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物价”和富人每年的开支

doze-avatar

doze

2022-06-28T06:15:42+00:00

[普通人的收入]

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

道光年间一个青壮年男子打短工,一天一般是30文钱工资,高级技工一天100-200文左右。可是这种短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有有时没有。

要想收入稳定的话这工资就少了,当时按月领取的普通工人,月薪在1000-1500文之间,而那时候1两银子大约换1400-1500文钱,一般地主家的长工,忙活一年总收入不过只有10两银子左右。

而乾隆年间一个北京普通老百姓收入就比较多了,月收入大约在2到3两银子。乾隆、嘉庆时期,农业短工每天挣10文钱左右,最低每月130文钱。

而根据清朝乾隆《大清五朝会典》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

此外,除了本身的俸银之外,官员们还有养廉银、冰敬、炭敬等额外补贴与灰色收入,实际收入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标准。




[大米的价格]

根据《大清五朝会典》记载,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余文(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足以买150斤优质的大米。

不过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到了清朝光绪十五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清朝一石相当于现在156.45斤。换算下来,当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7斤左右粮食


[房价]

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如果是城郊的房子,价格还要便宜很多。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人任秀坡花200两银子,在北京买下一套四合院。然后加盖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总共投资了350两。几年后,任秀坡将这套四合院以600两卖出

用大米来换算的话,当时要用10500斤的优质大米,就可以在北京市中心买一套普通的民房(四间瓦房)。


[买官]

乾隆年间,捐纳道员(正四品)的价格为16400两银子。由于道员是掌握实权的职位,因此价格比较高。如果捐的是个虚职职位,价格就要低很多了。

《红楼梦》里,贾珍想给儿子贾蓉“捐个前程”,拿1000两银子贿赂太监戴权,买了“五品龙禁尉”。

戴公公与贾家关系向来不错,这还是友情价,那“襄阳侯的兄弟”花了1500两才当上同样的官。

书中交代,这“龙禁尉”共有“三百员”,是个不大不小的虚职。虽然《红楼梦》写的是明朝,不过作者曹雪芹却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人,所以里面提到的价格自然也是以清朝为准的。

[肉类]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曾国潘在日记中记载。

当天家里买了腌肉10斤花费1000文,也就是要100文钱一斤肉。,也就是一两银子能买不到15斤腌肉

另外在这年腊月,曾国藩又记载了买肉2斤,花了140文钱,平均每斤肉70文钱,这估计就是鲜肉了,因为没有盐也没跑水分,就比腌肉便宜

同治二年,李慈铭买了10斤大头菜和10斤大白菜酱制的京冬菜,一共花费了1两银子。20斤菜平均每斤也是大约70文钱,也就是酱菜的价格,其实和鲜肉是一样的。


[衣服]

李慈铭做了个棉上衣,就花费了1两银子。这还只是个短袄,要做个棉长袍的话,那就需要花费3两银子,等于一个人三个月工资了。

而这些还只是冬天御寒的必需品,如果想穿得光鲜亮丽一点,比如说是买件绸子做的罗衫(单上衣),那就需要花费2.5两银子。

棉花 90-125文/斤。没那么讲究的普通人做一身棉布衣服大概需要300-400文;做一身棉衣 600-800文。

[杂项]

北京富人一般使用6人左右,其中男仆1名,女佣2人,厨师1人,更夫1人(值夜班),车夫1人,其中车夫和厨师的工资比较高,车夫一年72两(包括养牲口),厨师一年24两,而其他人的年薪大约平均是10两一年。 一年开给佣人的薪水合计是136两

(名车)一匹不错的骡马在清末可以卖到140两银子,而加上车30两。一辆骡车合计170两,大约可以可以用6年。骡马一年饲料10两,算起来,大约出行开支 平均每年38两。

(穿衣)这个简单说,一家五口,包括男主人,女主人,孩子,2名小妾,一共一年平均150两。

伙食(不算在外吃的)家里含佣人一起,每年包含做饭的煤和各种米,菜,油,一年大约是300两银子。

(应酬),当时一桌6人吃的酒席价格是3两,李慈铭是官僚,自然每天不是请别人就是别人请,一年他在外吃饭花费54两银子。

(教育):请个先生教育孩子,每年96两银子

(娱乐):包括看戏,赏赐戏子,和朋友交际等等,一年开支200两。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开支一百多两,一个富裕的五口之家,一年的开支算起来 有1200两,才能维持住中等官员在北京的富裕生活。

乾隆嘉庆时期的主要生活品:
米 ~10文/升;
面 ~20文/斤;
猪肉 50-80文/斤;
牛羊肉 30-50文/斤;
白菜 1-3文/斤;
葱 5文/斤;
油 50-80文/斤;
盐 30-50文/斤;
棉布 10-20文/尺;
丝绸 80-150文/尺;
绢 ~60文/尺;
棉花 90-125文/斤。
做一身棉布衣服 300-400文;
做一身棉衣 600-800文。

以购买力估算,清中期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200-250元。
Konto-avatar

Konto

如果是10文一斤米的话,乾隆年间确实是盛世了[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貌似比贞观年间还低一点,其余的盛世早就记不住资料了
DarthVixen-avatar

DarthVixen

反正就那样,饿不死,过得不舒坦,就那样吧!
J.C.K.W-avatar

J.C.K.W

[s:ac:哭笑]有人觉得康乾年间吃糠喝稀不算盛世
我是觉得在封建年代,平时有饭吃,遇到灾荒居然朝廷能派人来赈灾,就已经算盛世了[s:ac:哭笑]标准就是这么低
Yami Shoumetsu[Shin'eitai][SSRB]-avatar

Yami Shoumetsu[Shin'eitai][SSRB]

捉虫

第一句话“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不同时代银子铜钱兑换比例是不一样的,具体到乾隆年间一两银子约800文。[s:ac:哭笑]

影响兑换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写专著了[s:ac:哭笑]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411773445[/url]
Specter-avatar

Specter

楼里这些数据最好是贴上来源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avatar

3𝓻𝓻0𝓻 𝔁_𝔁

30文是铁钱还是铜钱?两宋最底层打工仔一天大概一百文铁钱来着。
Neroser-avatar

Neroser

[quote][pid=623192014,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60094505]ee艺术家~[/uid] (2022-07-06 19:09):

如果是10文一斤米的话,乾隆年间确实是盛世了[s:a2:不明觉厉][s:a2:不明觉厉]貌似比贞观年间还低一点,其余的盛世早就记不住资料了[/quote]收入也低啊
一天收入3升米
宋朝我记得号称有5升
不过这玩意记载也不是很准的 只能说越近代数据越可靠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Reply to [pid=623194774,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8139924]三个坦克手[/uid] (2022-07-06 19:23)我们课题组就是在做物价的东西,看着物价材料就脑壳疼了。清朝的米价可以抄粮价奏报体系的内容,还有救。除此之外的物价受到了单位,性质问题(市价、官价等),文献可信度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下结论,清代的物价研究主要也是做米价的为主。其他的物价问题,有是有在做,做得很艰难。
另外工资这个更麻烦,工钱的材料相对于物价材料尤其米价材料来说要少不少,很多是散落在日记等乱七八糟的材料里面的。做倒是真的能做,但难度也是高得吓人。例如上年邱捷老师整理出版的杜凤治日记里面,就有很多工钱材料了。但是以一个什么样式去处理,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Lynch_Kingsman-avatar

Lynch_Kingsman

一两银子不止1000文吧。汇率是浮动的,经常一两银子换1500文
Lynch_Kingsman-avatar

Lynch_Kingsman

[quote][pid=623197793,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38909677]部落大酋长希尔瓦娜斯[/uid] (2022-07-06 19:38):

30文是铁钱还是铜钱?两宋最底层打工仔一天大概一百文铁钱来着。[/quote]只有南宋大量铸铁钱,大部分朝代用的都是铜钱

估计南方缺铜矿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Reply to [pid=623239405,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64008788]ppvv7778[/uid] (2022-07-06 23:01)滇铜京运啊,铜是云南来的
Lynch_Kingsman-avatar

Lynch_Kingsman

[quote][pid=623258338,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11422592]那个奶骑叫小荣的说[/uid] (2022-07-07 00:54):

滇铜京运啊,铜是云南来的[/quote]我以前玩过一阵古币
明清都是铜币,北宋铜铁都有,南宋铁特多
早年的秦半两,汉半两汉五铢,唐开元,都是铜币
kai.-avatar

kai.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一年10两,不吃不喝20年就可以买一套北京城的四合院呗。
.fifty calico-avatar

.fifty calico

这样看起来买房也还算宽裕[s:ac:茶]
Reply to [pid=623297828,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62971078]Shandris-F-Bergstrom[/uid] (2022-07-07 09:25)
jamal243-avatar

jamal243

李慈铭一年支出1200两,作为一个五品官,俸禄仅几十两,这入不敷出啊。。。
GN Elisurt-avatar

GN Elisurt

[quote][pid=623213203,32580932,1]Reply[/pid] Post by [uid=11422592]那个奶骑叫小荣的说[/uid] (2022-07-06 20:53):

我们课题组就是在做物价的东西,看着物价材料就脑壳疼了。清朝的米价可以抄粮价奏报体系的内容,还有救。除此之外的物价受到了单位,性质问题(市价、官价等),文献可信度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下结论,清代的物价研究主要也是做米价的为主。其他的物价问题,有是有在做,做得很艰难。
另外工资这个更麻烦,工钱的材料相对于物价材料尤其米价材料来说要少不少,很多是散落在日记等乱七八糟的材料里面的。做倒是真的能做,但难度也是高得吓人。例如上年邱捷老师整理出版的杜凤治日记里面,就有很多工钱材料了。但是以一个什么样式去处理,一[/quote]工钱也是分地区的,北京的工人一天工钱肯定比广西的工人一天工钱要多,所以工钱也只能反应该地区物价,不能说明大清物价
Zakm0n-avatar

Zakm0n

恶政隐[s:ac:哭笑]
King B-avatar

King B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说摆一桌像样的酒席就差不多要10两,做一身官服也要10两
adam0925-avatar

adam0925

社会最底层一年10两,四间瓦房70两,那不吃不喝7年就够了?[s:ac: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