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Montana
2022-04-18T15:34:37+00:00
自己想换个自己想试试的医生,但平时用自己长辈的名义挂号不方便,而且用别人的卡好像会被服务台卡住(虽然别人帮你买药好像没问题)。但之前在某个精神科医生的私人工作室里被提醒挂号要小心可能会影响考公,所以有些担心。同时问几个问题:
1,心理咨询对抑郁症的帮助有多大,本人因为药物不见效所以也去咨询了5次左右,每次580/小时,两周一次(因为咨询老师是精神科医生,但同时也有咨询师的证。另外因为所谓友情价才从原来的1080/小时优惠到现在的价格),他说的全部道理还有一些概念我也理解,他本人也向我母亲反应我是懂的只不过需要多体验生活,知行合一。可是我真的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还是提不起兴趣,容易疲惫。另外心理咨询真的很烧钱,虽然家长都有意无意提醒我格局小了,但是这钱花的我真的很心疼[s:ac:晕]
2,运动的效果有多大。当时初三那年诊断出来的时候运动也不少,看书也有坚持,但还是抑郁症了。。。高三那年疫情在家时间比较长,小区解封后没有网课就去爬山,一周最少也有爬3次,三个月基本有坚持下来。不过我真没感觉到什么效果,同时当时是配合一天一片舍曲林和半片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的。可能也是主观臆断,但是我时间这么长了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运动的治疗效果是有。但是0.1%的效果被夸大了。
3,药物的作用。这个我看的医生里面算是众说风云。有些是持保留意见,就说药物配合心理治疗,但不提哪个占比大。有的说药物的效果很小,最终还是靠你自己。而b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是抑郁症是生理疾病,是实实在在的激素水平的紊乱造成的。如果药物种类和剂量正确了那人自然而然会动起来感觉世界干净舒畅了,至于性格问题是有影响,但没有某些医生说的那么夸张。听了这么多观点本人也很乱,也无法有个中肯的说法让精神站住脚。
本人在初三初次诊断时结果写着重度抑郁症,中度的焦虑症和强迫症,不过当时我是因为无法克制脑子里的想法,不是灵感,是那种我不想想且想起来很累的事情,想什么一个东西的触感在脑子里是如何体现的。因为问题抽象所以总是揣摩的很痛苦。同时也忍不住上网查,总是看到一个新的搜索引擎就忍不住查,好奇和恐惧就一直逗留在心里,然后就是无法抑制的焦虑。但当时对抑郁症不以为然,我当时最多就是觉得会不会是初三要中考了所以有压力而导致的情绪问题。当时吃的是氟伏沙明片和维生素b6片。因为家长担心副作用就只吃了一周。结果这不知道是戒断反应还是什么,之后就一直紧张注意力集中不了,理解东西变得很吃力,原先的强迫症状变化不大。后来一直到高一下都没有吃药,但认知水平,注意力都没有恢复,那种坐立不安的感觉也没有消除。而且总是感觉气短。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相信了自己是有抑郁症和焦虑症,之后去了两家不同的医院,一家医生知道了我正处高三的年纪就先数落了我一顿我很幼稚,日后社会上的难题多着呢,就因为高考这么难受。。。可是我没说我是因为高考啊[s:ac:喷]。另外做的表格是检测人格的,说我比较自卑敏感,可能会在内心潜意识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水平都是写了一个可能有。就开了一些舍曲林和枣仁安神胶囊。另一家医院检查出来说是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反而水平不高。于是就想上面提到的,高三寒假疫情期间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舍曲林和阿普唑仑。高考后勉强考上本科,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从重高水平跌成这样,只希望认知水平和注意力快点恢复,大学里再不断努力。所以舍曲林一天一片的治疗持续了7个月。而高考后的暑假里因为舍曲林效果不佳,后来就找了一个新医生,这次换成了一天一片百忧解看睡眠情况服用奥氮平片。一直持续到大一的暑假,然后百忧解剂量提到了一天两片。然后胖了二三十斤[s:ac:瞎]但是脑子的状况依旧没什么变化。然后大一暑假中旬去了本市一个有名的精神科医生的私人工作室(因为医院里的号很难挂基本都要等一个月了),这次花样就多了,换回了氟伏沙明片,然后加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溶肠胶囊(名字记不大清了)。吃了两个月又看了一次这次保留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另外几个换成了碳酸锂片和几个记不大清名字的药,记得是用小瓶子装的),总体效果就是身体没有那么酸疼了,或者说感觉身体轻一些了,但是认知注意力这块还是没什么变化。大二上结束后就休学了。第三次药物就没什么变化,艾司普兰片不变配一个助睡眠的药物,而且医生第三最敷衍,说了好几次没事的没事的,半小时收了980。。。(对不起妈妈[s:ac:哭1]),至于效果还是没什么变化。然后从今年三月初到现在,把舍曲林慢慢加到一天三片,配合心理咨询,实际效果吧。。。不骗自己的说,照旧喽。
真的是黔驴技穷了,也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固执了,最终还是性格问题?[s:a2:偷吃][s:a2:偷吃][s:a2:偷吃]
1,心理咨询对抑郁症的帮助有多大,本人因为药物不见效所以也去咨询了5次左右,每次580/小时,两周一次(因为咨询老师是精神科医生,但同时也有咨询师的证。另外因为所谓友情价才从原来的1080/小时优惠到现在的价格),他说的全部道理还有一些概念我也理解,他本人也向我母亲反应我是懂的只不过需要多体验生活,知行合一。可是我真的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还是提不起兴趣,容易疲惫。另外心理咨询真的很烧钱,虽然家长都有意无意提醒我格局小了,但是这钱花的我真的很心疼[s:ac:晕]
2,运动的效果有多大。当时初三那年诊断出来的时候运动也不少,看书也有坚持,但还是抑郁症了。。。高三那年疫情在家时间比较长,小区解封后没有网课就去爬山,一周最少也有爬3次,三个月基本有坚持下来。不过我真没感觉到什么效果,同时当时是配合一天一片舍曲林和半片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的。可能也是主观臆断,但是我时间这么长了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运动的治疗效果是有。但是0.1%的效果被夸大了。
3,药物的作用。这个我看的医生里面算是众说风云。有些是持保留意见,就说药物配合心理治疗,但不提哪个占比大。有的说药物的效果很小,最终还是靠你自己。而b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是抑郁症是生理疾病,是实实在在的激素水平的紊乱造成的。如果药物种类和剂量正确了那人自然而然会动起来感觉世界干净舒畅了,至于性格问题是有影响,但没有某些医生说的那么夸张。听了这么多观点本人也很乱,也无法有个中肯的说法让精神站住脚。
本人在初三初次诊断时结果写着重度抑郁症,中度的焦虑症和强迫症,不过当时我是因为无法克制脑子里的想法,不是灵感,是那种我不想想且想起来很累的事情,想什么一个东西的触感在脑子里是如何体现的。因为问题抽象所以总是揣摩的很痛苦。同时也忍不住上网查,总是看到一个新的搜索引擎就忍不住查,好奇和恐惧就一直逗留在心里,然后就是无法抑制的焦虑。但当时对抑郁症不以为然,我当时最多就是觉得会不会是初三要中考了所以有压力而导致的情绪问题。当时吃的是氟伏沙明片和维生素b6片。因为家长担心副作用就只吃了一周。结果这不知道是戒断反应还是什么,之后就一直紧张注意力集中不了,理解东西变得很吃力,原先的强迫症状变化不大。后来一直到高一下都没有吃药,但认知水平,注意力都没有恢复,那种坐立不安的感觉也没有消除。而且总是感觉气短。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相信了自己是有抑郁症和焦虑症,之后去了两家不同的医院,一家医生知道了我正处高三的年纪就先数落了我一顿我很幼稚,日后社会上的难题多着呢,就因为高考这么难受。。。可是我没说我是因为高考啊[s:ac:喷]。另外做的表格是检测人格的,说我比较自卑敏感,可能会在内心潜意识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水平都是写了一个可能有。就开了一些舍曲林和枣仁安神胶囊。另一家医院检查出来说是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反而水平不高。于是就想上面提到的,高三寒假疫情期间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舍曲林和阿普唑仑。高考后勉强考上本科,也算了了一件心事。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从重高水平跌成这样,只希望认知水平和注意力快点恢复,大学里再不断努力。所以舍曲林一天一片的治疗持续了7个月。而高考后的暑假里因为舍曲林效果不佳,后来就找了一个新医生,这次换成了一天一片百忧解看睡眠情况服用奥氮平片。一直持续到大一的暑假,然后百忧解剂量提到了一天两片。然后胖了二三十斤[s:ac:瞎]但是脑子的状况依旧没什么变化。然后大一暑假中旬去了本市一个有名的精神科医生的私人工作室(因为医院里的号很难挂基本都要等一个月了),这次花样就多了,换回了氟伏沙明片,然后加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溶肠胶囊(名字记不大清了)。吃了两个月又看了一次这次保留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另外几个换成了碳酸锂片和几个记不大清名字的药,记得是用小瓶子装的),总体效果就是身体没有那么酸疼了,或者说感觉身体轻一些了,但是认知注意力这块还是没什么变化。大二上结束后就休学了。第三次药物就没什么变化,艾司普兰片不变配一个助睡眠的药物,而且医生第三最敷衍,说了好几次没事的没事的,半小时收了980。。。(对不起妈妈[s:ac:哭1]),至于效果还是没什么变化。然后从今年三月初到现在,把舍曲林慢慢加到一天三片,配合心理咨询,实际效果吧。。。不骗自己的说,照旧喽。
真的是黔驴技穷了,也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固执了,最终还是性格问题?[s:a2:偷吃][s:a2:偷吃][s:a2: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