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mondTeeth
2021-03-22T03:50:15+00:00
我是素人 非专业或从业人事 只想用自己朴素的经济学逻辑来推演这个话题 欢迎大家指出我谬误之处----打脸很爽 可以让我知道我理解的世界不是我以为的那样
回到论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 到底是贸易顺差好 还是逆差好
我们先来举例 找3个时代: 明清王朝时期 民国“黄金十年” 以及 我们现在
1. 明清时期
此时期中国(除鸦片战争后)由于对国外的产品需求甚少 而国内生产的产品却在欧洲大受欢迎 且中国由于贵金属银的流通量严重不足(特别是明朝时期)导致通货紧缩
为找寻作为中国认可的货币金属银----成为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推手 当西班牙在印加帝国发现大量银矿后 欧洲人原本已经翻老底都快用完的白银 又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被认可的货币输入 促进了中国大量手工业作坊的发展 整个市场欣欣向荣-----但这种贸易顺差 我个人却感觉不对味
当时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怀揣大量维生素营养剂却因为缺水严重干渴的病人 白银就像是生理盐水一样 起到的仅仅是让血液饱和起来 将营养输送全身的媒介作用
从欧洲人那里赚来的白银 却在欧洲人那里的购买力极弱 外加上自身对欧洲产品需求不大 相当于欧洲人用相对低廉的开采成本 换来中国民间大量人工生产的商品
而反观中国国内 手工业是蓬勃发展了 坊主一个个也都是赚取了大量的白银 而作为国内硬通货 这些财主或大量储存起来 或大量并购土地---但这些都只是国内内部资源调整的问题 欧洲白银的输入只起到增加贸易媒介量的作用 换句话说 如果中国认可的货币不是白银 而是玻璃珠 那欧洲人照样可以用着玩意儿换取大量商品回国享受 而国内的这些财主们也依旧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 所以这种货币输入型贸易顺差真的好吗?
当然当历史进入到鸦片战争前 随着南美银矿的枯竭 欧洲人再也无法用“玻璃珠”换取中国商品后 且极度依赖这些商品的经济生活体系 最终导致战争不可避免
但如刚才玻璃珠的比喻 假如南美银矿的存储量再大点 或者就像比特币挖矿一样 就是可以永久的周期性有固定量产出 那欧洲人岂不是可以光用挖矿这一个技能 永远从中国吸血吗?
2. 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3)
中国终于和世界接轨了 而由于错过了最初的工业拓荒时代 国外商品的优势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 贸易逆差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局势
当时的中国 银元是国内市场上的硬通货货币 中国人依旧着迷于白银 而此时的世界 主要国家中应该也只有中国还在坚持银本位系统
那个时候 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而要获取美国众议院支持 捏着鼻子颁布了为了保护和提高白银价格的相关法案(而获取这些州银矿主们的选票支持)
对于国内的普通民众来讲 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为何这条会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的国外法案 会极大影响和摧毁自己国家的民族资本发展 甚至会导致大量个体的失业----这就是最典型的本国货币升值会抑制出口的案例----可当我们回到明清时代的经济逻辑来判断利弊时 我就会陷入矛盾中:
当300年前欧洲人用“玻璃珠”换取我中华大量商品时 我觉得是我亏了 可现在 我手里的货币值钱了 可以换取你欧美人更多的商品 但为何对我整体而言 依旧是亏了呢?是因为进入工业时代 整个经济逻辑会改变吗?
3. 现在
“玻璃珠”的经济游戏继续在进行 老美利用其全球霸权的实力 继续用自己印出来的玻璃珠 吸取全球的血 ---- 这就是美元
当然 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贸易公认的结算货币单位 不仅仅是美国军事(政治)实力强迫下的结果
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个人对美元的兑现预期的认可----这里插播一下我个人对现代货币的认知
现代货币不再和贵金属挂钩 一般都是法币体制----也就是拿国家税收作为信用“兑现”抵押----如果是金本位的兑现方式是拿着美金去银行可以换取黄金的话 那法币的兑现方式 就是交税时可以无限制的使用美元来销账----换句话说 就是政府用税收的方式“回收销毁”超发的货币
而当美元成为国际货币 就必须具备另外一个作用 可以充分兑现到“美国服务”---- 当我用美元买了沙特王子的石油 那沙特王子手里的美元可以用来干嘛 买昂贵的军火 奢侈的生活用品 高档的交通工具 豪华的别墅~~等等 这些商品和服务 有出自于美国 也有来自欧洲 日本 中国等等 而美国之外的商家 愿意接受美元 归根到底 因为大家认为老美会最终兜底 我拿着美元去美国依旧可以买到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外汇(美元)储备是一个国家可以购买国际商品的实力体现 同时又变相为美元信用额度买单
美国就是利用这层层的信任(或是被迫信任) 放大自己的杠杆 降低自己的兑现率 就能超发更多的货币和国债
回到贸易的问题 此时顺差 也就是接盘大量美国超发的货币 反过来 如果将手里的美元储备大量去挤兑 换回“美国服务” 结果只会重重打击国内市场 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崩盘
此时的局面 无论是手工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的经济逻辑 似乎都不适用
和曾经的白银一样 现代的我们似乎没有办法拒绝美元----产能和销量的不对等 导致我们不可能放弃国际市场 而一旦涉及国际交易 就不得不背负起MAGA的“义务”和“责任”
地球online简直是无限的地狱模式 处处布满了陷阱 想一探究竟 终其真相 真的好难
回到论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 到底是贸易顺差好 还是逆差好
我们先来举例 找3个时代: 明清王朝时期 民国“黄金十年” 以及 我们现在
1. 明清时期
此时期中国(除鸦片战争后)由于对国外的产品需求甚少 而国内生产的产品却在欧洲大受欢迎 且中国由于贵金属银的流通量严重不足(特别是明朝时期)导致通货紧缩
为找寻作为中国认可的货币金属银----成为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推手 当西班牙在印加帝国发现大量银矿后 欧洲人原本已经翻老底都快用完的白银 又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被认可的货币输入 促进了中国大量手工业作坊的发展 整个市场欣欣向荣-----但这种贸易顺差 我个人却感觉不对味
当时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怀揣大量维生素营养剂却因为缺水严重干渴的病人 白银就像是生理盐水一样 起到的仅仅是让血液饱和起来 将营养输送全身的媒介作用
从欧洲人那里赚来的白银 却在欧洲人那里的购买力极弱 外加上自身对欧洲产品需求不大 相当于欧洲人用相对低廉的开采成本 换来中国民间大量人工生产的商品
而反观中国国内 手工业是蓬勃发展了 坊主一个个也都是赚取了大量的白银 而作为国内硬通货 这些财主或大量储存起来 或大量并购土地---但这些都只是国内内部资源调整的问题 欧洲白银的输入只起到增加贸易媒介量的作用 换句话说 如果中国认可的货币不是白银 而是玻璃珠 那欧洲人照样可以用着玩意儿换取大量商品回国享受 而国内的这些财主们也依旧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 所以这种货币输入型贸易顺差真的好吗?
当然当历史进入到鸦片战争前 随着南美银矿的枯竭 欧洲人再也无法用“玻璃珠”换取中国商品后 且极度依赖这些商品的经济生活体系 最终导致战争不可避免
但如刚才玻璃珠的比喻 假如南美银矿的存储量再大点 或者就像比特币挖矿一样 就是可以永久的周期性有固定量产出 那欧洲人岂不是可以光用挖矿这一个技能 永远从中国吸血吗?
2. 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3)
中国终于和世界接轨了 而由于错过了最初的工业拓荒时代 国外商品的优势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 贸易逆差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局势
当时的中国 银元是国内市场上的硬通货货币 中国人依旧着迷于白银 而此时的世界 主要国家中应该也只有中国还在坚持银本位系统
那个时候 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而要获取美国众议院支持 捏着鼻子颁布了为了保护和提高白银价格的相关法案(而获取这些州银矿主们的选票支持)
对于国内的普通民众来讲 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为何这条会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的国外法案 会极大影响和摧毁自己国家的民族资本发展 甚至会导致大量个体的失业----这就是最典型的本国货币升值会抑制出口的案例----可当我们回到明清时代的经济逻辑来判断利弊时 我就会陷入矛盾中:
当300年前欧洲人用“玻璃珠”换取我中华大量商品时 我觉得是我亏了 可现在 我手里的货币值钱了 可以换取你欧美人更多的商品 但为何对我整体而言 依旧是亏了呢?是因为进入工业时代 整个经济逻辑会改变吗?
3. 现在
“玻璃珠”的经济游戏继续在进行 老美利用其全球霸权的实力 继续用自己印出来的玻璃珠 吸取全球的血 ---- 这就是美元
当然 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贸易公认的结算货币单位 不仅仅是美国军事(政治)实力强迫下的结果
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个人对美元的兑现预期的认可----这里插播一下我个人对现代货币的认知
现代货币不再和贵金属挂钩 一般都是法币体制----也就是拿国家税收作为信用“兑现”抵押----如果是金本位的兑现方式是拿着美金去银行可以换取黄金的话 那法币的兑现方式 就是交税时可以无限制的使用美元来销账----换句话说 就是政府用税收的方式“回收销毁”超发的货币
而当美元成为国际货币 就必须具备另外一个作用 可以充分兑现到“美国服务”---- 当我用美元买了沙特王子的石油 那沙特王子手里的美元可以用来干嘛 买昂贵的军火 奢侈的生活用品 高档的交通工具 豪华的别墅~~等等 这些商品和服务 有出自于美国 也有来自欧洲 日本 中国等等 而美国之外的商家 愿意接受美元 归根到底 因为大家认为老美会最终兜底 我拿着美元去美国依旧可以买到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外汇(美元)储备是一个国家可以购买国际商品的实力体现 同时又变相为美元信用额度买单
美国就是利用这层层的信任(或是被迫信任) 放大自己的杠杆 降低自己的兑现率 就能超发更多的货币和国债
回到贸易的问题 此时顺差 也就是接盘大量美国超发的货币 反过来 如果将手里的美元储备大量去挤兑 换回“美国服务” 结果只会重重打击国内市场 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崩盘
此时的局面 无论是手工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的经济逻辑 似乎都不适用
和曾经的白银一样 现代的我们似乎没有办法拒绝美元----产能和销量的不对等 导致我们不可能放弃国际市场 而一旦涉及国际交易 就不得不背负起MAGA的“义务”和“责任”
地球online简直是无限的地狱模式 处处布满了陷阱 想一探究竟 终其真相 真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