀地狱般的场景确实震撼到了我,紧接着的剧院对决则更是逼迫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还好接下来农场美好生活暂时缓解了下,但艾莉的闪回却猛地把我又带回那个暴力的漩涡。直到结局艾莉埃比两人的对决,在那里我真的有点杀疯了的感觉,就想着你们俩别打了好好过日子不行吗。我做好了艾莉并没有杀埃比的心理准备所以对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让我难以接受。最后艾莉孤身一人回到空宅那种迷茫空虚的感觉我认为就是本作的主题不可避免的暴力带来的空虚后果,而且那个世界逼着你只能投身于暴力不然无法生存下去,有种强烈的宿命感,最后埃比艾莉两人终于得以从暴力中解脱,一个是因为勒夫一个是因为自己关于乔尔的心结解开了(因为我认为艾莉最后一次找埃比不是因为想复仇而是不去就证明不了自己原谅了乔尔爱乔尔)。
有人可能看到这里要说:你这是不是给最后生还者2洗地啊。
但我在玩完后回顾整个游戏的全局越来越觉得这个游戏是如此的屎。
1.蒂娜杰西真就工具人,塑造的非常的脸谱
2.jump scare的滥用。以至于我患上了开门过缝ptsd,那么多次真的让我觉得这有意思吗?
3.艾莉篇章的不用心,开头那片半开放地图是认真的吗,拿资源拿到我想吐,gameplay和关卡设计远没有埃比篇好玩
4.埃比篇章的过度用心。不能再刻意了,简直就是按着艾莉的模板塑造的就是要让玩家觉得她不是坏人,问题是一开始的印象太差了(船戏让我大跌眼镜直呼恶心)
之所以我在结局后第一时间依然觉得这游戏剧情很神是因为我直接忽视了上面全部的缺点。我一直想从这游戏里得到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我对角色没有那么强的情感带入,甚至做好了全灭结局的准备(乔尔这就死了?再玩玩吧,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就这么一直在欺骗自己)
当然最后我确实得到了其他游戏没有的非同一般的感受。但这值得吗?现在我的答案是——不值得。因为大多数玩家并不是想我一样来做阅读理解的,他们对角色是有情感的,然而编剧为了达到他们那所谓的艺术效果不尊重玩家,践踏玩家的感情。明明有更好的剧情结构为什么不用,因为编剧觉得无所谓。
最后就是终于等来了机核电台,里面关于结局的观点再次戳中了我的点,特别是农场羔羊的那段我当时也想到了沉默的羔羊(可惜艾莉脑中的羔羊没有停止尖叫),而且我也意识到了机核几位编辑确实脱离了最广大的玩家群体,就说1代,他们应该是爱1代的所谓艺术效果胜于其中的角色。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现在的游戏媒体编辑因为要输出内容而不得不要对游戏做阅读理解,让理性战胜感性,不知不觉把自己推离了广大玩家
即使我不后悔玩最后生还者2,即使编剧确实让我get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在经历了觉得这游戏神和觉得这游戏垃圾两个阶段后,我依然要说玩家不应花钱后被如此对待。
我个人认为本作的主题不是复仇,而是末世下不可避免的暴力带来的后果。顽皮狗在这作里花了大力气搞出的逼真的暴力和杀人演出,给长时间连续游玩的我带来的极大的心理压力。在岛上WLF和疤脸帮的疯狂互杀地狱般的场景确实震撼到了我,紧接着的剧院对决则更是逼迫我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还好接下来农场美好生活暂时缓解了下,但艾莉的闪回却猛地把我又带回那个暴力的漩涡。直到结局艾莉埃比两人的对决,在那里我真的有点杀疯了的感觉,就想着你们俩别打了好好过日子不行吗。我做好了艾莉并没有杀埃比的心理准备所以对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让我难以接受。最后艾莉孤身一人回到空宅那种迷茫空虚的感觉我认为就是本作的主题不可避免的暴力带来的空虚后果,而且那个世界逼着你只能投身于暴力不然无法生存下去,有种强烈的宿命感,最后埃比艾莉两人终于得以从暴力中解脱,一个是因为勒夫一个是因为自己关于乔尔的心结解开了(因为我认为艾莉最后一次找埃比不是因为想复仇而是不去就证明不了自己原谅了乔尔爱乔尔)。
有人可能看到这里要说:你这是不是给最后生还者2洗地啊。
但我在玩完后回顾整个游戏的全局越来越觉得这个游戏是如此的屎。
1.蒂娜杰西真就工具人,塑造的非常的脸谱
2.jump scare的滥用。以至于我患上了开门过缝ptsd,那么多次真的让我觉得这有意思吗?
3.艾莉篇章的不用心,开头那片半开放地图是认真的吗,拿资源拿到我想吐,gameplay和关卡设计远没有埃比篇好玩
4.埃比篇章的过度用心。不能再刻意了,简直就是按着艾莉的模板塑造的就是要让玩家觉得她不是坏人,问题是一开始的印象太差了(船戏让我大跌眼镜直呼恶心)
之所以我在结局后第一时间依然觉得这游戏剧情很神是因为我直接忽视了上面全部的缺点。我一直想从这游戏里得到些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我对角色没有那么强的情感带入,甚至做好了全灭结局的准备(乔尔这就死了?再玩玩吧,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就这么一直在欺骗自己)
当然最后我确实得到了其他游戏没有的非同一般的感受。但这值得吗?现在我的答案是——不值得。因为大多数玩家并不是想我一样来做阅读理解的,他们对角色是有情感的,然而编剧为了达到他们那所谓的艺术效果不尊重玩家,践踏玩家的感情。明明有更好的剧情结构为什么不用,因为编剧觉得无所谓。
最后就是终于等来了机核电台,里面关于结局的观点再次戳中了我的点,特别是农场羔羊的那段我当时也想到了沉默的羔羊(可惜艾莉脑中的羔羊没有停止尖叫),而且我也意识到了机核几位编辑确实脱离了最广大的玩家群体,就说1代,他们应该是爱1代的所谓艺术效果胜于其中的角色。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现在的游戏媒体编辑因为要输出内容而不得不要对游戏做阅读理解,让理性战胜感性,不知不觉把自己推离了广大玩家
即使我不后悔玩最后生还者2,即使编剧确实让我get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在经历了觉得这游戏神和觉得这游戏垃圾两个阶段后,我依然要说玩家不应花钱后被如此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