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
2022-05-05T12:05:10+00:00
如题。当然央视四大以那个年代的拍摄条件都是优秀作品,不过讨论下还是可以的。
可能很多人更喜欢老三国,不过个人以为老三国虽然高光很多(和新三国一比就更突出了)但问题也不少。首先台词上有些不够统一(比如张飞最开始“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还有庞统断案之类和整部剧的浅显文言很不搭调),此外“三足鼎立”那部分武戏质量有些拉跨,汉中之战作为刘备巅峰,人物妆容和行军阵容都不如前面。频繁换演员也导致人物演技波动。
西游最大的问题在于续集拍的太糟,故事分段都有问题,而且化妆师的改动是致命的,全凭六老师表演拉回分数。红楼本身网状叙事结构不太适合改编,而且那个“红学家结尾”现在看来也不够有生命力。
相比之下,央视水浒内容的统一性和主题的明确性则是老四大里最好的,不生枝蔓。而且视听语言更为现代(如武松那几集),审美价值更高。此外成品质量更加稳定,没有前几部那种一集一个造型师的感觉。所以个人以为央视《水浒》的成品质量是老四大里最高的。大家觉得呢?
水浒的道具服化还原度最高,一面看书里描述,另一面参考清明上河图,跟普通古装剧干净靓丽的古代完全不同
Reply to [pid=609607526,3184375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7436]望穿阁楼[/uid] (2022-05-10 20:09)“剧情为主题服务”,这里只是说电视剧成品质量。你拿这个比旧时水浒戏,比方说《忠义璇图》这种,那改的还算少呢。
我觉得是西游记
这部电视剧重播次数最多
而且说真的观众受众更大一些
三国,水浒男性观众居多
红楼受众就更小了
但是西游记老少皆宜
我姥姥就喜欢看猴子
往电视前一坐
看见西游记就不转台了,就说看看猴
立意最低吧,我倒是希望能开国时代拍,抨击吃人的旧世界不比乱自上作更高么,这拍个一半一半瞎拍比一开始就瞎拍更恶心人
Reply to [pid=609607526,31843755,1]Reply[/pid] Post by [uid=63227436]望穿阁楼[/uid] (2022-05-10 20:09)
怎么说呢,央视四大名著的通病都是剧情魔改,但抵不住人家有个最大的优点:还原原著气质。
譬如西游很好地还原了原著文字上的谐趣感,三国前期的少年气与后期的悲怆,红楼末日前的糜烂,水浒直接拍成了一个北宋版的悲惨的世界。
照着原著一板一眼地拍谁都会,但是想要透过镜头还原文字特有的质感要的水平就高了。
Reply to [pid=609609176,31843755,1]Reply[/pid] Post by [uid=61084237]月下天殇[/uid] (2022-05-10 20:17)那时候的都是全黑白,无字幕,就算有估计你也不会去看
[quote][pid=609608747,3184375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65142]轩辕增十五[/uid] (2022-05-10 20:15):
“剧情为主题服务”,这里只是说电视剧成品质量。你拿这个比旧时水浒戏,比方说《忠义璇图》这种,那改的还算少呢。[/quote]电视剧质量没得说。我不太懂道化服这些专业的东西,但是就一些名场景,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浪里白条战黑旋风,宋江题诗,石秀劫法场,拍的比我想象中的场景都精彩。
但老水浒的主题实在不敢恭维。为了否定忠义,矮化宋江的人格;为了批判诏安,疯狂给方腊加戏。非得偏偏带着教育意义拍水浒传,造成的结果就是人物性格扁平。
如果一切都为了所谓的主题服务,牺牲了人物的塑造,那不如换个名字叫水浒别传好了。举个过分点的例子,金瓶梅矮化武松,给西门庆加戏,是为了主题服务,可是人家不叫水浒传啊。
央视水浒传自动去和新三国比,同样阴谋论,丑化主角,拔高反派,无意义感情戏,删减剧情,人物合并……央视水浒传的娱乐性比得上新三国?
先稳压了新三国,再来碰瓷老四大其他三部。
最次的肯定是红楼梦,一堆红学家搞出来的结局还不如程高本呢,也是搞笑,一边批斗程高本一边用程高本的桥段也就红学家能干出这事儿。
最次的肯定是红楼梦,一堆红学家搞出来的结局还不如程高本呢,也是搞笑,一边批斗程高本一边用程高本的桥段也就红学家能干出这事儿。
[quote][pid=609608254,31843755,1]Reply[/pid] Post by [uid=61417090]zfcvsfer[/uid] (2022-05-10 20:13):
水浒的道具服化还原度最高,一面看书里描述,另一面参考清明上河图,跟普通古装剧干净靓丽的古代完全不同[/quote]前面还好,后面还搞得跟乞丐打架一样就不太好吧?
看看九宫八卦阵的时候梁山阵容是什么样子?
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前面一把引军青旗,上面金销东斗四星,下绣青龙之状。那把旗招展动处,青旗中涌出一员大将,怎生打扮?但见:
蓝靛包巾光满目,翡翠征袍花一簇。
铠甲穿连兽吐环,宝刀闪烁龙吞玉。
青遍体粉团花,战袄护身鹦鹉绿。
碧云旗动远山明,正按东方甲乙木。
号旗上写得分明:“左军大将大刀关胜”。左右两员副将,左手是丑郡马宣赞,右手是井木犴郝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