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queker
2021-04-23T04:26:12+00:00
序:
在美国留学的上气(傅安康)收到了父亲(傅建军)突然的电话,说他在农村母亲过世了,要他好好在美国读书。
上气思索一番,最后决定回十年没有回去的老家奔丧。故事就此展开。
一:
上气在回省城的飞机上又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到了省城给他打电话,乡里有个熟人可以开车过来接他,上气怕麻烦欠人情,就拒绝了。
哪知道往乡里的公交一天只有一趟,山路还崎岖的紧,上气错过了,只能又灰头土脸的让所谓的熟人来接他。
二:
来的竟然是村里刚分来的年轻官员,姓常,常主任热情的欢迎了上气,见上气是个同龄人,路上竟开始倾述下乡工作以来遇到的苦楚和委屈。
上气一路上风尘仆仆劳累的很,又疲于应付常主任给他说的一大堆他听不懂也不关心的事情,早已心烦意乱。
三:
回家里吃席,丧席上老乡们纷纷给这位留学生敬酒,上气不喝白酒,就冷着脸拒绝了,引来乡亲们议论纷纷,还好傅建军接过酒,这才没有冷场。
常主任笑着脸过来攀谈,问上气有没有考虑以后回国回乡发展,上气被酒局弄得烦不胜烦,直接回了句关你p事,常主任只得尴尬的笑了笑。这一切都被隔壁的廖二狗看在眼里。
四:
上气路上带了鞭炮回来,在他不多的乡村小时候的记忆里,人过世是要点鞭炮的,得知消息的常主任连忙赶来阻止,原来村里最近农收,秸秆堆积,不允许燃放爆竹。
上气很生气,说什么时候的规矩?再说他在自己门口放,其他人管得着吗?常主任苦口婆心的说规矩就是规矩,再说他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一定的表率作用,两人就快吵起来,幸好傅建军过来劝解,这才上交了爆竹。
五:
半夜上气被吵醒,外面居然燃起了大火,原来是两个村里的熊孩子,见之前上气带着鞭炮,偷偷顺了两根,不小心引燃了秸秆。
常主任和村官连忙组织村民起来灭火,随着隔离带的建立,火势得到了控制。慢慢散去的村民议论着大火和上气。上气心里一肚子火,想着明明又不是我放的。
六:
第二天上气父亲傅建军带着上气,置办了一些礼物,挨家挨户的上门问候,言下之意就是小小的请罪一下,上气极不情愿的跟着。
看到村里零零碎碎的耕地和干旱的地貌,无规划无方法,上气撇撇嘴说,应该用点滴浇灌法集中灌溉,父亲听了笑呵呵的说,你可以给村里引进一下这项技术。上气不屑的说,全中国都没几套这个技术。
七:
旁边走过的廖二狗听了,讥笑道:“那你说个p”。
上气听了,本来就不忿的头脑立刻火冒三丈,见廖二狗一副赖皮样子,非得抓着他让他道歉。廖二狗不仅不道歉,还阴阳怪气的说着话,说别以为他不知道,上气是什么“黄皮白心”“汉奸”之类的。
上气怒的冒烟,他在国外练过几手,说着便想要给廖二狗一点教训。哪知道拳头刚刚碰到廖二狗,他便猛的翻滚出去,捂着肚子大喊:“汉奸打人了!大家快来看呐!”
八:
村民们纷纷围过来指指点点,常主任也急忙过来劝解,希望事息宁人,哪知道聊二狗咬着不放,说明明是上气先动手打人,莫不是常主任看不起他们这些穷百姓?
常主任这才又劝上气道歉,嘴上唠唠叨叨着村里治安啊,民俗啊法治啊云云。
上气听了又生气又委屈,村民的议论也让他烦透了,这下他彻底爆发了,他一把推开常主任,指着他鼻子说,“你这个虚伪的村官别给我整这一套虚头巴脑的!”
九:
“啪”一声脆响,平时向来和和气气的常主任居然给了上气一耳光,这下连上气都楞住了。
“我TM虚伪?我TM虚伪?!”
定眼看去,只见常主任这样一个二十四五岁大男人居然两眼挂泪,他指着自己鼻子说到:“我TM也是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分来这穷乡僻壤扶贫我图啥?我图那俩破钱吗?!那钱还不够你在外面的零花钱!”
他情绪激动的说:“老子从小在农村里长大,吃着国家靠着国家,现在读书出来了,老子一心就想着不能再让我这样的农民受穷。村里的土地又散又干,全靠着村里的大伙人还不错,组织规划着今年可算有点拿得出手的业绩了,结果一把火下去,啥业绩都没有没了,镇子里开会点名批评我!”
他又垂下头去,喃喃着说:“我已经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想着想着现在在村子里灰头土脸吃力不讨好,又想到和同学在大学里聚会的时光,我都觉得委屈得紧。结果到了你这,我反到成虚伪了”
说着他以手掩面,哽咽着说:“我确实虚伪,我就一虚伪的傻逼。”
十:
常主任是村子里老好人了,这下他一闹,村民七嘴八舌安慰着把他掺着离开了,剩下上气站在原地楞楞的,久久没有离开。
当天晚上,上气想了很多,不时觉得委屈,不时又觉得有些愧疚。
第二天上气早早的出发了,常主任过来送行,也为他昨天打了他一巴掌而道歉。路上常主任也念念叨叨的村里的家长里短,上气还是听不懂,但是好歹耐着性子听着。
临走,上气加了常主任好友,说以后你还可以跟我多说说你那些瓶瓶罐罐的事情。
十一:
上气和常主任成了朋友,常主任经常分享他在实践管理中的经验和理论,上气也经常分享他在国外学到的新鲜的事物和理念。他们也经常为某一件事的不同观念大吵大闹。
毕业后,上气决定回乡创业,把点滴浇灌技术引进试点一下。镇子上接待的导师说,上气啊,回乡创业可不是在搞科研。
上气说,我知道,还要结合组织,经济,环境和民俗。导师一听,说既然你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就祝你事业有成吧。
上气却又不好意思的说:“导师,叫我(傅)安康就好”。
完。
在美国留学的上气(傅安康)收到了父亲(傅建军)突然的电话,说他在农村母亲过世了,要他好好在美国读书。
上气思索一番,最后决定回十年没有回去的老家奔丧。故事就此展开。
一:
上气在回省城的飞机上又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到了省城给他打电话,乡里有个熟人可以开车过来接他,上气怕麻烦欠人情,就拒绝了。
哪知道往乡里的公交一天只有一趟,山路还崎岖的紧,上气错过了,只能又灰头土脸的让所谓的熟人来接他。
二:
来的竟然是村里刚分来的年轻官员,姓常,常主任热情的欢迎了上气,见上气是个同龄人,路上竟开始倾述下乡工作以来遇到的苦楚和委屈。
上气一路上风尘仆仆劳累的很,又疲于应付常主任给他说的一大堆他听不懂也不关心的事情,早已心烦意乱。
三:
回家里吃席,丧席上老乡们纷纷给这位留学生敬酒,上气不喝白酒,就冷着脸拒绝了,引来乡亲们议论纷纷,还好傅建军接过酒,这才没有冷场。
常主任笑着脸过来攀谈,问上气有没有考虑以后回国回乡发展,上气被酒局弄得烦不胜烦,直接回了句关你p事,常主任只得尴尬的笑了笑。这一切都被隔壁的廖二狗看在眼里。
四:
上气路上带了鞭炮回来,在他不多的乡村小时候的记忆里,人过世是要点鞭炮的,得知消息的常主任连忙赶来阻止,原来村里最近农收,秸秆堆积,不允许燃放爆竹。
上气很生气,说什么时候的规矩?再说他在自己门口放,其他人管得着吗?常主任苦口婆心的说规矩就是规矩,再说他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一定的表率作用,两人就快吵起来,幸好傅建军过来劝解,这才上交了爆竹。
五:
半夜上气被吵醒,外面居然燃起了大火,原来是两个村里的熊孩子,见之前上气带着鞭炮,偷偷顺了两根,不小心引燃了秸秆。
常主任和村官连忙组织村民起来灭火,随着隔离带的建立,火势得到了控制。慢慢散去的村民议论着大火和上气。上气心里一肚子火,想着明明又不是我放的。
六:
第二天上气父亲傅建军带着上气,置办了一些礼物,挨家挨户的上门问候,言下之意就是小小的请罪一下,上气极不情愿的跟着。
看到村里零零碎碎的耕地和干旱的地貌,无规划无方法,上气撇撇嘴说,应该用点滴浇灌法集中灌溉,父亲听了笑呵呵的说,你可以给村里引进一下这项技术。上气不屑的说,全中国都没几套这个技术。
七:
旁边走过的廖二狗听了,讥笑道:“那你说个p”。
上气听了,本来就不忿的头脑立刻火冒三丈,见廖二狗一副赖皮样子,非得抓着他让他道歉。廖二狗不仅不道歉,还阴阳怪气的说着话,说别以为他不知道,上气是什么“黄皮白心”“汉奸”之类的。
上气怒的冒烟,他在国外练过几手,说着便想要给廖二狗一点教训。哪知道拳头刚刚碰到廖二狗,他便猛的翻滚出去,捂着肚子大喊:“汉奸打人了!大家快来看呐!”
八:
村民们纷纷围过来指指点点,常主任也急忙过来劝解,希望事息宁人,哪知道聊二狗咬着不放,说明明是上气先动手打人,莫不是常主任看不起他们这些穷百姓?
常主任这才又劝上气道歉,嘴上唠唠叨叨着村里治安啊,民俗啊法治啊云云。
上气听了又生气又委屈,村民的议论也让他烦透了,这下他彻底爆发了,他一把推开常主任,指着他鼻子说,“你这个虚伪的村官别给我整这一套虚头巴脑的!”
九:
“啪”一声脆响,平时向来和和气气的常主任居然给了上气一耳光,这下连上气都楞住了。
“我TM虚伪?我TM虚伪?!”
定眼看去,只见常主任这样一个二十四五岁大男人居然两眼挂泪,他指着自己鼻子说到:“我TM也是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分来这穷乡僻壤扶贫我图啥?我图那俩破钱吗?!那钱还不够你在外面的零花钱!”
他情绪激动的说:“老子从小在农村里长大,吃着国家靠着国家,现在读书出来了,老子一心就想着不能再让我这样的农民受穷。村里的土地又散又干,全靠着村里的大伙人还不错,组织规划着今年可算有点拿得出手的业绩了,结果一把火下去,啥业绩都没有没了,镇子里开会点名批评我!”
他又垂下头去,喃喃着说:“我已经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想着想着现在在村子里灰头土脸吃力不讨好,又想到和同学在大学里聚会的时光,我都觉得委屈得紧。结果到了你这,我反到成虚伪了”
说着他以手掩面,哽咽着说:“我确实虚伪,我就一虚伪的傻逼。”
十:
常主任是村子里老好人了,这下他一闹,村民七嘴八舌安慰着把他掺着离开了,剩下上气站在原地楞楞的,久久没有离开。
当天晚上,上气想了很多,不时觉得委屈,不时又觉得有些愧疚。
第二天上气早早的出发了,常主任过来送行,也为他昨天打了他一巴掌而道歉。路上常主任也念念叨叨的村里的家长里短,上气还是听不懂,但是好歹耐着性子听着。
临走,上气加了常主任好友,说以后你还可以跟我多说说你那些瓶瓶罐罐的事情。
十一:
上气和常主任成了朋友,常主任经常分享他在实践管理中的经验和理论,上气也经常分享他在国外学到的新鲜的事物和理念。他们也经常为某一件事的不同观念大吵大闹。
毕业后,上气决定回乡创业,把点滴浇灌技术引进试点一下。镇子上接待的导师说,上气啊,回乡创业可不是在搞科研。
上气说,我知道,还要结合组织,经济,环境和民俗。导师一听,说既然你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就祝你事业有成吧。
上气却又不好意思的说:“导师,叫我(傅)安康就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