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 ♱
2021-07-14T17:58:02+00:00
像这次情况,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逃出地铁站,目前能想到最适合还是增加救生衣,灾难发生时需求也不会太多,足够给不会水的人用就行,成本和空间占用应该不大,紧急情况时也能给人多一线的希望
不会,几乎没有意义,这次这种灾难被困的人最大的问题是失温缺氧体力不支,隧道这种密闭空间逃生不是游泳衣能解决的。
地铁本来就应该考虑这些的。水灾火灾地震或者是地铁事故。
但是人力也有限,就像飞机事故的时候给你降落伞你也是死。
这次事件就不是放急救包能解决的,是顶层管理机制的问题了。
地下轨道交通没搞过,不过还是建议提高入口处室内外高差,或者设置洪水联动挡水闸口,挡得住2米的水应该就行。
生活物质供应都小问题了。
Reply to [pid=534362848,27708491,1]Reply[/pid] Post by [uid=61835271]Homepig-dog[/uid] (2021-07-22 02:06)
有考虑到死因多半是这个,失温缺氧有点不好解决,不知道这次死者中有没有人是淹死的,如果是有我觉得值得考虑一下可行性
这种罕遇灾难不太可能纳入安全设计范围,一般只保证设施结构整体不被破坏
地铁最该考虑到的是紧急停止制度
特级大暴雨地铁还在运营就尼玛离谱,本身就属于地势洼地,暴雨会导致内灌。就算是设置防汛设施也不可能以地铁满员为假想情况,那样每个地铁站准备上千人份的防汛物资也太离谱了
最重要的是暴雨或者汛期地铁部门要随时警戒,地表水位到达一定程度后立刻停止运营地铁到站后按照地震防灾的规模尽快疏散群众才是正理
Reply to [pid=534363435,27708491,1]Reply[/pid] Post by [uid=597854]whying_sir[/uid] (2021-07-22 02:13)
也不需要那么多物资,像这种情况发生时搭乘的人会比平时大幅减少,广州这边下大雨时目测一节车厢有10个人左右都算多了,当然资本家压榨起来,没命也要赶回公司上班那种情况我无话可说[s:ac:囧]
急预警机制此次应该更细化完善。
南方地铁出入口每年都有发生雨水倒灌[s:ac:晕]
我觉得设计上还得能防核弹,要不然你们还得有怨言。
出现罕见、特别是极其罕见的灾害的时候,考验的不是设计考没考虑到,而是管理随机应变的能力。
及时停运,地铁空间就这么点,再改动很难,要避免轨道进水后卡半路的情况
你怎么不在地铁车厢一米五的地方设置几个“热得快”,水淹上来就自动启动,防止失温
地铁上面应该考虑开公交那种逃生口,没啥成本。
这次人能从上面爬出去站或者爬车顶上,至少头能再升高1米
只要车顶没电就行[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87c6f9.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