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uvon
2020-03-11T06:32:25+00:00
周襄王二年(前650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逃亡梁地的公子夷吾即位,是为晋惠公。惠公在即位前就答应秦国:只要他能回国即位,就把河西五城送给秦国作为酬劳。
结果这孙子回国后立刻反悔了,把秦穆公恶心个半死。
晋惠公即位后,晋国接连几年都遇到灾荒,五谷不收。到惠公四年(前647年),晋国又发生饥荒,仓廪空虚,只好向外国买粮。想来想去,秦国离晋国最近,两国之间且有婚姻关系,所以就想向秦国买粮。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有大臣建议趁机用不守信讨伐晋国,但是最终老臣百里奚救援晋国百姓的主张占了上风,秦穆公决定援助晋国。
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了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五百里水路押运粮食,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
中国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案例,为后人应对新的危机提供方法。泛舟之役的故事放在当下依旧十分应景——我们知道哪些人恶心过我们、哪些人和我们不对付,但是义举之下,收获的是一部分人民心,收获的是巨大的政治好处。
当下的危机更像是一次全球大战,只不过这次不是人类之间内战,而是人类与瘟神的战争。
我们靠着团结与稳定、牺牲最早挺了过来,而身后一些嘴上叽叽歪歪,身体很真实已经跪下去的邻里们,你要不要拉他一把呢?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拉一把,会有很多收获,道义上的一次人情,总归是要还的。
从现实角度考虑:这一波疫情重挫全世界经济后,中国恰好可以像一百年前的美国,用一种低调的方式输出自己的爆炸产能到全世界。
老欧洲拿出自己那点微薄的储蓄,甚至贷款向中国购买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这一幕,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的的确确让我们再一次见证历史了~
结果这孙子回国后立刻反悔了,把秦穆公恶心个半死。
晋惠公即位后,晋国接连几年都遇到灾荒,五谷不收。到惠公四年(前647年),晋国又发生饥荒,仓廪空虚,只好向外国买粮。想来想去,秦国离晋国最近,两国之间且有婚姻关系,所以就想向秦国买粮。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有大臣建议趁机用不守信讨伐晋国,但是最终老臣百里奚救援晋国百姓的主张占了上风,秦穆公决定援助晋国。
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了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五百里水路押运粮食,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
中国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案例,为后人应对新的危机提供方法。泛舟之役的故事放在当下依旧十分应景——我们知道哪些人恶心过我们、哪些人和我们不对付,但是义举之下,收获的是一部分人民心,收获的是巨大的政治好处。
当下的危机更像是一次全球大战,只不过这次不是人类之间内战,而是人类与瘟神的战争。
我们靠着团结与稳定、牺牲最早挺了过来,而身后一些嘴上叽叽歪歪,身体很真实已经跪下去的邻里们,你要不要拉他一把呢?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拉一把,会有很多收获,道义上的一次人情,总归是要还的。
从现实角度考虑:这一波疫情重挫全世界经济后,中国恰好可以像一百年前的美国,用一种低调的方式输出自己的爆炸产能到全世界。
老欧洲拿出自己那点微薄的储蓄,甚至贷款向中国购买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这一幕,如果真的发生了,那的的确确让我们再一次见证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