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tline
2021-07-05T04:56:42+00:00
预测未来人口数据,只需要知道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就可以了。
出生人口预测较难,影响因素很多;
而死亡人口预测容易得多,当年出生人口+中国平均寿命,就可以预测。
比如现在中国人均寿命是77岁,1949年的中国出生人口为1275万,1949+77=2026。
也就是说1949年出生的人口,大多会在2026年去世。
换句话说,2026年,中国死亡人口大体上为1275万,有些早死,有些晚死,但均值回归后,大体数字是1275万左右。
而1949年开始,是中国的战后婴儿潮开始的时间,从这年后出生人口大幅度增加。
出生人口为:
1949年:1275万
1950年:1419万
1951年:1349万
1952年:1622万
1953年:1637万
1954年:2232万
1955年:1965万
1956年:1961万
1957年:2138万
1958年:1889万
也就是说,2026年,是中国人口负增长加速的时间点,在2026年前,人口一定会进入负增长,2026年后,人口会像踩了加速一样开始暴跌。
想要预测2050年中国去世人口,可以假设到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提高为80岁(医疗进步了),用2050-80=1970。
也就是说,按照人均寿命80岁,到了2050年,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总体上全部去世,损失人口为历年人口加总。
1949年以后的出生数据较为准确,可以用来预测2026年后去世人口。
而2021年到2026年,可以粗略估计每年死亡人口估算为1000万。
所以到了2050年,计算得知这30年,损失人口总数加总为:6000万+1949年到1970年出生人口=51486万,即5.15亿人口。
现在中国人口14亿,14亿-5.15亿=8.85亿。
8.85亿是在人均寿命80岁的情况下,不计算未来30年出生人口的情况下,到了2050年所剩的人口。
2050年到底有多少人,还需要加上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间出生的人口。
这个影响因素比较多,难以精确估计。
如果未来30年,中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000万的话,未来30年增加人口就为3亿,8.85亿+3亿=11.85亿。
但是大家都知道,2020年出生人口已经是1200万了。
通过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与筛查率推算,河南省2021年一季度新生儿21.58万,2020年一季度新生儿25.71万。
所以通过河南省新生儿衰减比例,今年2021年出生人口预测大体为1000万出头。
所以未来30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很难为1000万。
乐观假设,未来30年的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700万的话,到2050年,30年间中国增加人口为2.1亿,8.85亿+2.1亿=10.95亿。
也就是说2050年,中国人口大体为11亿左右,相比现在的14亿,要减少21%。
未来30年,我们国家大约会逐渐净减少3亿人口,这要空出来多少套闲置的房子?
房价长期看年轻人口,未来5年内,房地产趋势基本就会明朗。
用整个欧盟作比喻,北上广深这些一二线城市,就是德国、法国。
尽管本地出生率很低,但是可以虹吸东欧中东非洲等国家的劳动力,所以是不缺年轻人的。
而三、四线城市,就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这些国家,年轻人全部流向一二线城市群,三四线城市只剩下老人。
所以未来房价,一二线城市是很坚挺的,甚至很可能微微上涨,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现在基本已经到顶了,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是不可能维持房价的,会逐渐东北化。
考虑到年轻人口向一二线城市群流动,未来一二线城市人口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比如广东省就计划到了2030年全省人口要增加到1.3亿,珠三角人口要增加到接近9000万,这些人口从哪里来?不言而喻了。
所以未来30年三四线城市损失的人口远不止3亿,很可能是4亿甚至5亿,这又要空出来多少房子?
出生人口预测较难,影响因素很多;
而死亡人口预测容易得多,当年出生人口+中国平均寿命,就可以预测。
比如现在中国人均寿命是77岁,1949年的中国出生人口为1275万,1949+77=2026。
也就是说1949年出生的人口,大多会在2026年去世。
换句话说,2026年,中国死亡人口大体上为1275万,有些早死,有些晚死,但均值回归后,大体数字是1275万左右。
而1949年开始,是中国的战后婴儿潮开始的时间,从这年后出生人口大幅度增加。
出生人口为:
1949年:1275万
1950年:1419万
1951年:1349万
1952年:1622万
1953年:1637万
1954年:2232万
1955年:1965万
1956年:1961万
1957年:2138万
1958年:1889万
也就是说,2026年,是中国人口负增长加速的时间点,在2026年前,人口一定会进入负增长,2026年后,人口会像踩了加速一样开始暴跌。
想要预测2050年中国去世人口,可以假设到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提高为80岁(医疗进步了),用2050-80=1970。
也就是说,按照人均寿命80岁,到了2050年,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总体上全部去世,损失人口为历年人口加总。
1949年以后的出生数据较为准确,可以用来预测2026年后去世人口。
而2021年到2026年,可以粗略估计每年死亡人口估算为1000万。
所以到了2050年,计算得知这30年,损失人口总数加总为:6000万+1949年到1970年出生人口=51486万,即5.15亿人口。
现在中国人口14亿,14亿-5.15亿=8.85亿。
8.85亿是在人均寿命80岁的情况下,不计算未来30年出生人口的情况下,到了2050年所剩的人口。
2050年到底有多少人,还需要加上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间出生的人口。
这个影响因素比较多,难以精确估计。
如果未来30年,中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000万的话,未来30年增加人口就为3亿,8.85亿+3亿=11.85亿。
但是大家都知道,2020年出生人口已经是1200万了。
通过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与筛查率推算,河南省2021年一季度新生儿21.58万,2020年一季度新生儿25.71万。
所以通过河南省新生儿衰减比例,今年2021年出生人口预测大体为1000万出头。
所以未来30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很难为1000万。
乐观假设,未来30年的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700万的话,到2050年,30年间中国增加人口为2.1亿,8.85亿+2.1亿=10.95亿。
也就是说2050年,中国人口大体为11亿左右,相比现在的14亿,要减少21%。
未来30年,我们国家大约会逐渐净减少3亿人口,这要空出来多少套闲置的房子?
房价长期看年轻人口,未来5年内,房地产趋势基本就会明朗。
用整个欧盟作比喻,北上广深这些一二线城市,就是德国、法国。
尽管本地出生率很低,但是可以虹吸东欧中东非洲等国家的劳动力,所以是不缺年轻人的。
而三、四线城市,就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这些国家,年轻人全部流向一二线城市群,三四线城市只剩下老人。
所以未来房价,一二线城市是很坚挺的,甚至很可能微微上涨,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现在基本已经到顶了,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是不可能维持房价的,会逐渐东北化。
考虑到年轻人口向一二线城市群流动,未来一二线城市人口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比如广东省就计划到了2030年全省人口要增加到1.3亿,珠三角人口要增加到接近9000万,这些人口从哪里来?不言而喻了。
所以未来30年三四线城市损失的人口远不止3亿,很可能是4亿甚至5亿,这又要空出来多少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