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_ferret
2022-05-14T02:06:50+00:00
可能性1:毒性减弱
可能性2:毒性增强 在局部地区爆发 死很多人 然后消失。只要培养基够多,就迟早出现。而且只要病毒不消失,就一直还会不断出现这种变异。
可能性3:毒性增强,感染性也增强,难以自愈,变成慢性的、长久的、难以痊愈的病。这种变种是最容易传播的。 因为病毒一直在患者身上,不自愈。
搞死几千万人,致死率超高的鼠疫说:
“鼠疫我没有脑子, 我变异就随机的。
但是,教我们这些病毒细菌,降低毒性以便广泛传播的人比我们还没有脑子”
如果变异成强传染,低致死,高致残的病毒,社会运行逻辑都会根本性改变了。
是的,病毒变异是随机的。筛选出来的肯定是传染性更强的毒株,如果传播够快,毒性强的也可以传出去。
[quote][pid=612175450,31986881,1]Reply[/pid] Post by [uid=64023368]只是技术性调整[/uid] (2022-05-21 10:14):
如果变异成强传染,低致死,高致残的病毒,社会运行逻辑都会根本性改变了。[/quote]以上各种变异是可以共同发生的
比如致死量高是变异 ,是也是死一波人后病毒才消失。但是因为大量的培养基(全人类)一直存在, 这种变异可以时不时的出现。
死一波人消失,留下毒性弱的
过些年 又出现致死率高的
又死一波人消失,留下毒性弱的
一直这样不断重复
反正病毒不消失
就怕这样
高致死低传染并不是传染性低,而是这些毒株一般都在那些落后的人口松散的地区.
欧美中国里面人口密集区域要是出现这种毒株 我真不觉得“传染性”低[s:ac:汗]
我先挑个刺,很多人一说毒性增强,就是那种把一个区域都杀绝的那种毒性
然而现实中毒性增强,只需要比现在的死亡率高个几倍就够了。
Reply to [pid=612176762,31986881,1]Reply[/pid] Post by [uid=40795684]Dooo000[/uid] (2022-05-21 10:21)阴阳人连x国是哪国都不敢说?
有人活着,说明病毒没怎么变强
人全没了,说明病毒变强了
然而事实却是奥密克戎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减弱很多了,但是传染性提高了非常多,导致影响的范围可能比初代更大,你单纯讨论毒性的话,你不看现实吗?初代5%的死亡率是现在这个奥密克戎可比的?
[quote][pid=612189427,31986881,1]Reply[/pid] Post by [uid=29760221]天煞孤星克里斯[/uid] (2022-05-21 11:24):
然而事实却是奥密克戎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减弱很多了,但是传染性提高了非常多,导致影响的范围可能比初代更大,你单纯讨论毒性的话,你不看现实吗?初代5%的死亡率是现在这个奥密克戎可比的?[/quote]那是因为之前没有疫苗
[quote][pid=612189427,31986881,1]Reply[/pid] Post by [uid=29760221]天煞孤星克里斯[/uid] (2022-05-21 11:24):
然而事实却是奥密克戎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减弱很多了,但是传染性提高了非常多,导致影响的范围可能比初代更大,你单纯讨论毒性的话,你不看现实吗?初代5%的死亡率是现在这个奥密克戎可比的?[/quote]降低个屁 初代毒株在疫苗面前就是渣渣 奥密克戎顶着疫苗大杀特杀
大哥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总学过吧,进化都是随机的,但是毒性强的病毒因为过快的杀死宿主它自己的传播能力就会因为宿主生存时间过短急剧下降。毒性低的则有更多的时间传播。这对病毒来说也是优胜劣汰,毒性强对于病毒也不是生存优势。对于病毒来说,毒性越来越弱传播性越来越强也是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说病毒毒性越来越弱也是符合进化论原理的。
当然人为干预造成强度性的病毒宿主长期存活造成短暂的急剧性传播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本身病毒传播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科学,我们没法简单的判断它未来的走势。只能活在当下保护好自己
弱, 是相对极强而言.
极强的病毒, 一两天取人命.
只要病毒不是15天内取人命, 那么病毒还能往更强的方向发展.
[quote][pid=612189427,31986881,1]Reply[/pid] Post by [uid=29760221]天煞孤星克里斯[/uid] (2022-05-21 11:24):
然而事实却是奥密克戎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减弱很多了,但是传染性提高了非常多,导致影响的范围可能比初代更大,你单纯讨论毒性的话,你不看现实吗?初代5%的死亡率是现在这个奥密克戎可比的?[/quote]“然而事实却是奥密克戎毒性比原始毒株已经减弱很多了”[s:ac:哭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21/-7Q8net-exktZjT1kShs-10c.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