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on
2021-09-14T09:00:10+00:00
原来所谓的短焦距和长焦镜头的透视不一样是因为拍摄时本身和被摄对象站的距离不一样导致的
如果站的距离一样 拍人脸都是一个透视效果
这种没意义的,很多人装逼这么说而已,实际上你对比透视的第一标准就是构图相同,你再想想
Reply to [pid=550024234,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61596175]leonzhang2020[/uid] (2021-09-14 17:15)
所以裁切大法好[s:a2:异议]
还是看你想要照片里的背景有多少内容吧,人相同大小广角拍出来的背景不好控制。
[quote][pid=550026694,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60556199]一枪一个无脑僵尸[/uid] (2021-09-14 17:23):
所以裁切大法好[s:a2:异议][/quote]裁切画质变差了 尽量避免
可是如果位置不动,只变更镜头,那画面内容就不一样了啊。而且长焦镜头更容易让背景虚化,这个你靠用广角镜头拍完再裁切是实现不了的。
说是这么说。。。问题是,你四百毫米大炮筒怼在三五十毫米一样的距离拍?你觉得拍出来图上还有不是脸的部分么。。。[s:ac:哭笑]
那我再补充一个,无论画幅大小,同焦距同光圈的镜头虚化量是一样的[s:ac:哭笑]
Reply to [pid=550055215,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41381182]StanleyTsim[/uid] (2021-09-14 19:08)
这个还真不一样,APSC 和全画幅对比,同一个镜头,如果想把物体拍成一样大,全画幅就需要更靠近物体,这样它背景虚化的程度就更大。
只要拿全画幅的机器,拍一个物体,切APSC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了。
手机无法光学虚化也是因为底太小的缘故
[quote][pid=550062568,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9-14 19:37):
这个还真不一样,APSC 和全画幅对比,同一个镜头,如果想把物体拍成一样大,全画幅就需要更靠近物体,这样它背景虚化的程度就更大。
只要拿全画幅的机器,拍一个物体,切APSC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了。
手机无法光学虚化也是因为底太小的缘故[/quote]我的意思是,不存在等效光圈,而且等效虚化也是不正确的,50 1.4镜头无论是135 apsc还是m43,离物体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虚化都一样。
[quote][pid=550050977,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42660427]fufuH[/uid] (2021-09-14 18:51):
说是这么说。。。问题是,你四百毫米大炮筒怼在三五十毫米一样的距离拍?你觉得拍出来图上还有不是脸的部分么。。。[s:ac:哭笑][/quote]拍不了,那种大炮在三五十毫米的距离对不上焦[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Reply to [pid=550064237,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41381182]StanleyTsim[/uid] (2021-09-14 19:44)
这样的话,物体在照片中的大小就不一样了。
Reply to [pid=550081801,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62871715]天择哥哥[/uid] (2021-09-14 20:58)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大家看到焦距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想起135画幅下的视角大小。
其实对于APSC来说,35mm就是35mm,而不是“等效53mm”,对于645D来说,35mm就是35mm,而不是“等效28mm”。
我是觉得看镜头不要跨画幅去对比。
[quote][pid=550084591,28504858,1]Reply[/pid] Post by [uid=41381182]StanleyTsim[/uid] (2021-09-14 21:11):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大家看到焦距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想起135画幅下的视角大小。
其实对于APSC来说,35mm就是35mm,而不是“等效53mm”,对于645D来说,35mm就是35mm,而不是“等效28mm”。
我是觉得看镜头不要跨画幅去对比。[/quote]但是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知识,所以才会有一个等效全画幅多少多少视角的标准来告诉大部分人这个镜头拍出来的画面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也方便很多时候知识的传递,就像你不会去找一个初中生告诉他你现在学的经典力学在量子力学里面哪儿哪儿哪儿不合适一样[s:ac:哭笑]
物距会决定镜头对被拍摄对象的切线张角,当被拍摄对象不是平面的时候,随着像距的改变,视角对目标的切线角度会改变,这个变角度是纯粹的几何学,跟器材的参数无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4/-570ynQj7k-c5hcKpToS82-bo.png[/img]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头,因为人头不是平面,而是接近球形,所以物距造成切线张角不同,图像也不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4/-570ynQj7k-9vmkK1dT1kSfu-56.jpg[/img]
切线张角不但影响物体的可见范围,还影响物体之间的相对张角和遮盖程度,即景深压缩。这也是三角测距法的原理。
半藏:“简单的几何学”。
[quote][tid=28504858]Topic[/tid] Post by [uid=60556199]一枪一个无脑僵尸[/uid] (2021-09-14 17:09):
原来所谓的短焦距和长焦镜头的透视不一样是因为拍摄时本身和被摄对象站的距离不一样导致的
如果站的距离一样 拍人脸都是一个透视效果[/quote]不用背那么多条条道道,只要记住一点:透视只和物距有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