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个有关丰田机油门的公众号文章,大家分析一下?

thirmo-avatar

thirmo

2020-03-05T08:39:26+00:00

刚看了篇公众号文章,里面分析了机油乳化和升高的成因,看得懂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恰饭洗地的,暂时和4S商量了延缓提车,没决定要不要退掉。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QyMDQ5MQ==&mid=2247524372&idx=1&sn=4393fb3ac425587876a66f090e42f680&chksm=e9c75370deb0da66393495b174d61b8e9b9c18402ad795dd7859a13c3a6d9313c06de1d01937&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4082301787&sharer_shareid=49a57863e67b4cd50f856e1d65c3bdd3&key=2f5fc668776901fe75736e79b188f6ceb977a5aeb19dba384334e72a3018e55c746a68e753b9161eb771892da904cf1685be8886a28d1ac0157c67aa9a0ac93029702d54a6f1ecebc373ec89985900df&ascene=1&uin=ODQ1ODM0NDYw&devicetype=Windows+7&version=62080079&lang=zh_CN&exportkey=Af8ba6UBSbxoU0o%2Fz0i5dGA%3D&pass_ticket=metQrMrKijOi%2Bf%2BohUEj3TADcJQBfXMn72OsZeN3UDkxX9dLNTjcOqd3jwLHxb5g]链接在这[/url]
Q dogg-avatar

Q dogg

国外是裂了吧,冷却液进曲轴箱了,都召回了,国内的2.5L混动发动机好像也都是进口的?怕是也跑不掉。。
但至少我的还没遇到,6000km的时候保养了一次,现在1w7还没去二保,机油还算清澈,盖子也没乳化,纬度比较低就是
hyddr0x720-avatar

hyddr0x720

[quote][tid=20804890]Topic[/tid] Post by [uid=7887664]一罐好奶粉[/uid] (2020-03-14 16:42):

刚看了篇公众号文章,里面分析了机油乳化和升高的成因,看得懂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恰饭洗地的,暂时和4S商量了延缓提车,没决定要不要退掉。
[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QyMDQ5MQ==&mid=2247524372&idx=1&sn=4393fb3ac425587876a66f090e42f680&chksm=e9c75370deb0da66393495b174d61b8e9b9c18402ad795dd7859a1[/quote]丰田真好,本田起码还有装模作样召回一下,丰田写几篇文章就搞定[s:a2:doge]
Builderpy-avatar

Builderpy

说的都是实情,缸内直喷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汽油
Nelsun’-avatar

Nelsun’

[quote][pid=404725949,20804890,1]Reply[/pid] Post by [uid=23811522]wqh0201[/uid] (2020-03-14 16:56):

国外是裂了吧,冷却液进曲轴箱了,都召回了,国内的2.5L混动发动机好像也都是进口的?怕是也跑不掉。。
但至少我的还没遇到,6000km的时候保养了一次,现在1w7还没去二保,机油还算清澈,盖子也没乳化,纬度比较低就是[/quote]美国的TNGA 2.5发动机是美国本土产的。之前凯美瑞刚上市的时候,美国就因为发动机工厂问题召回过。
广汽一汽是日本产的。
Bumbl3-avatar

Bumbl3

[quote][pid=404740150,20804890,1]Reply[/pid] Post by [uid=42067114]cantripkyon[/uid] (2020-03-14 17:54):

说的都是实情,缸内直喷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汽油[/quote]大众都缸内直喷多少年了,也没听说大规模的机油增加,到丰田这就正常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原理上讲就像那个公众号说的,少部分蹿气、某些低温工况大量喷油、直喷某些工况会湿壁都会造成汽油混入,这是事实。
但首先是少量,再一个就是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这部分混入的汽油会蒸发出去的。
机油正常的工作温度一般都是80-120摄氏度,汽油很容易蒸发的,也就是说正常的汽油混入不会导致累计性的机油增多,或者即便某些极端情况也不应该超过上刻线,不然标那个上刻线是干嘛的呢?
机油稀释绝对不是那个公众号里讲的那么无害,事实上机油稀释会让机油粘度下降,下降过程不是线性的,稀释比例超过一定范围会让机油粘度急剧下降。机油粘度不够是无法形成油膜的,这样的机油根本起不到润滑作用。
GB/T8028-2010《机油换油标准》(非强制性标准,但有很高的行业影响力)里说机油稀释比例超过5%就应该换油了,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时候机油已经失效了。4L机油混入200ml燃油就已经可以说机油失去效果了,感兴趣的可以把200ml汽油倒进去看一下液面位置在哪(根据最近的谣言来看,我猜是上刻线以上25mm左右)。
机油增多和烧机油性质上差不多,汽车正常工作时,一个保养周期内机油少量增加、少量减少都是正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机油要求按量添加,同时机油液位有上限点和下限点的原因。
所以机油液位一个保养周期内超过上限点或下限点都毫无疑问是车辆故障,这个不能用“因为正常情况下就是可能会增加/减少”来洗。
这公众号如果是业内人士写的就是坏,外行人写的就是不懂装懂,机油添加量是有标准的,哪个车企都是定量添加,不存在加到上刻线或者正好加到下刻线这种情况。当然保养的时候维修工不一定会按量添加,但这是维修工违规操作,不能认为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的。
Dogtor-avatar

Dogtor

他只说了技术层面,确实没有大问题。

但车主面临的是实际使用情况,难不成短途为主的车主每天还要特意上高架绕一圈?

小城市买菜接送孩子的短途车主那么多,为啥人家没有机油增多乃至乳化呢?

我车是有问题,但这是正常的,关键问题还是你们不会开车
Deja-avatar

Deja

这要是换个牌子,是不是得全网疯狂输出?到丰田都是正常范围?既然正常,那就继续加价买吧,反正雷车同款发动机,相信丰田,
ingenting-avatar

ingenting

作为本田车主,我就一句话

请保持力度,当初怎么怼本田,现在就怎么怼丰田。
Nelsun’-avatar

Nelsun’

[quote][pid=404758404,20804890,1]Reply[/pid] Post by [uid=60743721]肥胖的-猫[/uid] (2020-03-14 19:08):

大众都缸内直喷多少年了,也没听说大规模的机油增加,到丰田这就正常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原理上讲就像那个公众号说的,少部分蹿气、某些低温工况大量喷油、直喷某些工况会湿壁都会造成汽油混入,这是事实。
但首先是少量,再一个就是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这部分混入的汽油会蒸发出去的。
机油正常的工作温度一般都是80-120摄氏度,汽油很容易蒸发的,也就是说正常的汽油混入不会导致累计性的机油增多,或者即便某些极端情况也不应该超过上刻线,不然标那个上刻线是干嘛的呢?
机油稀释绝对不是那个公众号里讲的那么无害,事实上[/quote]我前两天那个帖子,
我在后院看了了5台车,都是按上限加的。[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da9Q5-7rzpXoZ6tT3cS240-2tc.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da9Q5-1tjyXvZ8mT3cS2tc-240.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da9Q5-5ntxXwZ8yT3cS240-2tc.jpg.medium.jpg[/img]
TheJokeR._.-avatar

TheJokeR._.

[quote][pid=404758404,20804890,1]Reply[/pid] Post by [uid=60743721]肥胖的-猫[/uid] (2020-03-14 19:08):

大众都缸内直喷多少年了,也没听说大规模的机油增加,到丰田这就正常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
原理上讲就像那个公众号说的,少部分蹿气、某些低温工况大量喷油、直喷某些工况会湿壁都会造成汽油混入,这是事实。
但首先是少量,再一个就是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这部分混入的汽油会蒸发出去的。
机油正常的工作温度一般都是80-120摄氏度,汽油很容易蒸发的,也就是说正常的汽油混入不会导致累计性的机油增多,或者即便某些极端情况也不应该超过上刻线,不然标那个上刻线是干嘛的呢?
机油稀释绝对不是那个公众号里讲的那么无害,事实上[/quote]大众是不会,因为大众走向另一端,烧机油,
pcv系统设计倾向是反过来的。

德系车讲求高转速高性能,更注重维持机油的品质;日系车注重日常驾驶,更在意避免积碳。

曲轴箱气体中不光有机油蒸汽,还有燃油蒸汽和水蒸气等。油气分离器是依据这些气体不同的沸点和凝点来实现分离的,
但这并无一个明确的界限。同时由于气温、工况的差异,也不可能做到精准控制。这就有个取舍问题了。

如何取舍?如果过分追求“截留”,就必然增加水蒸气等的截留量(事实上无论德系日系,这方面都存在,只是多少的问题)。
一旦过多的水蒸气冷凝以后流入曲轴箱,机油的含水量就必然增加,
机油增多、甚至乳化也就自然出现。那么如果过分追求避免水蒸气等冷凝回流呢?
那就必然会有一部分、甚至过多的机油蒸汽“回炉”,增加机油消耗和积碳。
这二者之间,没有所谓最佳,而更在于设计者的取舍倾向。

也就是说,德系的设计师更倾向于保证机油的干净,而宁可让少量的机油蒸汽“回炉”;
而日系的设计师则更倾向于保证“回炉”气体的干净,而宁可让少量的冷凝水等进入曲轴箱。
注意,以上所说的都是“倾向于”和“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即德系的设计,也会有少量冷凝水进入曲轴箱,日系也会有少量机油蒸汽“回炉”,只是比例不同罢了。
[url]http://www.cheyun.com/content/20399[/url]
TheJokeR._.-avatar

TheJokeR._.

[quote][pid=404760081,20804890,1]Reply[/pid] Post by [uid=34912661]猥琐坏叔叔[/uid] (2020-03-14 19:15):

他只说了技术层面,确实没有大问题。

但车主面临的是实际使用情况,难不成短途为主的车主每天还要特意上高架绕一圈?

小城市买菜接送孩子的短途车主那么多,为啥人家没有机油增多乃至乳化呢?

我车是有问题,但这是正常的,关键问题还是你们不会开车 [/quote][url]https://www.pcauto.com.cn/tech/235/2355883.html[/url]
你真的以为少?
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其实很常见了。


[img]https://static.ttpp.com/NewsImages/20170411/d52aa6901c8db6455c7351fb3e5c81c1.jpg[/img]
[img]https://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auto5/1302/22/c1/18310518_1361501569906_800x600.jpg[/img]
Vxnity-avatar

Vxnity

这事吧 我猜会不了了之
因为发生在丰田系身上又不是第一次了
Dogtor-avatar

Dogtor

事实再一次证明,如果某个领域,民众盲目的崇拜某个集团,为了利益,集团资本会毫不犹豫的收割这部分民众的智商...
m4rs-avatar

m4rs

闹大整改,降价喜大普奔
Kirirubinzu-avatar

Kirirubinzu

丰田的问题还叫问题?

那叫品质!

加价就完了!

要什么脑子!
shadow.pl16-avatar

shadow.pl16

到了他妈的丰田就说正常了,别的车都有了,当时泥潭那群逼冷嘲热讽我们本田车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