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3SLIP
2021-10-29T12:22:23+00:00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4/-9lddQ5-8yweK0Sw-w.png[/img]
张皮绠看着老婆手上的孩子,咬咬牙说:要么淹死得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到那边(南洋)再生就是了。
时代的无奈,等到了工业革命后其实更惨。
根据某带嘤的《济贫法》和1795年的《斯皮纳姆兰法案》推行后果来看,表面上是保证穷人的“仁义”“道德”。后面的本质是加重其的负担。虽然当时深得人心,父母不必照顾孩子,孩子不再依赖父母;雇主可以随意降低工资因为政府补贴(重点),工人无论是否工作都可以免于饥饿。人道主义者称赞这是慈善的运动(虽然不是正义的)。自私者私下庆幸它虽然是慈善但不是慷慨。
然后结果就是:
“孩子为了一家一周的口粮来源不得不早早当童工,妇女白天干活晚上卖身。当一加仑面包需要一先令时,每个穷苦勤劳的人必须每周有三先令的工资,但政府补贴金不够物价膨胀,雇主却可以理直气壮地随意降低工资。在这个社会活下去是几乎妄想的。”
至少旧的孩子是到了死地狱,但新的孩子是活在现实中的“撒旦的磨坊”。
终于有书把工业化初期底层的惨状写出来了吗?讲道理不开超级外挂,从零开始搞工业,弄没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人口是正常的。不少小说里动不动就工业化,还加速到几年之内完成,看的是真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