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ni Uni
2021-11-09T15:05:19+00:00
虽说是作为铺垫的序章,但也已经达到了7000字,可能会有些长,见谅。
以下是正文——
在序章之后把第一章发出了,期待诸位的批评与指正。
序幕
温和的日光照耀着残破的难民营地。
临时搭建的茅草房里,屈指可数的安贫知命者呆滞的坐着、躺着,牢牢占据着属于自己的角落,他们没有交流的欲望,没有复杂的思想,只是无声无息的喘着,哪怕说这些人活着恐怕都是高估与赞誉。
然而死气沉沉的屋外,有人却更显阴暗与颓唐。
眼球布满血丝的老人反复搓着沾满泥灰的双手,将泥球放进嘴里麻木的嚼动;形容枯槁的女人掀开裙子露出双腿,毫不羞怯的拿起脏兮兮的毛巾来回擦拭,却使污痕更显厚重;睁大眼睛的年轻人双手捂头,责备着神明的背弃与信徒的不忠。
然而在一望无际的灰暗中,偶尔也会迸溅出火花的痕迹。
残破的路牌旁,男孩们聚精会神的望着挤成一堆的昆虫,其中一个瞧着蚂蚁群,似乎在怀疑它们能否对付那只庞然大物,另一个望着无腿的蚂蚱,似乎在怜悯它炽热的伤痛,可是随着一只脚从它们身上碾过,这场小小战争也就随之失去意义。
一道目光望着支离破碎的尸体,默然用沙将它们掩埋于地;另一束视线望着少年的背影,似乎痛恨着他的目中无蚁;被憎恨者的眼神飘向远方,在场的人中唯有他目光如炬。
他望见厚密的一朵阴云笼罩了难民营地,一伙黑衣人来到了这里。
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命令的言语,黑衣人仅仅只是在营地前站着就给予了当地居民十足的压迫力,人们口耳相传着自发聚集,哪怕是最麻木不仁的人都从角落离开,放弃了和平安宁的歇息。
这支队伍多么富有默契!他们秩序井然的聚集,高的在前,矮的在后,自发组成了狭长列队,过程中没有一句交谈,没有一点争吵、强迫、推挤,哪怕只是眼神上的试探。
他们天衣无缝的配合挑不出一点错,那熟练而有条不紊的样子证明他们已经很习惯这种事了。
队伍再没有谁加入了,黑衣人既不清点人数,也不提出问题,只是向他们来时的路折回,难民就如同被操纵的木偶,亦步亦趋的跟随,转眼间营地从冷清变成死寂,没有一个人试图脱离这个平静的集体。
他们的目的地距此不远,是座名叫炊烟堡的地方,堡垒的墙体布满冒着浓烟的孔洞,若凑上去闻闻,恐怕会立刻觉得头晕目眩,然而拜访此地的人无暇顾及这点,颔首低眉的他们只是顺从的跟着笔直的队伍继续向前。
踏入其中后,迎接客人的是一缕颓唐的光线,以及在深暗中潜伏的数条毛色错杂的巨型狼犬,它们漆黑深邃的眼睛仿佛看透了客人的过去,明白他们在未来应有的结局。
停下脚步的黑衣人各自离散,很快就消失在了晦暗的环境里,只有野兽们交错的视线陪伴着到来者,它们好像随时会张开巨口啃噬外来者的身体,淌着口水舔舐他们心灵的畏惧。
纵使队伍中的某个老头被吓的失禁,温暖的液体顺着裤子往下流去,他也不敢求救或逃离。
伴随着不自然的沉寂,暗哑的光景因一道光亮的到来而驱离,兽群悄无声息的来到队伍首部,担当了人群的领路者,垂尾的狼走在左边,摆尾的狗走在右边,将无所适从的客人们供奉在中间,好像要带领他们前往梦中的极乐天。
停滞的队伍从唯一的道路向前迈进,直到两侧的兽群停下步伐,光的辉煌达到顶点。
伫立在客人面前的大门悄然绽放,人群中没有谁发出质疑,随波逐流的融入了准备好的局。
大门将鲜活的营养吸取,满足的将嘴巴缓缓关闭。
门内是一所容纳二十余人都绰绰有余的宽敞房间,房间的结构如此简单,群众的对立面坐着一位表情阴郁的男子,除此之外只有位于他两侧发出幽光的通道而已。
有胆气抬头的人向房间的主人看去,更多人却是顺服的俯首,犹如被欺压的奴隶。
神情阴晦的青年用视线逐一扫过面前的人,他所见到的人是多么鱼龙混杂啊,年龄有老有少,体型有高有矮,可不同的他们却有着统一的特点——迷茫畏惧的脸;摇摆不定的视线;因饥饿导致的枯干……犹如一群即将被斩首的囚犯。
他们彼此相距不远,却好似遥遥相望,隔了万水千山,或许对其中一方而言,这次会面就代表审判。
“是秩序还是自由?”
尽管他尽力使自己的话里不带情感,却难以做到这点。
或许是因为这句感情起伏明显的话,人群中一道本来死盯着地面的视线忽的越过众人,看向了那位不苟言笑的青年。
“聂林?”
男人口中的名字让人们的神情发生了显而易见的改变,许多脸都焕发出朝气与希望的光彩,好像这位叫聂林的人的确值得信赖。
尽管对方没有回答,客人的情绪却稍稍稳定下来。
“聂林先生,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让我们到这里来?我们需要合理的答案!”
无知之人渴望答案,可被询问之人却只是一味的重复着问言。
“是秩序还是自由?”
这一次他的话里不再蕴含任何情感。
惶恐不安的客人们不明白在选择后会迎来怎样的答案,他们也在害怕不合作的态度会引来暴力与欺骗。
“这个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你能否清楚的告诉我?”
又一名反抗者在压抑的气氛下开口了,她已经无法忍受这委曲求全的被动局面。
聂林的头低垂着,没人能看到那张脸,属于他的那束灵魂似乎已被不可名状之物抽离,从根部腐坏与溃败。
空洞无物的沉默中,一名新来者从人群的边缘融入了沉寂的此岸,他无所顾忌的坐在桌上,将人们视线中的聂林遮盖。
这个人神态轻佻,嘴角挂着无忧虑的笑,好像是名豁达的乐天派。
“不妨猜猜看?”
他对人们扬扬手,但没有谁肯去回应这份期待,这让他皱皱眉,在收回手臂的同时,也将顽皮的语气一挥而散。
“对你来说,秩序的意义是什么?”
他的手指向了一位老人的额头,那使力的劲头好像能在他的脸上戳出一个窟窿。
“是要我回答吗?”
老人不可置信的问,他不明白为什么附近的人如此之多,却偏偏是自己被选中。
如是壮士断腕,命运的共同体成为了旁观者,将老人从集体迅速的分割。
多么可悲啊,来自周遭的变化让老人明白霉运果然是降临在自己身上了。
他的脑袋化作了一滩不能思考的浆糊,秩序是什么?老者尽管在努力思索,可一时半会怎么也想不出它的含义如何,他害怕错误轻率的回答会引起某种巨大的异变。
失去冷静的老人就像案板上被菜刀对准的一把小葱,他在惧怕,好像如果回答错误,就会变成血肉模糊的一段段。
“咳咳……”他连说出的话都颤抖了,甚至连游动的喉结都在惧怕:“是和平吗……”
“那么自由呢?”
听到新问题的刹那,老人笑了,他在祝贺自己的回答顺利的通过了考验,可庆幸是短暂的,新问题的出现让老人的恐惧不减反增。
“自由是什么?”
老人的嘴一开一合,甚至都察觉不出自己复述了这句话。
他的嘴半张着,额头有大滴的汗在流下,已经很难说出完整的话。
提问者对老者的恐惧熟视无睹,用漫不经心的目光扫向了人群中另一个望向他的视线。
“你说。”
比起刚刚的老人,这名少年看起来出奇的镇定,脸上看不出神情的惧怕。
“自由是无拘无束,没有压抑或强迫,所有事情都可以任自己的决定而定夺。”少年傲然的挺立着胸膛,似乎很满意这份答卷,不仅如此,他还自作主张的回答了对秩序的定义,好像是在刻意表现自己:“秩序是稳定与规则,在人类的历史沉淀下,它的定义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时代的最强者将根据现实的情况制定与修改新世界的法则,在这一法则下生存的事物都要遵守社会的律令,不得做出违背世俗与常识的决定,否则将受到社会的征讨与责罚。”
对提问者来说,这份答卷或许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只是例行公事的提出了新的问话。
“你的名字,你的选择?你的理想或梦想?”
“姆德斐·萨拉斯奎恩,秩序。”回答后他稍停顿了一会:“我的梦想是使自己脱离这副躯壳的枷锁,却依然能保有这份躯体的灵活。”
尽管这一可说奇特的发言足够在保守环境掀起混乱,引来众人异样的眼光,但在场的人却都无动于衷着。
“说明你选择秩序的理由。”
“因为我清楚的了解,世间并不存在真正的自由,即使在梦中也寻不到它,既然如此,我不想虚伪的选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理想,因为这世界不会有自由可言的。”
“倘若它真的存在呢,你会去选择、争取吗?”
“如果它真的存在……”伶牙俐齿的少年一时陷入了沉默:“或许会吧,但我不会轻易相信谁的一面之词,去听信谁轻易的允诺,至少,经历了这一切的我是绝不可能相信有自由存在的。”
“叙述你梦想的来由。”
“我——”少年沉默了很久:“因为我感觉不到什么是自由。”
“如果你向往自由,就请你走进白色通道里。”
“另一边是秩序?”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脱离了原本的集体,向一侧的通道缓缓走去,就在人们以为他要迈进其中时,他却忽然转身,踏着大步融入了纯洁的蓝色海洋里。
他出尔反尔的违逆举动惊动了人们心海的涟漪,他们以为会有恐怖的责罚等待着那名少年,但是通道里既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审判官也只是充耳不闻的望向了那名失语已久的老者。
“该你选择了,是秩序,或自由?”
“不问我自由的意义吗?”
老人意外的问,他一直在为过去的问题准备答案,但提问的顺序却让他出乎意料了。
“问与不问,是看我心情的。”
提问人好像在揶揄老者,正是这份旁若无人的态度击中了老人的胸膛,让他止不住的喘着,也让他早已坏死的倔强拔地而起。
“我得明白它们分别意味什么,不然我根本无法做出选择!”
或许是少年的逃离为老者增添了勇气,缓慢喘息着的老人近乎是一字一顿的说,这是他蓄谋已久的、也是仅剩的力气,哪怕是死,他也要为自己争一口气。
有人用崇拜的目光望着老者,赞叹他的勇敢;有人惊恐的望向审判者,怕他忽然暴怒;也有人深吸口气,在心中预言着老者的结局。
然而提问者只是叹了口气。
“总有人试图同时拥有秩序与自由,老头子,你是否知道贪心会致人于死地?”
他尽管这么说,却开始回答老人的问题。
“支离破碎又毫无价值的你——你们不值得被伤害,这不会为任何人带来利益,我虽然对召集你们来此的起因只能保持缄默,但我能够告诉你们选择之后的结果。”
“选择秩序,你们将来到一个衣食无忧的甜美世界,新的家人与新的生活将与你们相依相伴,给予你们互相搀扶走下去的希望与力量,从此以后再也不必担心战争与贫穷,无论是追求温暖或住所,财富或知识,新世界都能够无条件的给予你。若非一意孤行的探寻毫无意义的真理,演奏过于激昂的旋律,它们绝不可能主动找上你。”
“记住,选择秩序也不意味失去自由,只要拥有胆识与魄力,能够承受失败后的结局,你们可以尽情的违逆,直至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规则与道理。
“选择自由,你们将失去至今为止束缚在身的一切枷锁,再也没有锁链捆绑着你,从此以后,是死是活无人在意,是吃是睡随心所欲,是走是跑任由心情,是哭是笑全看自己,即使衣不遮体也没关系。你们的新生活将由自己决定与管理,因为你们唯一拥有的东西只是孑然一身的自己。你们大可以像蒲公英一样在天与地随处凭依,在自由中飞翔与呼吸,在世界构建出你们想追求的一切,家庭、财产、权利…这些都任由你们心意。”
“同样,选择自由也不意味失去一切秩序,就连野兽与蝼蚁也拥有简单的秩序,而作为人的你,永生永世休想挣脱出去。”
“如何,老人家,你能做出决定了吗。”
“能不能……再说详细点?选择之后我真的不会有生命危险吗?新的家人……新的生活是指什么?”
“你真是贪心到过分了,是不是我看起来太好说话了?”即使如此,提问者的回答仍不吝啬:“危险与否全看你在未来的选择,这不是现在的你或我可以定夺,至于新的家人么,你现在就可以选啊。”
仲裁者拍了拍手。
“你们有谁要和这位老人家作伴,在名为秩序的世界建立一个新家庭吗?有意向的就尽管举手示意!”
老人被猝不及防的推向了新境地,他根本来不及使用拒绝的权利。事已至此,他只能带着求助的目光望向众人,可其他人的目光或躲闪,或犹豫,没有一个人肯正视他,这让他无助的心隐隐作痛,不明白怎样的未来在等待自己。
他无法像那名勇敢的少年一样孤身一人走进蓝色通道,仅凭他自己做不到这点,他缺乏独自承担一切的勇气。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垂垂老矣的目光终于寻求到了让他感到希望的对象,一个孩子睁大眼睛望着他,似乎愿意携手一同跨入未知的天地。
老人带着温柔的、讨好的笑意向小男孩伸出手,邀请他来到名为秩序的美好世界,可手已伸出去的现在,孩子只是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他,迟迟不肯将手托付,到最后竟是将视线偷偷别去。
他感到了火辣辣的背叛,为什么他对这个孩子如此信赖,他却能够对自己殷切的期盼无动于衷呢?
迟暮老人的目光变得昏暗,若不是他的泪早已流干,或许他会像个小孩子似的当场嚎啕大哭吧。
无能又迟钝的身子颤抖着,他感到世界再也没有容下这副身躯的余地,难不成自己真的像那个人所说的一样,不过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他感到恐惧,好像有无形的手扼住他的喉咙,好像想让他窒息死去;好像有针刺着他的背,一遍遍向皮肉扎去;好像有绳子勾着他的腿,死命的将他的残肢从身体拖离……
“爷爷,我和你走吧。”
稚嫩的童声如同天籁,拯救了动弹不得的老人的现在。
老人望着救赎他的存在,竟是又久违的流下泪来。
孩子拭去了他的泪,却拭不走泪痕的阴暗,尽管如此,这已经足够让他宽慰与释怀。
“我们走,我们走!去往充满美好的未来!”
不为所动的提问者很有耐心的望着一老一小拖着缓慢的步调、十分艰难的离去,他甚至没有向那名离开的小男孩提问的意思,好像之前的一切只是可有可无的手续。
老人与孩子的顺利离开让一名按耐不住的人一声不吭的向蓝色通道赶去,但这一次男子却并未轻易放他离去。
“名为秩序的未来并没有在等着你。”
他的话有不怒而威的魄力,尽管没人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但试图浑水摸鱼的人惶恐的停下了急促的步伐,回头向他望去。
“现在我的耐心只剩这么点了。”他用食指与拇指捏出微小的空隙:“它没了的时候你们就滚回去。”
他的话明显是种警告,冷汗直流的那人灰溜溜的回到了人群里,无论新的未来如何,他都不愿再回到于阴暗中挣扎的过去。
场面又恢复成过去的一问一答,只不过提问者的话一次比一次简短,到后来干脆只用眼神询问了。
即使如此,每个回答的人都非常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绞尽脑汁的去思索答案,用上毕生的才学与阅历,充分、细致的回答了他曾提过的每个问题。
“自由与秩序没有准确的定义,它们一向因人而异,对我来说,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就是不可违抗的秩序,你们的想法决定着我们的自由,让我们对现实无能为力……”第二反抗者叙述着属于她的道理,这位妇人似乎并不害怕惹怒不可一世的审判官:“我梦想着此刻是由我站在你如今所站的位置,由我居高临下的对一群无家可归者提出问题……”
沉静的妇人选择了秩序。
“秩序是混乱的反面,是条理与规则,是真实可见的框架,自由是散漫与解放,但我认为它并不与秩序相对立……”第一反抗者并不对他面前的人抱有怨恨,这个男人是真心实意的爱着世人:“我的理想与梦想是同一个,我希望人类再不会经历战争与贫穷,每个人都幸福的生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愿世上再也没有暴戾的天灾,我愿大地与海洋无限的广阔,使人们再也不必为了领土与资源彼此杀戮,让鲜血染红大地。”
男人慈悲的望了人们一眼,转身走向秩序。
“我……我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也不明白什么是秩序,因此我什么都回答不了,但我愿服从您对我的一切安排,假如一定要我选择,那么我会选择秩序,因为您说过,无论追求住所、财富、知识,新世界都能够无条件的给予,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世界了。”身着长裙的年轻女人说着说着,控制不住的流下眼泪了:“在我的梦里,我不再是轻贱的奴婢,我将成为贵族的女儿,可即使如此,我仍然将公正亲切的对待她们,将我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分享给她们,而不是用鞭子去责罚,用秽语去辱骂……”
年轻女人撩起长裙,快步踏入了蓝色通道里。
“我认为自由就是不受约束,可以任凭自己的心意去做些什么,至于秩序,它或许就代表那些我们能去做的事情吧……”曾试图走进蓝色通道的人小心翼翼的说,他是自身欲望的忠实执行者:“在我过去的人生中从来没有空闲让我思考什么是理想与梦想,在现在就更不可能回答的出了,它们或许是我永远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我的一生充满了压迫,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证,就算老爷您要我回答,我也根本无话可说,就算老爷您不满意这个答案,我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他一边注意审判者的脸色,一边快步走向秩序。
“秩序与自由都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虚妄的人类擅自做下的定义……”年轻人的脸拥有和煦的笑意:“我梦想创世之神轻抚我身,赐予我无限的神力,我的目光横扫大地,将责罚降临于那些可悲的、引起哭喊与痛苦的伪神,将它们统统灭绝…不存痕迹……”
这位有些神经质的年轻人是第一个开辟自由之路的人,之前的回答者似乎都受到了前人的蛊惑,好像自由的大门从未开启,仿佛那个名字笼罩了无穷死寂。
“如果我回答了你的问题,就代表着我服从了你的秩序,我如果不回答,就证明了我的自由……那么此刻的我,究竟是否回答了你?”
一个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人大步跨入了自由,甚至连理想与梦想都没叙述,他的示范起了很好的表率,余下的人见审判者放走了他,也干脆都不回答理想与梦想了。
“献丑了,答案或许会让您不满意,但这仍然是我绞尽脑汁想出的道理。对于它们,我是这样理解的,秩序是纸盒,自由是无限的水,纸盒虽然可以装水,但是容积却有上限,水虽然能被纸盒包裹,但总有一天会彻底浸湿纸盒……”
“秩序是公正与约束,是使得世界维持平衡的重要存在,自由是伟大的浪漫,它给予了我们想象与探索的热诚……”
“我不在乎自由与秩序,它们对我来说没有意义,但我在乎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要选择秩序,因为您说过,那是一个再也没有战争与贫穷的天地……”
人们接二连三的跨入秩序,留下的人只剩下审判官,一名衣装整齐的男性以及一个小男孩了。
叙述了何谓自由与秩序后,他站在秩序之路前,下定了某种决心后说道:
“我梦想世上只有我一个活着的男人!其他性别为男的统统暴毙!”
之后他好像害怕谁的报复一样,头也不回的冲进了蓝色里。
或许是对他们的答案已经厌烦,合拢双眼的审判官瞧上去好像睡着了,拄着下巴一动也不动,即使如此小男孩仍然不敢偷偷溜走,害怕这个人突然醒来向他大吼。
没有人催促他,没有人看着他,他可利用的时间十分充裕,可是对一个小男孩来说,即使听了很多人的想法,要他叙说自己的回答也仍然太过困难了。
他是真的不知道该选择哪个。
孩子无助的望着其中一个通道,大家几乎都选择了它,那么自己要不要也过去?
孩子畏怯的望着另一个通道,它好像很可怕,要不然为什么大家都不选择它?
忽地,他看到审判官张开了嘴巴,虽然这个人模样并不可怕,但他还是被吓的跑开了。
可是审判官只是打了一个哈欠,他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过。
“我不建议你选那个。”
这还是他第一次提出建议。
“不要!”
小小的叛逆之心被激发,他以为面前的人是坏家伙,不然大家为什么这么害怕他?
审判官亲眼看着小家伙跑进去。
“这可是你自己选的。”
他的话说完了,蒙尘的故事也至此烟消云散。
正在憋文的楼主:
居然敢嘲讽我!怒看我在书里把你们全都写成反派[s:ac:怒]
啊,卡文了[s:ac:晕]
作为序章太长。。。不必要的场景描述太多,导致核心信息分散,读起来太费劲
如果谁能把这些冗长的文字一字不落的看下去了,那真是太感谢了……诸位觉得最后那男孩选择了哪个通道呢?对秩序与自由又有怎样的看法?
行了,废话休说,这还是我第一次把这部闭门造车的作品在公共平台上展现出来(整篇故事其实都已经写完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因此会非常在意诸位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如果满分是10分,不知您能评价几分呢?感觉它的吸引力如何?缺点是什么?又是否有哪怕一点点可以表扬的优点咧?
希望走过路过的都评价一下,哪怕只是高抬贵手写个数字都好嘛。
谢谢大家~
最后小小吐槽一下,啊,以前几乎没用过NGA,原来发言还有CD的(时间还挺长)。
勉强看完了,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在看一篇小说,而是某本上个世纪的诗歌,但相比于诗歌而言又太“厚重”,也没有音韵美[s:ac:冷]如果你的正文也是这种风格的话,我会觉得这本小说并不好看[s:ac:呆]
感觉刻意地用了很多不常用的词语,还有堆砌了很多不必要的比喻、描写、成语,显得冗杂,读起来很累,我觉得这些东西不能一味地堆上去,要合适、恰当;
以及没有重点,读你的小说完全无法抓住一条清晰的脉络,读着读着思维就飘了;
最后,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一本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是故事,然而这篇“序”中充满了大量无意义的描写,以及恨不得拍到我脸上的议论和说理,感觉你不是为了故事写小说,而只是想借由人物之口把自己的思想说出来,观感很不好。
以上,仅仅只是我的拙见,希望作者不要被打击到写作的积极性[s:ac:冷]
能把这段文字阅读理解的人 就不算正常的网络小说读者 有这功夫都去看传统文学了
前面其实还行,描写奇怪但是有点末世文的味道,后面关于秩序自由的对话实在是不明觉厉,秩序自由跟难民有哪门子关系。。。
同意前面朋友的观点,详略不够得当,读到第三个自然段我就开始试图找到主角去投射情感,却一无所获,这种空空荡荡的感觉很难让人定下心看下去,其次就是小说归根结底还是讲故事,这种类似辩经的讨论实在是看不下去
最直接的观感是对于“秩序还是自由”这个问题,回答的例子过多,以至于不知道你到底想强调哪个
我自己的想法是除了你需要强调的那个外,留两到三个典型的就行了
嗯,读起来有很多前后句特意对齐了字数,并且还压了韵。
作者这是模仿叙事史诗的模式进行的写作?
不过后期进入问答之后,一些口语化的对白设计又破坏了之前的韵诗感。
对此我只能坦白的说这样的文体我应该写不出来,很厉害。
但是如果前后期的风格能统一观感会更好,目前来说我读到问答部分就不太读的下去。
我认为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抓不住读者,描述固然多,环境描写也到位,但没有矛盾的同时也没有明确的主角,如果只是序章这样交代背景倒是没关系,但之后一直如此的话,恐怕没人会看——因为读不懂。
总体观感3分,我个人觉得太晦涩,太冗长,抓不住读者,除非第一章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个非常显然但是很多人在试图创作小说的时候都会忽视的事实是,对于同一段文字,创作者和阅读者投入的注意力和思维量是完全不同的。以你的文字为例,我相信你在写下每一个字的时候几乎都是同样投入的——当然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你很难期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持续地付出同样多的精力。
在这个基础上,问题就变得非常明显了:读者阅读的速度和你创作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接受信息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你在写作的时候觉得正好的信息量,对于绝大部分读者来说永远是冗余的,他们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在某些特定的阶段能够有余力对你的文字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共情。
笔墨的分配和剧情的节奏是很重要的信号,是在告诉读者:“这里是给你休息的”、“这里需要你共情了”,而在你的创作中这样的信号几乎没有(或者说到处都是),读者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才能接受这些冗余的信息,但问题是他们并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得不到与之相符的正反馈。
永远不要期待你的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能够思考,因为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之所以阅读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思考。
这样的话我们在书院说过很多次了,写作可以是一个满足自己的过程,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要期望它还能满足读者,因为这两种写作的出发点根本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在创作时完全不考虑读者的事,你为什么会期待读者会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体验?有些人做得到两全其美,那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功或者天赋足够优秀,他们不需要刻意“思考”如何带领读者,他们在潜意识里就已经那么做了。
总的来说,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是不错的作品,但也还可以更好。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难读下去。
有的段落直接可以唱rap,光用看和默读觉得好“重”。
另外就一帮难民来说,文化水平似乎太高了点?个个都能侃侃而谈探讨自由与秩序……
饱暖思淫欲。
都当古希腊的神仙呢。都快饿死了,真不会讨论自由和秩序。
前面最好几百字就点出主角。
我的耐心是从老人,女人,青年人没的,把我尬住了。
说话可能有点重。[s:ac:擦汗]
根据大家的评价,我是整理、发现出了以下的问题。
1:文章过于厚重,因为描述的形容词、比喻之类的雕琢实在太多,读者读起来会很费力。
2:缺乏一个想要突出的明确主题(目标),读起来很散漫,和上面的问题一合体就是又散又重,仿佛天上下起了砸人很痛的铁颗粒?
3:情节的发展不合理,以难民身份对“自由与秩序”长篇大论的自述似乎过于离奇。
4:无代入感,让读者没办法在故事中找到落脚点,即自己视线的归处,恩,因为这个序的确没主角啦……
5:作为序章来说太长了,是啊,毕竟7000字哪,缩减内容势在必行了。
6:前后风格差异很大,前半部分多少具有些诗韵,下半部分就忽地平淡了下来,这样不统一的风格或许会给人以强烈的不适应感?
Reply to [pid=565166027,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39258049]傥橙[/uid] (2021-11-10 23:15)序章过长这点的确是认识到了,不必要的场景描述太多,这点也确实,虽然他是认为有些环境描写用来烘托气氛是挺不错的方法,核心信息分散……应该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吸引读者目光的主题吧,读起来太费劲,恩,可以说是之前这些问题造成的直接感受了。
Reply to [pid=565170991,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40837656]凉州客栈[/uid] (2021-11-10 23:42)哈哈哈哈,作为一个后来才增添又改动的大刀阔斧的序,它的长度显然很成问题,其实说它是厚重的诗歌他还蛮高兴的,毕竟他好歹也是自诩诗人的家伙嘛。
第二点嘛,这个该说是写作风格的问题?这种比喻他是蛮喜欢用的,不过可能是因为改动的部分较多,这种个人习惯的问题就越发明显了,不知不觉的这种冗杂的描写就越积越多,并非是刻意想要营造出来的气氛。
第三点,序章嘛,主要是用来铺陈世界观的,内容的确会很飘。
最后,这个序的确没什么故事性,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铺垫,涉及到的要素可能多了些,但是说不重要吧也不尽然,毕竟和之后的展开都能一一呼应。真正的故事都在正篇里,而这种对于思想的叙述是刻意的表达出的理念差异,真要说的话没有一个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出的道理,故事正篇的话并没有这类思想的倾向性,是很中立的描写方式。
虽说这些回复看起来像是反驳吧,但是问题是的确都认识到了,总之万分感谢您的回复~
Reply to [pid=565176390,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60889036]久远千岁的不死人[/uid] (2021-11-11 00:14)恩……他的写作是精雕细琢的风格,和网络文学的风格应该是有些格格不入吧……
Reply to [pid=565182846,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62182051]qiaoghzZ[/uid] (2021-11-11 00:53)和末世文倒是真的没啥关系(其实我都不知道末世文是啥……),至于后面的对自由与秩序的讨论,是个故事的大背景有关的,但是一上来就抛出来,这种情节发展或许的确过于突兀了。
Reply to [pid=565183941,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20669234]随枫夜舞[/uid] (2021-11-11 01:00)因为这个序章是没有主角哒(在序里的他只是群像的一员),所以有这种感觉很正常,正篇的话就有明确的主人公了。
恩,关于理论的玩意太多,显而易见最好不要一股脑的抛给读者,不过这种讲道式的发言其实仅仅存在于序啦,正篇的话完全没有这种长篇大论的。
Reply to [pid=565184580,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63400874]YesterdaySetter[/uid] (2021-11-11 01:05)其实哪个都不是他的想法,算是雨露均沾的做法,这是他尝试代入那些角色,根据他们自身的经历而做出的回答。
Reply to [pid=565184627,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173319]sa[/uid] (2021-11-11 01:05)没没没,写作风格就是这样的,算是一种习惯问题,不会过于刻意的追求韵律感和字数的整齐,简单来说就是自然而然就写成这样了。
一些口语化的对白设计又破坏了之前的韵诗感……这点嘛,就是说前后风格差异过大,给人的观感就会有高低错落的落差感与不和谐性,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Reply to [pid=565185700,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42680170]你看看你?[/uid] (2021-11-11 01:12)主要章节是有明确主人公的叙事风格,这个序吧问题的确很多……大概就是想要交代、铺垫的东西太多,就搞成这种信息量过于错杂密集的形式了。
Reply to [pid=565198982,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60131826]paniccc[/uid] (2021-11-11 06:10)是的,这个序是很投入的进行了创作与数次改编,最终就形成了这么一种过于厚重、冗长的风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血,不想删掉哪怕一个字,就逐渐汇集成一座过于细长的高塔了吧。
要是我能失去对这篇序的记忆,不知道自己读来会是个什么看法,估计也是会觉得没有明确的主题,格外莫名其妙吧。
感谢您的批评与指正~谢谢~
Reply to [pid=565199363,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61930548]空中飞羊[/uid] (2021-11-11 06:27)哭哭,就只有序章是这样的风格,正篇故事是有好好在讲故事的。
Reply to [pid=565199454,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38315787]不想进化的滚球兽[/uid] (2021-11-11 06:30)看来是不必要的修饰过于密集了。
Reply to [pid=565216549,29385149,1]Reply[/pid] Post by [uid=19476887]英伦浪漫[/uid] (2021-11-11 09:00)哈哈,并没有刻意的追求这种动感的效果,过于厚重的确是个大问题,读者读下去会觉得很累吧。
第二点的确是个核心问题,这是一群什么大艺术家啊,明明都是蓬头垢面的难民了,这算是个很核心的关于合理性的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