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超可愛
2022-04-15T06:19:10+00:00
当时的情况,刘玄(绿林军拥立的皇帝)称帝后进攻宛城,王莽派王邑镇压。
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兵力不足,刘秀就想突围出去搬救兵。
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顺带一提,当时昆阳也没有四十二万大军,而是十万: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陨石是怎么一回事: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輣童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陨石落下的时候,刘秀已经离开昆阳城了,陨石是五月落下来的,到了六月刘秀才带兵回来解围。
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至于刘秀是怎么赢的,靠的是身先士卒和斩首战术:
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秀的胜利是他自己赢来的,和陨石没关系。
如果刘秀像网络所言只靠个陨石来赢的话 那还挺可悲的[s:ac:哭笑] 毕竟正常人都知道他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魔法师
其实 昆阳之战的陨石只是开胃小菜,毕竟后面只身入河北,绿林军老婆军队倒贴,收复云台二十八将,刘玄帮他杀他哥,两个老婆主动谦让,和这些相比,陨石真的不算什么。刘秀不敢说是最厉害的皇帝,但是刘秀真的是最顺的皇帝,丝滑。
以我的观察大多数网民对西汉末年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毕竟前面是韩信项羽,后面是三国群雄,同样是开国后定了一排名将,凌云阁二十四臣就朗朗上口,云台二十八将就鲜为人知
放到王莽跟刘秀身上则是王莽“穿越者”与刘秀“大魔导师位面之子”
然而事实上王莽依托周礼托古改制,反而是开倒车的那个;刘秀的崛起也是靠隐忍以及隐忍之后进入河北开始,凭借自己出众的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我记得这个谣言是a战的一个文章,位面之子大战穿越者之类的,传播度挺广的,从那之后特别是在nga,提到刘秀必有陨石。
是半桶水的典型了,网上学个一鳞半爪的知识到处显摆
[quote][tid=31505041]Topic[/tid] Post by [uid=60108360]lll133[/uid] (2022-04-16 14:24):
当时的情况,刘玄(绿林军拥立的皇帝)称帝后进攻宛城,王莽派王邑镇压。
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兵力不足,刘秀就想突围出去搬救兵。
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顺带一提,当时昆阳也没有四十二万大军,而是十万: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陨石是怎么一回事: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quote]别闹,昆阳之战是标准的
“昆阳之战我指挥。”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想过流星坠营中压根就不是陨石而是星象的可能呢?
昆阳之战新莽军sb一定要屠城喋血而进,人家本来要投降的被迫继续抗击,到底搞不搞得懂作战目标是救援宛城啊[s:ac:喷]
开玩笑的话,刘秀突围就是为了召唤陨石。万一陨石不长眼砸到自己怎么办?所以当然要跑的越快越远才好。陨石召唤术明显是无视距离的,为了安全那肯定要离目标越远越好。施法肯定要有一段时间,不可能你今天召唤明天就砸[s:ac:哭笑]
对啊,从小行星带召唤陨石,不得一个月时间啊?[s:ac:哭笑]
精英最瞧不起主帅亲自带兵突击,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这么赢的,古代军队除了少量精锐以外都是杂鱼,面对敌军主帅带着精锐一波莽过来直接就尿了
有说也不是陨石,而是一种云像,
《后汉书?天文志》
莽有覆败之变见焉。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袁山松书》曰:“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是时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奔击二公兵,并力猋发,号呼声动天地,虎豹惊怖败振。会天大风,飞屋瓦,雨如注水。二公兵乱败,自相贼,就死者数万人。竞赴滍水,死者委积,滍水为之不流。杀司徒王寻。军皆散走归本郡。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
《新唐书·天文志二》:“ 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 ,有黑云如山,渐下,坠于儒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
《晋书?天文志》
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飞。大者曰奔,奔亦流星也。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声隆隆者,怒之象也。行疾者期速,行迟者期迟。大而无光者。众人之事;小而有光者,贵人之事;大而光者,其人贵且众也。乍明乍灭者,贼败成也。前大后小者,恐忧也;前小后大者,喜事也。蛇行者,奸事也;往疾者,往而不反也。长者,其事长久也;短者,事疾也。奔星所坠,其下有兵。无风云,有流星见,良久间乃入,为大风,发屋折木。小流星百数四面行者,众庶流移之象。
流星之类,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雉鸣,天保也;所坠国安,有喜。若小流星色青赤,名曰地雁,其所坠者起兵。流星有光青赤,长二三丈,名曰天雁,军中之精华也;其国起兵,将军当从星所之。流星晖然有光,光白,长竟天者,人主之星也;主相、将军从星所之。
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谓顿顽,其所从者多死亡。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然皎白,星灭后,白者曲环如车轮,此谓解衔,其国人相斩为爵禄。飞星大如缶若瓮,其后皎然白,长数丈,星灭后,白者化为云流下,名曰大滑,所下有流血积骨。
枉矢,类流星,色苍黑,蛇行,望之如有毛,目长数匹,著天,主反萌,主射愚。见则谋反之兵合射所诛,亦为以乱伐乱。
天狗,状如大奔星,色黄,有声,其止地,类狗。所坠,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上锐,其下员,如数顷田处。或曰,星有毛,旁有短彗,下有狗形者。或曰,星出,其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一曰,流星有光,见人面,坠无音,若有足者,名曰天狗。其色白,其中黄,黄如遗火状。主候兵讨贼。见则四方相射,千里破军杀将。或曰,五将斗,人相食,所往之乡有流血。其君失地,兵大起,国易政,戒守御。
营头,有云如坏山堕,所谓营头之星,所堕,其下覆军,流血千里。亦曰流星昼陨名营头。
可见应该是一种云像
[quote][pid=603610115,31505041,1]Reply[/pid] Post by [uid=62949902]苔大人[/uid] (2022-04-16 19:18):
精英最瞧不起主帅亲自带兵突击,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战术,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这么赢的,古代军队除了少量精锐以外都是杂鱼,面对敌军主帅带着精锐一波莽过来直接就尿了[/quote]说的话[s:ac:闪光][s:ac:闪光][s:ac:闪光]
[quote][pid=603610618,31505041,1]Reply[/pid] Post by [uid=60065717]Alucard姜[/uid] (2022-04-16 19:21):
有说也不是陨石,而是一种云像,
《后汉书?天文志》
莽有覆败之变见焉。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袁山松书》曰:“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是时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奔击二公兵,并力猋发,号呼声动天地,虎豹惊怖败振。会天大风,飞屋瓦,雨如注水。二公兵乱败,自相贼,就死者数万人。竞赴滍水,死者委积,滍水为之不流。杀司徒王寻。军皆散走归本郡。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
《新唐书·天文志二[/quote]是两个都有,流星是晚上掉下来的,白天有云像,现在人有的把两件事关联到一起就成了只有流星
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坠和陨都是掉下来的意思,说明是有两个东西降下来,晚上的流星和早上的云像
这个类似于帝王之相吧,类似于赵大出身满街都是香气[s:ac:哭笑]
[quote][pid=603554691,31505041,1]Reply[/pid] Post by [uid=19705055]回眸狂歌上西楼[/uid] (2022-04-16 14:42):
以我的观察大多数网民对西汉末年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毕竟前面是韩信项羽,后面是三国群雄,同样是开国后定了一排名将,凌云阁二十四臣就朗朗上口,云台二十八将就鲜为人知
放到王莽跟刘秀身上则是王莽“穿越者”与刘秀“大魔导师位面之子”
然而事实上王莽依托周礼托古改制,反而是开倒车的那个;刘秀的崛起也是靠隐忍以及隐忍之后进入河北开始,凭借自己出众的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quote]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冯异、马援、马武,TMD只会这四个…
虽然昆阳之战最大功臣是王邑[s:ac:哭笑],但绿林方说是刘秀一个人在操盘没什么问题。陨石肯定是调侃,但是刘秀的的确确一人改变了绿林军的命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绿林一条也没做到,队伍里面派系林立、互相压扎提防,老大威望、能力、班底、人品每一样都是掉底子,历代农民军的犯的错误,绿林几乎是集大成者。这样的货色居然能打进长安,历史确实比小说神奇[s:ac:偷笑]
其实昆阳之战在汉书王莽传也有记录,那是半点没提到什么狗屁陨石
以及昆阳之战当时窦融就在对面王寻王邑军中,也没有提什么陨石
班彪班固父子修汉书的时候是东汉初年,刘秀应该还健在呢,并且跟窦融是好朋友一起呆在河西
所有当事人都健在的情况下陨石半个字都没写
提及陨石的只有后汉书光武纪“夜有流星坠营”几个字,但是在后汉书天文志里只说“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
就是说“云气堕军上”其实就是起雾了,有人认为这个气象现象是营头之星导致的,于是有人就着占卜了一下,说这场雾象征着“营头坠落,于军大不吉”,可能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流星陨石
后汉书的志是司马彪写的,跟范晔没关系,两个人写的东西隔了100多年,基于刘秀非常喜欢谶纬之学,谁知道是不是范晔添油加醋了,所有涉及昆阳之战的传纪志只有光武纪才有流星的描述,这也太几把孤证了
都是PDX害得,搞得我对1444年11月10日之前的历史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