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ga Snapz
2020-03-06T05:09:00+00:00
文中英文缩写是为方便表述,如有看不懂可以请版主删帖
纽村负责反兴奋剂的组织叫新西兰运动无禁药组织(Drug Free Sport NZ,DFSNZ)。这组织跟我工作的实验室旁边的一个组有学术联动。我常常会跟那里的朋友闲聊。最近谈论SY事件,我感慨8年禁赛太吓人了,他说如果放在这边也不稀奇,你可以去查查……然后我就翻了翻近年来纽村的药检案子,简直精彩,对自己人毫不留情?
首先是一个叫Vince Whare的橄榄球手,被两次查到飞叶子,禁赛复出禁赛复出。第三次DFSNZ怒了,告到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这货认错道歉,说自己知道这是违规行为,但是自己有瘾戒不了。然后2010年,仲裁庭判这货禁赛10年。这个判决下来,争议很大,因为就算DFSNZ也承认这货没服用一般意义上的兴奋剂,有不少人认为飞叶子这种消遣性药物滥用是不是应该跟兴奋剂分开来,纽村国内也有叶子合法化的呼声,连世界运动员协会也跟这边施压说是不是太重了。没辙这人还是被禁赛10年,等于运动生涯没了。
还有个例子是一个叫Rodney Newman的职业力量举选手,2008年被查出服用勃地酮和睾酮,两年禁赛走起。2010年禁赛快结束的时候,DFSNZ又把这货拉上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说这货在禁赛期间参与了“教练工作”,因此违反了禁赛条例,要追加处罚。这时卫生部突然发话小老弟你先等等我们先来,然后开听证会查这货从国外非法进口处方药(各种合成类固醇,玩健美和力量举的属于基本操作),然后起诉到地区法院,2011年底判这人违反药物法。最后2012年体育仲裁庭重开,判这人五项违反反兴奋剂条例。第一条是这人禁赛期间参与教练工作,这人辩解说我就是去看个比赛,参赛选手跟我认识,我唠了几句嗑而已;第二条是这人拒绝了禁赛期快结束时的一项尿检,这人辩解说我特么都已经退役了,然而DFSNZ说你没给协会提交书面声明就不算退役照样得尿检;之后还有三项持有、使用和试图使用禁药的名目,因为之前有地区法庭的刑事案件,有搜查令搜家查邮件查短信,这人的案底被从2006年翻个底。最后终身禁赛了。
最后一个因为闹到了CAS去,所以跟SY这次的事情对照起来看很有趣。这个案子也是最复杂最精彩的一个。
一个叫Karl Murray的公路自行车选手,2013年10月去新喀里多尼亚参加环新喀里多尼亚自行车赛,药检被查出服用诺龙,2014年4月新喀里多尼亚反兴奋剂委员会对这货处以两年禁赛。有趣的是新喀里多尼亚反兴奋剂委员会不是WADA反兴奋剂条例的签约方,所以他们的禁赛仅对其国内的赛事有效。2015年2月DFSNZ知道了之后上报给国际自联(UCI是WADA条例缔约方)认可于是15年3月这项禁赛自动被扩展到全球有效,禁赛到2016年4月。当然这货就是个路人选手,实际上没什么影响。到了2016年初DFSNZ玩了个骚操作,他们收到了线报说这货在禁赛期内有进行“教练工作”,于是3月中和3月底两次进行调查(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DFSNZ特别喜欢在禁赛期将满的时候怼人),然后告上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认为这货违反禁赛条例要处罚。这人说我冤枉啊,我经营一家自行车店和一家自行车训练中心为生,有小孩车摔坏了家长带来修我帮他处理了,顺口讨论了下小孩的练习状态而已。仲裁庭觉得很有道理,觉得这人参与教练工作的证据不足,于是2016年底裁决驳回了DFSNZ的请求。
你们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还有没有王法啦?,DFSNZ哪里咽的下这口气,2017年1月开年就上诉到瑞士CAS?。DFSNZ上诉的指控是第一Murray参与教练工作违反了禁赛规定,有证据证明他不是随口讨论,还书写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第二Murray在调查中作伪证因此还“干扰了兴奋剂检查工作”(类似这次SY的问题)。
就好像情况还不够复杂一样。因为禁赛期满了,2016年的仲裁又赢了,所以2017年3月中Murray去参加了新西兰国内的环北地自行车赛,然后赛中药检被查出服用克伦特罗。DFSNZ一看卧槽还有人这么送的,马上下令临时停赛Murray,案子送新西兰体育仲裁庭。查出阳性当然没什么可讲的,瘦肉精这种东西最多找个食物污染的借口。但是Murray也很刚,提出采样的过程违反ISTI标准,样品很可能被污染(他的随同者与DCO发生言语冲突后离开了检查室,所以Murray采样的时候没有他理应随同的同行者。Murray称DCO违规,递给他一个已经打开的尿检瓶。而DCO方面的证词是Murray自己选的完整尿检瓶,符合规定)。Murray还暗示自己因为与DFSNZ之间未解决的案子被针对了。而仲裁庭裁决认为尽管应当承认尿检过程因为缺少运动员的随同者而有所瑕疵,但违反ISTI标准并不能解释克伦特罗阳性的结果,除非运动员方面能提出有客观可能的质疑。于是裁决Murray兴奋剂违规成立。
这时候情况很纠结,CAS那边前一个上诉案还在国外仲裁,这边后一个案子又在国内仲裁出了结论,于是DFSNZ就申请让国内这边的具体处罚结果缓缓先等那边结果。于是到12月份CAS裁决Murray构成进行教练工作,违反禁赛成立,重新接受两年禁赛;而干扰兴奋剂检查并不成立。
这时候大家都觉得结案了,等着新西兰体育仲裁庭给出最终禁赛决定吧。然而2018年3月Murray又跳出来说自己最后的新西兰自行车协会注册日期在2017年4月份,参加3月份的比赛时是未注册状态,因此不应受到药检,也不应受体育仲裁庭管辖。然后大家回过头来一查记录卧槽还真有这个问题,Murray的法律代表仲裁听证的时候也提过这茬,结果被大家都忘了。于是又花一段时间把这个讨论清楚。当然这个理由没什么卵用,因为Murray在2月份就提交了注册申请付了会费,协会章程里也写明了这时你就算已经注册了,只不过制证和邮寄需要时间所以你会晚些收到注册卡片而已。
最后一次仲裁听证在四月底,决定处罚。DFSNZ和Murray又针对环北岛自行车赛的禁药算第几次争论了很久,DFSNZ觉得我抬一手,你违反禁赛规则进行教练工作就当没发生过,新喀赛嗑药算第一次,这次自然就是第二次了,顶格处罚8年;Murray觉得新喀不是WADA条例签约方,新喀的兴奋剂测试很可能没有遵循ISTI标准,违规结论应有争议余地,而UCI认可的是“禁赛”这一事实而不是“违反禁药条例”这一事实,因此自己环北岛赛才算第一次,应该处罚两年。最后仲裁决定判禁赛8年,从2017年5月开始计算。这人在结果出来之后还不服气,不过没卵用。
纽村负责反兴奋剂的组织叫新西兰运动无禁药组织(Drug Free Sport NZ,DFSNZ)。这组织跟我工作的实验室旁边的一个组有学术联动。我常常会跟那里的朋友闲聊。最近谈论SY事件,我感慨8年禁赛太吓人了,他说如果放在这边也不稀奇,你可以去查查……然后我就翻了翻近年来纽村的药检案子,简直精彩,对自己人毫不留情?
首先是一个叫Vince Whare的橄榄球手,被两次查到飞叶子,禁赛复出禁赛复出。第三次DFSNZ怒了,告到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这货认错道歉,说自己知道这是违规行为,但是自己有瘾戒不了。然后2010年,仲裁庭判这货禁赛10年。这个判决下来,争议很大,因为就算DFSNZ也承认这货没服用一般意义上的兴奋剂,有不少人认为飞叶子这种消遣性药物滥用是不是应该跟兴奋剂分开来,纽村国内也有叶子合法化的呼声,连世界运动员协会也跟这边施压说是不是太重了。没辙这人还是被禁赛10年,等于运动生涯没了。
还有个例子是一个叫Rodney Newman的职业力量举选手,2008年被查出服用勃地酮和睾酮,两年禁赛走起。2010年禁赛快结束的时候,DFSNZ又把这货拉上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说这货在禁赛期间参与了“教练工作”,因此违反了禁赛条例,要追加处罚。这时卫生部突然发话小老弟你先等等我们先来,然后开听证会查这货从国外非法进口处方药(各种合成类固醇,玩健美和力量举的属于基本操作),然后起诉到地区法院,2011年底判这人违反药物法。最后2012年体育仲裁庭重开,判这人五项违反反兴奋剂条例。第一条是这人禁赛期间参与教练工作,这人辩解说我就是去看个比赛,参赛选手跟我认识,我唠了几句嗑而已;第二条是这人拒绝了禁赛期快结束时的一项尿检,这人辩解说我特么都已经退役了,然而DFSNZ说你没给协会提交书面声明就不算退役照样得尿检;之后还有三项持有、使用和试图使用禁药的名目,因为之前有地区法庭的刑事案件,有搜查令搜家查邮件查短信,这人的案底被从2006年翻个底。最后终身禁赛了。
最后一个因为闹到了CAS去,所以跟SY这次的事情对照起来看很有趣。这个案子也是最复杂最精彩的一个。
一个叫Karl Murray的公路自行车选手,2013年10月去新喀里多尼亚参加环新喀里多尼亚自行车赛,药检被查出服用诺龙,2014年4月新喀里多尼亚反兴奋剂委员会对这货处以两年禁赛。有趣的是新喀里多尼亚反兴奋剂委员会不是WADA反兴奋剂条例的签约方,所以他们的禁赛仅对其国内的赛事有效。2015年2月DFSNZ知道了之后上报给国际自联(UCI是WADA条例缔约方)认可于是15年3月这项禁赛自动被扩展到全球有效,禁赛到2016年4月。当然这货就是个路人选手,实际上没什么影响。到了2016年初DFSNZ玩了个骚操作,他们收到了线报说这货在禁赛期内有进行“教练工作”,于是3月中和3月底两次进行调查(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DFSNZ特别喜欢在禁赛期将满的时候怼人),然后告上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认为这货违反禁赛条例要处罚。这人说我冤枉啊,我经营一家自行车店和一家自行车训练中心为生,有小孩车摔坏了家长带来修我帮他处理了,顺口讨论了下小孩的练习状态而已。仲裁庭觉得很有道理,觉得这人参与教练工作的证据不足,于是2016年底裁决驳回了DFSNZ的请求。
你们新西兰体育仲裁庭还有没有王法啦?,DFSNZ哪里咽的下这口气,2017年1月开年就上诉到瑞士CAS?。DFSNZ上诉的指控是第一Murray参与教练工作违反了禁赛规定,有证据证明他不是随口讨论,还书写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第二Murray在调查中作伪证因此还“干扰了兴奋剂检查工作”(类似这次SY的问题)。
就好像情况还不够复杂一样。因为禁赛期满了,2016年的仲裁又赢了,所以2017年3月中Murray去参加了新西兰国内的环北地自行车赛,然后赛中药检被查出服用克伦特罗。DFSNZ一看卧槽还有人这么送的,马上下令临时停赛Murray,案子送新西兰体育仲裁庭。查出阳性当然没什么可讲的,瘦肉精这种东西最多找个食物污染的借口。但是Murray也很刚,提出采样的过程违反ISTI标准,样品很可能被污染(他的随同者与DCO发生言语冲突后离开了检查室,所以Murray采样的时候没有他理应随同的同行者。Murray称DCO违规,递给他一个已经打开的尿检瓶。而DCO方面的证词是Murray自己选的完整尿检瓶,符合规定)。Murray还暗示自己因为与DFSNZ之间未解决的案子被针对了。而仲裁庭裁决认为尽管应当承认尿检过程因为缺少运动员的随同者而有所瑕疵,但违反ISTI标准并不能解释克伦特罗阳性的结果,除非运动员方面能提出有客观可能的质疑。于是裁决Murray兴奋剂违规成立。
这时候情况很纠结,CAS那边前一个上诉案还在国外仲裁,这边后一个案子又在国内仲裁出了结论,于是DFSNZ就申请让国内这边的具体处罚结果缓缓先等那边结果。于是到12月份CAS裁决Murray构成进行教练工作,违反禁赛成立,重新接受两年禁赛;而干扰兴奋剂检查并不成立。
这时候大家都觉得结案了,等着新西兰体育仲裁庭给出最终禁赛决定吧。然而2018年3月Murray又跳出来说自己最后的新西兰自行车协会注册日期在2017年4月份,参加3月份的比赛时是未注册状态,因此不应受到药检,也不应受体育仲裁庭管辖。然后大家回过头来一查记录卧槽还真有这个问题,Murray的法律代表仲裁听证的时候也提过这茬,结果被大家都忘了。于是又花一段时间把这个讨论清楚。当然这个理由没什么卵用,因为Murray在2月份就提交了注册申请付了会费,协会章程里也写明了这时你就算已经注册了,只不过制证和邮寄需要时间所以你会晚些收到注册卡片而已。
最后一次仲裁听证在四月底,决定处罚。DFSNZ和Murray又针对环北岛自行车赛的禁药算第几次争论了很久,DFSNZ觉得我抬一手,你违反禁赛规则进行教练工作就当没发生过,新喀赛嗑药算第一次,这次自然就是第二次了,顶格处罚8年;Murray觉得新喀不是WADA条例签约方,新喀的兴奋剂测试很可能没有遵循ISTI标准,违规结论应有争议余地,而UCI认可的是“禁赛”这一事实而不是“违反禁药条例”这一事实,因此自己环北岛赛才算第一次,应该处罚两年。最后仲裁决定判禁赛8年,从2017年5月开始计算。这人在结果出来之后还不服气,不过没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