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十五年前的艺考

jss miss her-avatar

jss miss her

2020-07-24T00:06:36+00:00

早上看了关于艺考的帖子,算是微联动吧。
先说结论:部分人群对艺考生的认知有所改善,普通大众对艺考生的认知跟十几年前差不多,依旧充满着傲慢与偏见。

楼主是高二一开始进入的美术班(开荒班),参加的是05年高考。因为就读学校是普高,自己文化成绩也就高职分数线的水平,基本上快被老师放弃了,于是某天美术老师过来问我要不要进入艺术班专攻美术高考,对文化要求很低,两年时间好好学,考个本科没问题,老师原话是: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考大学[s:ac:喘]

然后心里就痒痒了,我的理科很差,那时候考艺兼文,数学不算分!对我诱惑太大,没多想,第二天就联系老师要求进本[s:ac:闪光],结果不到一周我已经坐在第一届艺术班的教室里了,我的文化成绩还能排前十你敢信?

然后问题也就来了,首先是之前的班级同学纷纷找我求证此事,基本上就是:哇靠,你小子爽了,不用读书啦!你这个成绩不应该放弃的,努努力考个三本应该没问题!你没学过美术竟然考美术高考?哈哈哈哈!然后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了,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以前班主任训学生:你们要是不想学就跟xxx一样给我去艺术班,别在我这里上课!

那时候感觉歧视是铺天盖地来的,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一样。同学歧视,老师歧视,其实亲戚朋友也是歧视的,就连我们自己也在怀疑自己,因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来混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班分配到了一个好班主任,他从来没有歧视跟厌恶我们,经常跟其他班主任争吵维护我们,印象中那几年常见他喝酒发呆,压力不小又无处发泄。不过确实,那时候真的没有一个人看好这个班,校方的目的也是简单,试验性的拓展教学渠道,顺便让一帮差学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艺术班的课程就是每天会多两三个小时专业课,其他跟普通班一样。然后到了高三,大家都出去集训备考了。所谓集训就是找个画室或者跟个老师,二十四小时在一起,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画画,早八点晚十一点,累不累?其实也还好,相比做试卷我更愿意画画。轻松吗?不轻松,冬天尤其是画水彩,冷冰冰的感觉至今印象深刻,那时手上全是冻疮。右手两个手指指甲都是被画纸磨得很薄(是薄不是短)

然后就是考专业,半夜三四点数千人在美院门口排队等第二天报名(人数有限,满了就不给报了,没有网上系统)这种日子也是艺术类独有的。而且只要是想像样的学校都是这样,排五六次十几次很正常。以上是单考单招,再后面还省联考,那个就好多了。

考完专业后就基本上回学校准备文化课高考了,试卷跟你们是一模一样的,不过我是艺兼文,数学要考但不算分[s:ac:茶],印象中我就考了320多,不算数学。不过一本线是280

最后说说结果吧,挺戏剧性的:我们班本科率重点率全校第一!
得知成绩的那天班主任的表情真的有那味了,隐忍了那么久,那几天就见他一个一个问:你们班高考怎么样?啊呀,怎么会这样?哦,我们是运气好,这个不能算数的啪啦啪啦。。。从来没有见他如此开心过[s:ac:闪光]其他班主任的表情基本挺统一的,都是铁着个脸找理由,个别还说:早知道我去教艺术班了,真是吃力不讨好。
相比老师,其他学生的反馈倒是好多了,基本都是惊讶羡慕,也有不少后悔的,尤其是对于成绩中下的人来说,那种羡慕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个别几个坦言被舆论骗了,不知道复读会不会去艺考。

后面就是大学学习跟后面的就业了,这里也有很多误解,有空再细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