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xces
2021-09-09T23:46:25+00:0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刚在美国被发现的时候,美国疾控中心发现很多患者都表示自己跟一个叫盖尔坦·杜加的空少发生过关系,而这个空少呢,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的——记住这点,很重要。
疾控中心一琢磨那这人是个海王啊,而且作为一个空少他每天飞来飞去,显然他在病毒四处传播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疾控中心就找到了杜加,一检查——艾滋病,妥妥的。
这位杜加是个男同——在当时来说,男同倾向于不使用避孕套进行X行为,所以感染几率比正常取向的群体高很多。而媒体呢,则在一段时间里不怀好意地将艾滋病称为“男同癌”,这让许多人对自己的病情羞于启齿,给流调造成了很大困难。
不过杜加这人不一样,这个小伙子的一大优点是特别坦诚。于是在他的帮助下,美国疾控中心最后顺藤摸瓜,找到了72个感染者。由于找到感染者之后需要为他们命名,那么疾控中心采用的命名方式非常简单:你是我们在纽约发现的第一个患者,那你就是NY1,你是洛杉矶发现的第二个患者,你就是LA2……以此类推。
那么杜加是个外国人,怎么命名呢?也好办,就用Outside-of-California,简写为O。
结果这个O……跟0长得就非常像。所以传来传去,Patient O(病人O)在有些地方就被误写成了Patient 0(病人0)。
在流行病领域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零号病人”,然而正确的“零号病人”写法应该是Patient zero,可美国媒体听风就是雨,哪管你此0非彼0,马上安排报道,表示就是这个人!就是他把艾滋病传播到了美国!
这事造成了几个后果,杜加本人因为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而遭受了歧视与鄙夷,最终在痛苦中死去;同性恋圈子被极大的污名化,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坦白自己的情况,为后续艾滋病溯源造成了困难;一部分媒体靠这个吸引了眼球,有一位记者就此事专门写了一本名叫《And the Band Played On》的书,在书中他把杜加描述成了一个据有反社会人格的变态同性恋,说他在明知自己已经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滥交,由于书中描写猎奇而新颖,这位记者赚了个盘满钵满。
很多年后的调查显示,早杜加20年艾滋病就传播到米国了,他其实真的不是零号病人,可人都死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疾控中心一琢磨那这人是个海王啊,而且作为一个空少他每天飞来飞去,显然他在病毒四处传播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疾控中心就找到了杜加,一检查——艾滋病,妥妥的。
这位杜加是个男同——在当时来说,男同倾向于不使用避孕套进行X行为,所以感染几率比正常取向的群体高很多。而媒体呢,则在一段时间里不怀好意地将艾滋病称为“男同癌”,这让许多人对自己的病情羞于启齿,给流调造成了很大困难。
不过杜加这人不一样,这个小伙子的一大优点是特别坦诚。于是在他的帮助下,美国疾控中心最后顺藤摸瓜,找到了72个感染者。由于找到感染者之后需要为他们命名,那么疾控中心采用的命名方式非常简单:你是我们在纽约发现的第一个患者,那你就是NY1,你是洛杉矶发现的第二个患者,你就是LA2……以此类推。
那么杜加是个外国人,怎么命名呢?也好办,就用Outside-of-California,简写为O。
结果这个O……跟0长得就非常像。所以传来传去,Patient O(病人O)在有些地方就被误写成了Patient 0(病人0)。
在流行病领域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零号病人”,然而正确的“零号病人”写法应该是Patient zero,可美国媒体听风就是雨,哪管你此0非彼0,马上安排报道,表示就是这个人!就是他把艾滋病传播到了美国!
这事造成了几个后果,杜加本人因为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而遭受了歧视与鄙夷,最终在痛苦中死去;同性恋圈子被极大的污名化,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坦白自己的情况,为后续艾滋病溯源造成了困难;一部分媒体靠这个吸引了眼球,有一位记者就此事专门写了一本名叫《And the Band Played On》的书,在书中他把杜加描述成了一个据有反社会人格的变态同性恋,说他在明知自己已经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还要继续滥交,由于书中描写猎奇而新颖,这位记者赚了个盘满钵满。
很多年后的调查显示,早杜加20年艾滋病就传播到米国了,他其实真的不是零号病人,可人都死了,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