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see
2021-02-15T08:43:01+00:00
虽然写网文不需要门槛,看最起码不能是半文盲啊[s:a2:大哭][s:a2:大哭][s:a2:大哭]
仅起点网文,类似于尴尬的付之一笑,和老婆享天伦之乐,这样雷穿地心的病句数不胜数,至于无时无刻不,每时每刻,这些弄错的更是多如牛毛
之前坐骑(ji)成坐骑(qi),有些人说这么改的对,因为语言就是要服从多数,语言是有变化的。说实话,在我看来,这种解释就是放X,在建国之初,语言没有规范的时候,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随着普通话有了规范,并在教材上推广,推广了几十年之后,你再改,这不就在变成教育的残次品,掌握了主流吗?好家伙,没文化变成有文化,那你语文课教什么读音呢?
我更觉得之前语言有变化,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进行普及,没有大规模的教育。有大规模的教育之后,大家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进行朝令夕改,那只能说是滑天下之大稽
读音的标定首先要利于沟通,这个我承认,但我认为这个参考标准已经考虑过了,早在建国初我们普及教育的时候就已经解决的了,之后我们新一代接受教育的人读什么就应该是确定的,这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求,不是孔乙己式的固守清高的掉书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1/ekQu450-11bfK2mT3cSkc-sg.jpg.medium.jpg[/img]
现在我们全民普及教育好多年了,语言不再是原始的自然演变
贴条里的,现在字典上已经没有ji这个读音了
后面那段说的对,是放屁无误。举个例子,粳jing米、籼xian米,去年把粳米读音改了直接读梗,但是籼没改,这就扯淡了。
Reply to [pid=494841542,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62390715]vbnyang[/uid] (2021-02-21 16:56)天伦之乐,汉语成语,拼音是tiān lún zhī lè,意思是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除非你老婆是你女儿
[quote][pid=494841084,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6176]Pokemon永远的神[/uid] (2021-02-21 16:54):
我更觉得之前语言有变化,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进行普及,没有大规模的教育。
有大规模的教育之后,大家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进行朝令夕改,那只能说是滑天下之大稽。[/quote]虽然但是,你这一段话槽点太多了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起了,思而不学则殆,多读点书吧[s:ac:冷]
时代变了,但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一句爱谁谁,我就读ji。
你是怎么从网文转进到读音的我是真没看懂,但是语言本就是变化的,不能说一个字以前的读音是这样以后就一直是这样的,这种变化没有正确与否之分。没有变化只有正确答案的语言,只能存放在博物馆里
作为新闻播音员我说两句,其实很多读音改来改去真的有点烦,甚至你都不知道按照哪一版的语言规范来,就更不论语文老师or日常用语了。总的来说,各种读音其实都在简化,甚至多音字都在向简化的方向走。 怎么说呢,越简单的东西越好推广吧,我只能这么理解了[s:ac:瞎]
[quote][pid=494840105,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1367544]onenaizi[/uid] (2021-02-21 16:48):
后面那段说的对,是放屁无误。举个例子,粳jing米、籼xian米,去年把粳米读音改了直接读梗,但是籼没改,这就扯淡了。[/quote]我搜了一下,还是粳(jing)米啊
[quote][pid=494840593,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3251625]星火摇曳[/uid] (2021-02-21 16:51):
你是怎么从网文转进到读音的我是真没看懂,但是语言本就是变化的,不能说一个字以前的读音是这样以后就一直是这样的,这种变化没有正确与否之分。没有变化只有正确答案的语言,只能存放在博物馆里[/quote]我更觉得之前语言有变化,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进行普及,没有大规模的教育。
有大规模的教育之后,大家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进行朝令夕改,那只能说是滑天下之大稽。
读音的确在变
比如两个地名吧,六安,六合,应该读“陆”,但现在也不管了。
虽然但是,‘和老婆享天伦之乐’这一句是我读多了还是读太少啊[s:a2:jojo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1/ekQbmsg-bwv2ZeT3cSu0-ti.jpeg[/img]
只能说:时代变了,狗蛋!
我看过两节网文,作者只会一个比喻词,她笑起来像月亮一样,月亮是唯一一个比喻词。只要女角色笑,就上这一句。
但人家受众多啊,百年孤独,人名都劝退好大一波自诩高深的人。
有追求的人也不会?网文了 网文受众是神马人心里没数吗
首先跟你明确一点 文字及其种种 目的永远是沟通 如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 强调什么文化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当年被手办狂魔坑的大概也这么想 普通话普及的相必也大有人用这个理由反对 教育不普及 文化永远不会是教化 孔老二之功莫过于私学 按你这逻辑贵族不把他抓起来烧了祭天就不是文化人 现在说些丈育网文作者有辱斯文的话 还记得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么?你不会比孔乙己有“文化”多少的
[quote][pid=494842547,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43251625]星火摇曳[/uid] (2021-02-21 17:01):
虽然但是,你这一段话槽点太多了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起了,思而不学则殆,多读点书吧[s:ac:冷][/quote]多读书,真是万能的嘲讽,我不敢说书读的多,不知道您为什么直接就劝别人多读书
好奇问问各位老哥,日常中,二是读èr还是àr?[s:ac:茶]
[quote][pid=494843456,25628878,1]Reply[/pid] Post by [uid=60303055]万物负阴而抱阳[/uid] (2021-02-21 17:06):
首先跟你明确一点 文字及其种种 目的永远是沟通 如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 强调什么文化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当年被手办狂魔坑的大概也这么想 普通话普及的相必也大有人用这个理由反对 教育不普及 文化永远不会是教化 孔老二之功莫过于私学 按你这逻辑贵族不把他抓起来烧了祭天就不是文化人 现在说些丈育网文作者有辱斯文的话 还记得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么?你不会比孔乙己有“文化”多少的[/quote]孔乙己是把无用的知识当学问,沉迷于科举无法自拔,和我说的是两码事
读音的标定首先要利于沟通,这个我承认,但我认为这个参考标准已经考虑过了,早在建国初我们普及教育的时候就已经解决的了,之后我们新一代接受教育的人读什么就应该是确定的了,这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求,不是孔乙己式的固守清高的掉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