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annyl
2020-08-16T08:38:26+00:00
现在一房神,欧神的故事
少年时是上海理科天才少年,进了复旦后因为天赋过高,被要求选理工专业,
欧成效,生于1978年,上海人,土著,高材生。出身教师家庭,父母之一据说为级。
初中高中,都是年级第一,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各种金奖,跳了两级,保送进复旦大学。
他们那一届,据说是有个什么政策,先上两年的课,名为特训班,然后再分专业。两年后,他被告知只能去数学、物理、化学——这三个复旦录取分数线最低的系。
欧成效非常诧异,因为这三个系毫无前景,复旦又没有提前告知其这种事情,自己可是高材生。他找到复旦副校长,质问为什么这样做。
副校长答,80年代以后,无人肯读这些专业,人才凋零,再没有人才愿意研究原子弹、离子对撞机。 中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必须让最好的学生,去走这条路。
欧当时还很年轻,他认为这绝对是错误的,但是找不到反驳校长的理由。
[直到后来,他自学了经济学,最终发现“比较优势”这么个事情,最终找到了反驳副校长的理由]
最后,不得不读了物理系。
他非常厌恶,自己的人生被选择。他那届的同学,要么考研,要么出国,反正都是走了学术的路。
欧成效骨子是上海的那套利己主义打法。
他的核心诉求是赚钱,最后各种转行,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如果是出身小县城的做题家,宿命基本是浮生安慰孺子牛,奉献一生(买不起房)
少年时是上海理科天才少年,进了复旦后因为天赋过高,被要求选理工专业,
欧成效,生于1978年,上海人,土著,高材生。出身教师家庭,父母之一据说为级。
初中高中,都是年级第一,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各种金奖,跳了两级,保送进复旦大学。
他们那一届,据说是有个什么政策,先上两年的课,名为特训班,然后再分专业。两年后,他被告知只能去数学、物理、化学——这三个复旦录取分数线最低的系。
欧成效非常诧异,因为这三个系毫无前景,复旦又没有提前告知其这种事情,自己可是高材生。他找到复旦副校长,质问为什么这样做。
副校长答,80年代以后,无人肯读这些专业,人才凋零,再没有人才愿意研究原子弹、离子对撞机。 中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必须让最好的学生,去走这条路。
欧当时还很年轻,他认为这绝对是错误的,但是找不到反驳校长的理由。
[直到后来,他自学了经济学,最终发现“比较优势”这么个事情,最终找到了反驳副校长的理由]
最后,不得不读了物理系。
他非常厌恶,自己的人生被选择。他那届的同学,要么考研,要么出国,反正都是走了学术的路。
欧成效骨子是上海的那套利己主义打法。
他的核心诉求是赚钱,最后各种转行,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如果是出身小县城的做题家,宿命基本是浮生安慰孺子牛,奉献一生(买不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