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四大名著里有哪些对原著的改编十分出色?

wuf-avatar

wuf

2022-04-12T16:01:57+00:00

首先电视剧的视听艺术不同于读小说,对故事主旨的把握也在各个时代有所不同。在拍摄中,老四大里大量使用了评书戏剧等民间艺术里的材料,演员也多有戏曲功底,服装造型在许多地方也像民间认知靠拢。如西游记选择六老师,水浒顾问请田连元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导演编剧们的个人表达也颇为突出,甚至红楼梦的结尾全部采取原创(虽然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很大胆的体现。
大家觉得老四大里那个地方的拍法和原著完全不同,而你觉得这一改动颇为精彩的? 当然除三国外那三部主线剧情都大改了……只说单个故事的吧
edit:我想问的是不拍原著里写的故事,反而采用民间故事或编剧自创的地方……比方说三国里李儒的两利一害论或者诸葛亮帐下小兵劝他休息这种属于对原著内容的补充,不需要改动原著故事就能插入,而关张决斗刘备“一龙分两虎”或者貂蝉归隐这种和原著描写相异甚至相反的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例子。不知道表达的是否清晰[s:ac:晕]
NG_Spooky-avatar

NG_Spooky

西游改编最牛逼,黑神话改编成国宝级电视剧
三国编剧是神
红楼改的当年骂声一片
水浒编剧自己承认接活儿前没看完过水浒原著
JCBarrett-avatar

JCBarrett

就三国和原著差不多吧,其他三个都是魔改的。
wuf-avatar

wuf

央视拍成投降派宋江或者野心家袭人啥的肯定有时代因素存在,原著党反对的拍的时候就有。不过我想问的还是代入剧情逻辑内部的,对具体内容的改编。至于剧情衔接部分删减过多……四大谁也别笑谁,最长的三国都跳了一堆剧情,这个没法避免
Apocrypha-avatar

Apocrypha

三国这方面是神,有很多超越原著的改编。其他三部都不敢说这话,当然这和三国有历史做依托也有关系
mArio-avatar

mArio

三国依托原著但是为了补全原著原创的内容堪称神作
이재성-avatar

이재성

西游记和三国吧。西游记可能沾了神话题材加上猴哥的光,老少皆宜。是四大名著里传播最广最火的。
不过能把个黑暗风拍成老少皆宜也是牛b了
三国打戏太拉了,某些地方观感极差。的卢飞涧那里简直没眼看。
但是文戏太强了,我就没见过文戏比老三国好的任何电影电视剧。不过这可能是罗贯中的水平功劳[s:ac:哭笑]
Mady Tetsuya-avatar

Mady Tetsuya

西游:优秀的魔改,淡化了原著黑暗血腥的部分,让作品更加老少皆宜
三国:优秀的原创,有不少原著里稍显单薄的角色被刻画得更立体了
水浒:优秀的武指,稳健浑厚的武打风格,相较于同时代的港片的飘逸花哨显得独树一帜
红楼:这个太高深了,可不敢乱评(
SwiftXL_468-avatar

SwiftXL_468

三国。
个人最欣赏的是孙策遇周瑜,两个人都演活了。原著就两句话。
草船借箭,周瑜说物资均与他备齐,原著是不给的。
刘备娶亲,原著为了显示诸葛多智,结果用力过猛,显得诸葛近妖,刘备昏聩。电视剧改编得很棒。
要说的太多了,就连编剧自己编的孟德新书,虽然看起来是文献综述,但现在有几个编剧能花这份心思。
WantedKi1ler-avatar

WantedKi1ler

我投红楼梦

四大名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创造出的概念

而红楼梦本身是比其它三个高一档的,是中国小说第一

但人文社竟然选用的是程高本,后四十卷一坨那啥

央视当时组建的编剧团队水平了得,在脂批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曹雪芹的身世经历,进行了符合判词的创作,远远胜于“四大名著”中红楼梦
iboqwe-avatar

iboqwe

[quote][pid=603446051,31499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0346179]奥兹丶贝萨流士[/uid] (2022-04-16 00:33):

西游记和三国吧。西游记可能沾了神话题材加上猴哥的光,老少皆宜。是四大名著里传播最广最火的。
不过能把个黑暗风拍成老少皆宜也是牛b了
三国打戏太拉了,某些地方观感极差。的卢飞涧那里简直没眼看。
但是文戏太强了,我就没见过文戏比老三国好的任何电影电视剧。不过这可能是罗贯中的水平功劳[s:ac:哭笑][/quote]同样一段文戏,你去比较一下新老三国的舌战群儒,你会明白什么叫天壤之别。[s:ac:哭笑]
就连摄像都比不过老三国,老三的镜头语言太强了,新三就一个跟内容一样死板如同2D RPG的运镜。
wuf-avatar

wuf

Reply to [pid=603447198,31499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3908877]多读书准没错[/uid] (2022-04-16 00:40)我想问的是电视剧版情节和小说完全不一样那种[s:ac:晕]然而三国的好多改编是依托原著的
wuf-avatar

wuf

无论是采用民间故事还是戏曲还是编剧独创都可以[s:ac:哭笑]我又想起来个例子,武松单臂擒方腊。记得评书里方腊实力堪比卢俊义,能速败梁山五虎的那种,这个光看原著肯定想不到[s:ac:哭笑]
Shalltear-avatar

Shalltear

老三国有很多原创情节。

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司马懿穿女装这段,甚至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记忆”,一帮子人一本正经的讨论这事。

实际上无论历史、三国演义原著、还是老三国电视剧之前的三国剧都没真穿过女装,司马懿看了看就“厚待来使”“食少事烦”了。

结果后面的三国剧司马懿一个一个都学着穿女装,恨不得把司马懿演成MTF,,,,
1Dub-avatar

1Dub

难道真拍抗辽神剧啊。
Pandotas-avatar

Pandotas

[quote][pid=603446051,31499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0346179]奥兹丶贝萨流士[/uid] (2022-04-16 00:33):

西游记和三国吧。西游记可能沾了神话题材加上猴哥的光,老少皆宜。是四大名著里传播最广最火的。
不过能把个黑暗风拍成老少皆宜也是牛b了
三国打戏太拉了,某些地方观感极差。的卢飞涧那里简直没眼看。
但是文戏太强了,我就没见过文戏比老三国好的任何电影电视剧。不过这可能是罗贯中的水平功劳[s:ac:哭笑][/quote]打戏很拉吗?当年我十二岁,看得津津有味,演员要真骑马打架。现在各种特效拉满,有意思吗
wuf-avatar

wuf

Reply to [pid=603456623,31499215,1]Reply[/pid] Post by [uid=19390962]ajhcjsh[/uid] (2022-04-16 01:44)这个应该是京剧《胭粉计》传下来的,司马懿穿旦装,孔明怒斥他“你看你头戴着凤冠、身穿着霞帔、捏捏扭扭,你真真的不害羞。”
I love boys-avatar

I love boys

三国演义强于西游记强于水浒传远远强于红楼梦

三国演义来于原著高于原著,在三国题材上几乎不可能更近一步

西游记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减少血腥部分但其实还是非常贴近原著精神的,原著整体风格上还是诙谐幽默+作者猴吹本吹,这点电视剧完美把握到了,不管是特意突出那些血腥段落还是猴黑都是背离原著的

水浒传是完全的ooc,但是价值观是自洽的有说服力的,“好在投降”和原著的忠义价值观是可以一较长短甚至高出一筹

红楼梦是ooc还变low了,特别是袭人和宝钗在特色红学的抹黑下搞出了原著批判过的宫斗桥段,原著本文都说了那些桥段极low又怎么可能自己写这种桥段呢
naus-avatar

naus

水浒改的最差,红楼这个剧我是挺喜欢的也看过好几遍,就是它里面搞些袭人和宝钗的阴谋论挺反感的
Rep-avatar

Rep

是指电视剧里改编小说情节的话,我觉得是西游。
西游改编特点就是淡化删减缩短了妖魔鬼怪的剧情,加大拉长了女人戏,长大后再看西游“以前我怎么就看猴子”也是经典。
女儿国主那集最为经典,虽然双方演员不止一次两次对不同媒体出来辟谣真的没有,但是观众就是认为他们有情。

其他三国是中规中矩地去还原三国,又改编,改得有好有坏,但是个人感觉就是没有好的特别突出的,比如魏老师一意孤行的司马懿女装以三国演义、三国志、古代道德风气、毛批来说跟事实非常不符。

水浒,就是太短,太多故事没展开,不满意的地方就多了,但这种情况下潘金莲的戏就能有5集,而且描述方向不对,水区前几天还在争央视版洗白她的事,还有宋江的人设,争议就是两极分化。

红楼,不说你提的时代局限,其实本身就是问题。
红楼本身是一部逻辑非常缜密的作品,四大名著最不好对情节改编的就是它,因为你基本上不好随意删除调换调整任意剧情。
剧版在文本上,首先是大刀阔斧把神仙剧情删得七零八碎,再是把随意调换添加删除合并剧情,最后是原创剧情缺斤少两,不是查无此人就是缺斤少两再就是张冠李戴添油加醋。
节奏上也有问题,红楼跟西游很像都是一集包换几个故事,但是红楼在衔接上跟西游比不是一般的拉胯。
西游是起承转合,一个故事结束是先给你落幕告诉你这段剧情结束了,再开场给你缓缓拉开下一个故事的帷幕,告诉你新的故事开始了。
红楼是莫名其妙,上一个故事结束,你是懵的,你根本不知道这段剧情结束了,没任何交代、没任何铺垫直接就转场下一个故事,下一个故事讲半天了,你还是懵的,这就开新故事了?刚才的故事结束了吗?什么时候结束的?问号三连真的是常事。

说个题外话,10版鬼楼梦也是有用处的,因为它的粉丝跟老红楼粉丝对线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解开了我的疑问“红楼剧组不是号称请了一堆重量级的大咖当顾问团吗,为什么最后表现会是这样”
就是红楼梦的顾问团名单有水分,比如名单上我唯一认识知道的沈从文先生,就只是挂名,他本人因为身体原因在红楼梦开机前甚至可以说立项的时候就当不了顾问,他去世时红楼梦都还在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