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i
2021-08-15T09:31:05+00:00
每次我发现说这句话的人,思维好像都不太正常,缺乏常识。然后我百度这句话其实就是个网络词汇啊。
就这么一句话,被微博和b站小青年捧为至理名言了
有时候想怼两句吧,发现没有用,这帮人完全与现实脱离,无法交流啊[s:ac:哭笑]
只是特指这个词的发明么?
意思的话很早就有了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
以前老人不是总说么
最恶心的话就是有就改无就勉,他妈每次听这话都血压爆炸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个巴掌拍不响
[s:ac:擦汗]
受害者有罪论这本身就是个话术
问题在于谁有权来定义受害者
这话就是为了给他们定义的受害者开脱所有罪责的话术
因为他有罪 于是 我不这么做兴许犯罪者就不会攻击我?
寻个心理安慰罢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呗,觉得自己当当理中客就能占领道德高地了
现实生活中第一次听到的话,是从中学老师口中说出来的。[s:a2:不明觉厉]
受害者有罪论不是你想的这样
它是回溯案件时候的一种手段
客观上分析
是为了再次面对同样案件的时候,避免刺激到同类型的凶手
因为凶手是不可控的
而自我管理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提出来受害者有罪论
本意是好的
坏的是乱用这个理论的人
凡事多理解
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
特么凭啥人家就不能扰,你被强奸了,不是你自己倒霉。
本质还是话语权的问题,起冲突的是“受害者”“有罪”这俩词定义的绝对化和实际情况的复杂化
如何定义“受害者”?实际案例中大部分是十分复杂的,而朴素的道德观里,受害者这词是纯色的
说了什么又能叫认为xx“有罪”?说了改进意见算吗?说了确实其他方面错误的地方算吗?
也就是说“受害者有罪”这简简单单五个字,是需要进行完整的一个逻辑推论之后才能说的,每一件具体的事都要拆开来具体分析,针对的不是这一整件事,而是具体细分出的权责
但现在很多就不动脑子,我在某一点上共情他了,他就是受害者;他说了不完全支持的话,我就觉得他认为有罪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aaacb45.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