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you
2021-12-20T09:11:23+00:00
哈哈哈,感到委屈难过想哭睡不着的时候,就反反复复把这封信写来写去,断断续续写了大半年。
最近要换手机了,整理备忘录和照片,情绪又涌上心头,下载了nga,想想就发在一开始就发的平台上吧,算作纪念。
你说你想赚钱:
第一虽然你对现有工作不满,抱怨多次。但你还仅停留在尝试跳槽,把赚钱挂在嘴边的阶段。
第二论操作层面,目前我连公积金年入17w,且已在假期兼职,二十天入手一万多了。此外,我还努力耕耘,发表文章。因为这能成为毫无资源和背景的我未来无论是依靠体制内晋升获得地位或是通过读书获得更好社会地位的有效奠基石。不过赚钱升职或许更看重人脉和资源,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你多次流露过实在不行等到35岁就凭关系进银行的打算。听到这种话时我未免会觉得你说的“赚钱”很飘渺。虽然你说的对,但是我觉得你缺少你本身的核心能力作为赚钱根基。这就是我们价值观的不同。小门小户的我只能靠自己,而你有更多资源可依仗,哪怕这一跃不成功,你的父母永远可以给你托底,毕竟银行正式员工听着也算像我等可望不可及了。
第四你数次流露过你的生活态度,即你不喜欢加班你渴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这和我的想法及我的原生家庭十分相似。可你所在的计算机行业正存在这样的悖论:不加班就难以赚到钱。这点我非常认同你,没必要拿命换钱,以你的性格适合小富即安的生活。第五为什么我从没和你说过这些,因为我觉得你是矛盾的。你想赚钱但又不想太累,那你可以进体制,或能实现你年入30w的梦想。但你又痛恨体制。除了上述我对你的了解以外,还有一点你说的对:我是个性鲜明的平等主义。我觉得两个人的钱够花就行,你要是暂时没钱那还有我的现金流。而且双方父母都有不止一套房,应该不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我希望能无条件地尊重你,支持你,就像你总无条件尊重我,从来不左右我的决定一样。在我异想天开犹豫不定的时候,我非常珍惜和感激你的每一次尊重和包容。我想尊重少年人新鲜热腾的梦想。再者,论赚钱谁不感兴趣呢,但你的行动并没有给我一种踏实奋进之感。而我虽很少吐槽我的工作辛苦,但实际我工作的辛苦繁忙程度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你少。我不说是因为我不想把消极情绪带入二人世界。所以我暗自觉得现在两人的状态已经很好,没啥要烦恼的。但是你可能更想赚钱吧。
你说你想养家:
第一养家是以赚钱为基础的,养好一家老小更需要钱。那上述基于对你的了解所给的赚钱评价已非常详细,不赘述。
第二我并不清楚你是否清楚养家的艰辛。以你开的车为例,你所开的车不是你买的,保险不是你交的,油费大概率还有来自你父母的补贴。所以你说的“养活一家老小”,同时还能置换大房屋好车子,估计是你默认了婚后双方父母辈还能给较高经济补贴。我能理解,毕竟谁不希望不费力就养个轻松又高产的家呢。
第三,你说我没考虑过养家结婚生子。恰恰相反,我正是考虑到即将和你养家结婚生子这一点才留在了现在的岗位上。客观而言,要同时兼顾读博、生子和赚钱,如果不是因为喜好,资质平平的我觉得压力很大。而你的态度只一味地觉得我适合读,因为读了就能赚大钱。这令我觉得你的支持只停留在盲目乐观的层面,再加上你的读博赚钱的论断与我所了解到的文科青椒和副教授工资完全不符。所以除了自身选择压力以外,我还感到了来自你认为“读博之后就会赚大钱”的压力,我感到无法回应你的期待,同时我又担心你,特别是担心你的家庭觉得我不够上进、因为我家的社会地位低而感到自卑。你知道吗,相比你家,接近无产阶级的我基本没有什么可以置换的社会、文化或者经济资本,如果要向上流动,总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一些道德保证,比如作为儿媳妇要表现得很上进、很勤劳、很坚强。虽然我的确要强也上进,但一旦想到被需要“上进”,才能和你的家庭匹配,我就觉得很累,这上进究竟何时是个头。此外日常交流中你总说你工作很累,这让我觉得我从事现在这样一份体制内工资中上、还能偶尔兼职、有保障和100%晋升希望的工作是在为你托底。但我忘了你不需要未来伴侣的托底,因为你有你爸妈和你的家族。
第四,为什么从没对你的养家论断提出过异议。首先我理解你啃老思想,你刚工作两年,房贷还需要父母帮还,说起来你的经济并不能独立。其次这也缘于我鲜明的平等主义和要强的个性。我觉得如果成家,养家是两个人的事情,不需要另一方额外作出多么大承诺和牺牲,因为我是木棉树,我也能做另一半的避风港。而且我自己尚未获得的东西,怎么能要求另一半就拥有呢?就像你曾经说过我也深为赞同的话: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两个人有口粥喝就行了,甚至我还可以再喝少一点。不过这可是我一厢情愿的地方:你其实需要一个最好自己就有钱,还能鞭策你赚大钱,和你家世相当的人。
最后,我的父母从我成年起就一直教育我摒弃幻想,不要做未来丈夫会对你无条件付出的美梦。所以他们和我不止一次讨论过,他们愿意在我婚后给我补贴,全力支持我的小家庭生活,当然一方面也是担心我受制于你的家庭条件。不过他们补贴能力有限,或许不能满足你换好房子和好车子的愿望,讽刺的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万一发生意外或者生病了该怎么办?”,只单纯想把最好的留给他们唯一的女儿和她未来的小家庭。
关于你总感觉到的三观不同,我想这是交叉因素的影响:分歧和家庭因素彼此交织,互为正反馈,而我维护自尊心的做法也会放大分歧,更何况你一贯就有把困难的事情加以冠冕堂皇化的思想。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非常迂腐,且夹杂畏难情绪。
以上最终导致你那令我感到困惑不解的判断:三观不合。
首先,来自家庭的阻力会加重你对我的疑惑,而模糊了我真实的心声。我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不过我不仅爱这抽象的向往,也爱这具体的人。也因为喜欢的是你,我会有很多顾虑,会揣测:你的父母还没见过我,那现在怎么和你谈婚姻呢?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你还会坚持吗?我也向往和你结婚但是万一家庭条件优越的你不想怎么办?等等。你的父母态度其实也不止一次隐晦暗示,比如刚爆发疫情时,晚上我到了地点才收到你信息说你妈妈因为疫情不让你出门见我。于是我一个人默默回了家。我送给你的礼物你也没有带回过家,和你出游你的母亲只是斥责帮我背包的你居然不帮你妹妹背书包,全然不顾我的存在。但是,我们两相处得确实又很好。我想着如果提出来就是给你压力,两人感情好就行了,所以没有及时和你交流。
其次,所以在你每次向我描述旁人结婚生子事宜,希望能从我处得到正面反馈时,我大部分时候会用批判的论述来掩饰我的心虚和骄傲,这我确实做的很不好。而这也造成了你对我的误解。
最后,两人关系没有进一步推进令我感到苦恼。恋爱最后,感情只变成了吃喝玩乐的乌托邦,矛盾统统被搁置。而我的直觉也真特么可怕,我没办法不顾及现实的需求,假装相安无事。基于我认为你是一个极度不爱争执的人,而且我也不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所以我认为如果直接提出没有ooxx、父母处无反馈等问题是戳你的短处,所以搁置了问题。而且我感到每次和你沟通时,你常会把情侣间的普通矛盾上升为三观的不同,有拒绝沟通和固化理解我的趋势。这也令我感到苦恼,索性也采用了漠然置之的态度。而我某些糟糕行为也反映了我对关系的不满,确实触犯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边界。这是我做的不对的地方,向你道歉。“我”终究没有变成“我们”。
所以在被分手之后,我也经历了后悔挣扎阶段:心想如果我再温柔一些,再勇敢一些,再坦诚一些或许会不一样。但是这“一些”究竟是多少呢?我没有把握。在不坚定的你的面前又是多少呢?我更没有把握。感情是双向奔赴的事情,如果只剩我在努力,那“一些”永远都达不到终点。
最令我难过的的就是你说的“我不想和你结婚生子”论断。都谈了一年多了,我怎么不想结婚生子了?合着我的青春是永垂不朽吗,还是我的钱和时间是大风刮来的?既然你又号称自己是传统价值观,那你应该知道女孩的二十七八岁和男孩的二十七八岁根本不一样。为何有如此说辞呢?
所以你选择了我“作”的时刻提出了微信分手,也许这样你就好过一些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多愧疚多难过吗?
不过这段感情更多带给慢热而长情的我很多积极影响,比如要更好爱护家人,卸下自己的心防,坦诚面对,原来真的会有人喜欢这个傻傻的,不带脑子的我,这种感觉真好呀。谢谢你。
所以有的时候我想,你已经有意识地为我打了很多预防针了。你的很多朋友无一不是所爱而不得,或受家庭阻挠或受现实经济地位影响。当我在去了解你的时候,当然也没法不考虑你所处的环境和你所看待事物的角度。虽然你看到的未必为真,但是视角更为重要。
心理学有个效应,叫做所想即所得。当你反复暗示我和你自己的时候,当时我就不应该按捺自己的不快,直截了当地问你了。
其实从交往伊始,我就颇为欣赏你的微信个性签名:“如果一件事没被证明为坏的,那乐观的人就会预设这是好的。”我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相信只要有爱就能走到开花结果,故乐观地想把两个人的交往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而忽略了当发生实际冲突的时候,你也许更看重家世的不匹配和资源的不平等,而你所谓的“乐观”也不过作为乐观的抽象原则而存在。当然,在交往过程中,其中有我做的非常不妥至冒犯到您边界的地方,向你致歉。
最近要换手机了,整理备忘录和照片,情绪又涌上心头,下载了nga,想想就发在一开始就发的平台上吧,算作纪念。
你说你想赚钱:
第一虽然你对现有工作不满,抱怨多次。但你还仅停留在尝试跳槽,把赚钱挂在嘴边的阶段。
第二论操作层面,目前我连公积金年入17w,且已在假期兼职,二十天入手一万多了。此外,我还努力耕耘,发表文章。因为这能成为毫无资源和背景的我未来无论是依靠体制内晋升获得地位或是通过读书获得更好社会地位的有效奠基石。不过赚钱升职或许更看重人脉和资源,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你多次流露过实在不行等到35岁就凭关系进银行的打算。听到这种话时我未免会觉得你说的“赚钱”很飘渺。虽然你说的对,但是我觉得你缺少你本身的核心能力作为赚钱根基。这就是我们价值观的不同。小门小户的我只能靠自己,而你有更多资源可依仗,哪怕这一跃不成功,你的父母永远可以给你托底,毕竟银行正式员工听着也算像我等可望不可及了。
第四你数次流露过你的生活态度,即你不喜欢加班你渴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这和我的想法及我的原生家庭十分相似。可你所在的计算机行业正存在这样的悖论:不加班就难以赚到钱。这点我非常认同你,没必要拿命换钱,以你的性格适合小富即安的生活。第五为什么我从没和你说过这些,因为我觉得你是矛盾的。你想赚钱但又不想太累,那你可以进体制,或能实现你年入30w的梦想。但你又痛恨体制。除了上述我对你的了解以外,还有一点你说的对:我是个性鲜明的平等主义。我觉得两个人的钱够花就行,你要是暂时没钱那还有我的现金流。而且双方父母都有不止一套房,应该不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我希望能无条件地尊重你,支持你,就像你总无条件尊重我,从来不左右我的决定一样。在我异想天开犹豫不定的时候,我非常珍惜和感激你的每一次尊重和包容。我想尊重少年人新鲜热腾的梦想。再者,论赚钱谁不感兴趣呢,但你的行动并没有给我一种踏实奋进之感。而我虽很少吐槽我的工作辛苦,但实际我工作的辛苦繁忙程度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你少。我不说是因为我不想把消极情绪带入二人世界。所以我暗自觉得现在两人的状态已经很好,没啥要烦恼的。但是你可能更想赚钱吧。
你说你想养家:
第一养家是以赚钱为基础的,养好一家老小更需要钱。那上述基于对你的了解所给的赚钱评价已非常详细,不赘述。
第二我并不清楚你是否清楚养家的艰辛。以你开的车为例,你所开的车不是你买的,保险不是你交的,油费大概率还有来自你父母的补贴。所以你说的“养活一家老小”,同时还能置换大房屋好车子,估计是你默认了婚后双方父母辈还能给较高经济补贴。我能理解,毕竟谁不希望不费力就养个轻松又高产的家呢。
第三,你说我没考虑过养家结婚生子。恰恰相反,我正是考虑到即将和你养家结婚生子这一点才留在了现在的岗位上。客观而言,要同时兼顾读博、生子和赚钱,如果不是因为喜好,资质平平的我觉得压力很大。而你的态度只一味地觉得我适合读,因为读了就能赚大钱。这令我觉得你的支持只停留在盲目乐观的层面,再加上你的读博赚钱的论断与我所了解到的文科青椒和副教授工资完全不符。所以除了自身选择压力以外,我还感到了来自你认为“读博之后就会赚大钱”的压力,我感到无法回应你的期待,同时我又担心你,特别是担心你的家庭觉得我不够上进、因为我家的社会地位低而感到自卑。你知道吗,相比你家,接近无产阶级的我基本没有什么可以置换的社会、文化或者经济资本,如果要向上流动,总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一些道德保证,比如作为儿媳妇要表现得很上进、很勤劳、很坚强。虽然我的确要强也上进,但一旦想到被需要“上进”,才能和你的家庭匹配,我就觉得很累,这上进究竟何时是个头。此外日常交流中你总说你工作很累,这让我觉得我从事现在这样一份体制内工资中上、还能偶尔兼职、有保障和100%晋升希望的工作是在为你托底。但我忘了你不需要未来伴侣的托底,因为你有你爸妈和你的家族。
第四,为什么从没对你的养家论断提出过异议。首先我理解你啃老思想,你刚工作两年,房贷还需要父母帮还,说起来你的经济并不能独立。其次这也缘于我鲜明的平等主义和要强的个性。我觉得如果成家,养家是两个人的事情,不需要另一方额外作出多么大承诺和牺牲,因为我是木棉树,我也能做另一半的避风港。而且我自己尚未获得的东西,怎么能要求另一半就拥有呢?就像你曾经说过我也深为赞同的话: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两个人有口粥喝就行了,甚至我还可以再喝少一点。不过这可是我一厢情愿的地方:你其实需要一个最好自己就有钱,还能鞭策你赚大钱,和你家世相当的人。
最后,我的父母从我成年起就一直教育我摒弃幻想,不要做未来丈夫会对你无条件付出的美梦。所以他们和我不止一次讨论过,他们愿意在我婚后给我补贴,全力支持我的小家庭生活,当然一方面也是担心我受制于你的家庭条件。不过他们补贴能力有限,或许不能满足你换好房子和好车子的愿望,讽刺的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万一发生意外或者生病了该怎么办?”,只单纯想把最好的留给他们唯一的女儿和她未来的小家庭。
关于你总感觉到的三观不同,我想这是交叉因素的影响:分歧和家庭因素彼此交织,互为正反馈,而我维护自尊心的做法也会放大分歧,更何况你一贯就有把困难的事情加以冠冕堂皇化的思想。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非常迂腐,且夹杂畏难情绪。
以上最终导致你那令我感到困惑不解的判断:三观不合。
首先,来自家庭的阻力会加重你对我的疑惑,而模糊了我真实的心声。我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不过我不仅爱这抽象的向往,也爱这具体的人。也因为喜欢的是你,我会有很多顾虑,会揣测:你的父母还没见过我,那现在怎么和你谈婚姻呢?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你还会坚持吗?我也向往和你结婚但是万一家庭条件优越的你不想怎么办?等等。你的父母态度其实也不止一次隐晦暗示,比如刚爆发疫情时,晚上我到了地点才收到你信息说你妈妈因为疫情不让你出门见我。于是我一个人默默回了家。我送给你的礼物你也没有带回过家,和你出游你的母亲只是斥责帮我背包的你居然不帮你妹妹背书包,全然不顾我的存在。但是,我们两相处得确实又很好。我想着如果提出来就是给你压力,两人感情好就行了,所以没有及时和你交流。
其次,所以在你每次向我描述旁人结婚生子事宜,希望能从我处得到正面反馈时,我大部分时候会用批判的论述来掩饰我的心虚和骄傲,这我确实做的很不好。而这也造成了你对我的误解。
最后,两人关系没有进一步推进令我感到苦恼。恋爱最后,感情只变成了吃喝玩乐的乌托邦,矛盾统统被搁置。而我的直觉也真特么可怕,我没办法不顾及现实的需求,假装相安无事。基于我认为你是一个极度不爱争执的人,而且我也不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所以我认为如果直接提出没有ooxx、父母处无反馈等问题是戳你的短处,所以搁置了问题。而且我感到每次和你沟通时,你常会把情侣间的普通矛盾上升为三观的不同,有拒绝沟通和固化理解我的趋势。这也令我感到苦恼,索性也采用了漠然置之的态度。而我某些糟糕行为也反映了我对关系的不满,确实触犯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边界。这是我做的不对的地方,向你道歉。“我”终究没有变成“我们”。
所以在被分手之后,我也经历了后悔挣扎阶段:心想如果我再温柔一些,再勇敢一些,再坦诚一些或许会不一样。但是这“一些”究竟是多少呢?我没有把握。在不坚定的你的面前又是多少呢?我更没有把握。感情是双向奔赴的事情,如果只剩我在努力,那“一些”永远都达不到终点。
最令我难过的的就是你说的“我不想和你结婚生子”论断。都谈了一年多了,我怎么不想结婚生子了?合着我的青春是永垂不朽吗,还是我的钱和时间是大风刮来的?既然你又号称自己是传统价值观,那你应该知道女孩的二十七八岁和男孩的二十七八岁根本不一样。为何有如此说辞呢?
所以你选择了我“作”的时刻提出了微信分手,也许这样你就好过一些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多愧疚多难过吗?
不过这段感情更多带给慢热而长情的我很多积极影响,比如要更好爱护家人,卸下自己的心防,坦诚面对,原来真的会有人喜欢这个傻傻的,不带脑子的我,这种感觉真好呀。谢谢你。
所以有的时候我想,你已经有意识地为我打了很多预防针了。你的很多朋友无一不是所爱而不得,或受家庭阻挠或受现实经济地位影响。当我在去了解你的时候,当然也没法不考虑你所处的环境和你所看待事物的角度。虽然你看到的未必为真,但是视角更为重要。
心理学有个效应,叫做所想即所得。当你反复暗示我和你自己的时候,当时我就不应该按捺自己的不快,直截了当地问你了。
其实从交往伊始,我就颇为欣赏你的微信个性签名:“如果一件事没被证明为坏的,那乐观的人就会预设这是好的。”我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相信只要有爱就能走到开花结果,故乐观地想把两个人的交往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而忽略了当发生实际冲突的时候,你也许更看重家世的不匹配和资源的不平等,而你所谓的“乐观”也不过作为乐观的抽象原则而存在。当然,在交往过程中,其中有我做的非常不妥至冒犯到您边界的地方,向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