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
2022-06-27T00:27:15+00:00
我们是华南区大型通讯企业的设计方。 我们部门接触合作的基本都是国产芯片设计和加工企业。 三星那天官宣3纳米量产的时候,说实话我们也是挺震惊的。之所以现在才说点什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找合作方去求证这个官宣的真实性。 目前拿到比较权威的消息后,才实事求是的说点什么吧。介于商业保密原则,不会出现保密条例中的数据。
三星这次3纳米工艺采用的是全新架构,gate all around晶体管结构,不要问我这是啥,我也不清楚,我们团队偶尔能接触到7纳米的项目,5纳米的设计我见都没见过,更别说3纳米了。 这是合作方提供的资料。 目前三星的良品率是32%左右。 已经很不错了。说几个数据你们可以参考下。 5纳米制程里华为的麒麟9000,台积电良品率80-90%。4纳米制程里台积电良品率70%左右。 所以,作为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3纳米制程,32%的良品率已经达到批量商业化的程度,只不过客单价一定会很高。
目前台积电的说法是全力攻克2纳米,在2025年实现量产,不打算在3纳米的赛道去和三星竞争了。
说下国内IC设计的一些冷知识。 绝大多数(超过95%的公司)目前的制程是14-28纳米的设计。包括我们设计部门就是14纳米的项目。这个不涉及到保密,可以说出来。 大部分应用在家电领域和监控领域。 国内有能力在7纳米这个领域涉足的算上凤毛麟角了。很少很少很少的公司在做。
我们国内大多数非常成熟且量产的芯片产品是MCU这类的单片机。制程是42-55纳米左右。
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我们和西方的差距还很大。 所以没必要妄自菲薄。 我们发展才几年的产业去和人家发展几十年的去比本身就没啥可比性,况且好的赛道早就没有了。先把国内大量需求的28-55纳米产品做到全方位国产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进步了。
没啥别的意思,经常看到一些帖子动不动就说14纳米突破啥的,就觉得很膈应。华为早就在设计5纳米芯片了呢,还不是没用,关键性的步骤不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芯片行业真就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定需要多产业合作的。尤其是材料基础学科。 所以各位大神不要老是说我们要全面研发攻克。没啥意义。 我接触到的项目和我了解到的项目,14纳米再往上的,都是各国合作的产物,包括我们国内的芯片行业都是多国合作的产物,只不过高端的技术现在不让我们用,就很烦。
三星这次3纳米工艺采用的是全新架构,gate all around晶体管结构,不要问我这是啥,我也不清楚,我们团队偶尔能接触到7纳米的项目,5纳米的设计我见都没见过,更别说3纳米了。 这是合作方提供的资料。 目前三星的良品率是32%左右。 已经很不错了。说几个数据你们可以参考下。 5纳米制程里华为的麒麟9000,台积电良品率80-90%。4纳米制程里台积电良品率70%左右。 所以,作为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3纳米制程,32%的良品率已经达到批量商业化的程度,只不过客单价一定会很高。
目前台积电的说法是全力攻克2纳米,在2025年实现量产,不打算在3纳米的赛道去和三星竞争了。
说下国内IC设计的一些冷知识。 绝大多数(超过95%的公司)目前的制程是14-28纳米的设计。包括我们设计部门就是14纳米的项目。这个不涉及到保密,可以说出来。 大部分应用在家电领域和监控领域。 国内有能力在7纳米这个领域涉足的算上凤毛麟角了。很少很少很少的公司在做。
我们国内大多数非常成熟且量产的芯片产品是MCU这类的单片机。制程是42-55纳米左右。
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我们和西方的差距还很大。 所以没必要妄自菲薄。 我们发展才几年的产业去和人家发展几十年的去比本身就没啥可比性,况且好的赛道早就没有了。先把国内大量需求的28-55纳米产品做到全方位国产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进步了。
没啥别的意思,经常看到一些帖子动不动就说14纳米突破啥的,就觉得很膈应。华为早就在设计5纳米芯片了呢,还不是没用,关键性的步骤不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芯片行业真就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定需要多产业合作的。尤其是材料基础学科。 所以各位大神不要老是说我们要全面研发攻克。没啥意义。 我接触到的项目和我了解到的项目,14纳米再往上的,都是各国合作的产物,包括我们国内的芯片行业都是多国合作的产物,只不过高端的技术现在不让我们用,就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