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vxr
2025-05-11T18:07:07+00:00
SU7首发实际起售价格是19.99万元。我猜测YU7首发实际起售价格也是19.99万元,可能通过21.99万元起,送价值2W的选装或者其他权益。
这个起售版本应该是一个70多度电的版本。虽然宣传上各路KOL号称起步就是高配,但是YU7留一个70多度电的版本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大电池的版本只是营销上抬高预期的常规手段。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各项成本的降低。
两年前刀片电池集采价格低于200元/度,现在价格低于160元/度,我听说有110的,但是报价应该在160左右。这一项就能少3000成本,对应5000车价。
底盘及平台费用分摊比SU7会低不少,按小鹏给的行业数据,预计在2000~4000元左右。
智驾费用分摊会低不少,每辆车1000元以上。
二号产品优化带来的材料成本节省和工艺优化,牛逼变态的企业能做到5%,一般在2~3%左右,也就是3000~4500元。
2、成本增加有限
800V前两年号称增加1万成本,实际应该是不超过5000.
3、市场的困境
根据博主“小米SU7-阿祖”和“杰兰路LandRoads”的统计,虽然APP显示目前订车周期还是要37~48周,但是实际大定后一般显示是19~26周,实际交车日期大约是12~16周。MAX车主10周左右,PRO车主14周,普通车主16周。
按照小米每周交付6500台算,目前小米的实际储备订单在大约10万台左右,远小于官方数据40多周相当于接近30万台的储备订单。
这10万台订单里面有黄牛,很多还是经销商,毕竟返利+加价提车每台可以让黄牛赚起码8000块钱。
根据这么多年小米发手机以及对市场的管理能力的持续验证,小米如果不采取措施让自己继续胜利,订单的下降速度会更快,所以他拖到5~6月发的新车必定会远超潜在客户的期待。
4、小米公司及决策者的经营策略
以雷军最自信的胸脯,当初SU7的设计产能也只有1万台每月,YU7明显要比SU7卖得好,二期工厂设计产能也只有1.5万台。为什么不是3W?因为小米很清楚一点,跟特斯拉一样,Y只会吃掉3的销量。
所以YU7前期一定会是一个紧俏的销售局面。雷军深谙人性,他产品逻辑是左脚踩右脚上天的那种,车子质量好,强力营销,订单增加,吸引黄牛,订单更多,不买就是亏了,订单很容易上天。所以YU7也要保持这个局面。
YU7吃掉的是model Y的市场,Y还有5年免息和降价两个杀招没使出来,YU7定价还是要锚定Y,还要远远超过Y,价格会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公司挣不挣钱没有那么重要,小米高管的股票挣钱很重要。股东分红和股息不重要,股价的波动对股票买卖很重要。
另外还想说一下,全世界SUV卖得比轿车都贵,但是SU7系列在轿车里的外观设计比YU7在SUV里的外观设计相对来说要更出彩。
只有价格能打动小米SUV用户,只有价格,其他都是虚的。
这个起售版本应该是一个70多度电的版本。虽然宣传上各路KOL号称起步就是高配,但是YU7留一个70多度电的版本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大电池的版本只是营销上抬高预期的常规手段。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各项成本的降低。
两年前刀片电池集采价格低于200元/度,现在价格低于160元/度,我听说有110的,但是报价应该在160左右。这一项就能少3000成本,对应5000车价。
底盘及平台费用分摊比SU7会低不少,按小鹏给的行业数据,预计在2000~4000元左右。
智驾费用分摊会低不少,每辆车1000元以上。
二号产品优化带来的材料成本节省和工艺优化,牛逼变态的企业能做到5%,一般在2~3%左右,也就是3000~4500元。
2、成本增加有限
800V前两年号称增加1万成本,实际应该是不超过5000.
3、市场的困境
根据博主“小米SU7-阿祖”和“杰兰路LandRoads”的统计,虽然APP显示目前订车周期还是要37~48周,但是实际大定后一般显示是19~26周,实际交车日期大约是12~16周。MAX车主10周左右,PRO车主14周,普通车主16周。
按照小米每周交付6500台算,目前小米的实际储备订单在大约10万台左右,远小于官方数据40多周相当于接近30万台的储备订单。
这10万台订单里面有黄牛,很多还是经销商,毕竟返利+加价提车每台可以让黄牛赚起码8000块钱。
根据这么多年小米发手机以及对市场的管理能力的持续验证,小米如果不采取措施让自己继续胜利,订单的下降速度会更快,所以他拖到5~6月发的新车必定会远超潜在客户的期待。
4、小米公司及决策者的经营策略
以雷军最自信的胸脯,当初SU7的设计产能也只有1万台每月,YU7明显要比SU7卖得好,二期工厂设计产能也只有1.5万台。为什么不是3W?因为小米很清楚一点,跟特斯拉一样,Y只会吃掉3的销量。
所以YU7前期一定会是一个紧俏的销售局面。雷军深谙人性,他产品逻辑是左脚踩右脚上天的那种,车子质量好,强力营销,订单增加,吸引黄牛,订单更多,不买就是亏了,订单很容易上天。所以YU7也要保持这个局面。
YU7吃掉的是model Y的市场,Y还有5年免息和降价两个杀招没使出来,YU7定价还是要锚定Y,还要远远超过Y,价格会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公司挣不挣钱没有那么重要,小米高管的股票挣钱很重要。股东分红和股息不重要,股价的波动对股票买卖很重要。
另外还想说一下,全世界SUV卖得比轿车都贵,但是SU7系列在轿车里的外观设计比YU7在SUV里的外观设计相对来说要更出彩。
只有价格能打动小米SUV用户,只有价格,其他都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