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oo
2020-07-25T03:51:20+00:00
联动昨天看的泥潭发的一个帖子,钟南山教授号召广大学子学医,下面被各种YYGQ。长久以来泥潭一直奉行一个原则“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风向也一直是:1.学医是大后期,2.学医收入跟付出不成正比,3.医学生是被重点压榨的对象,4.熬了二十年到后期被一刀GG。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些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但是在泥潭里面有被主观放大的情况。当然,没有人能从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无论如何去刻意避免,都会在不经意间加入一些私货,这些私货可能是因为所处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自身经历形成的一些潜意识。因此在泥潭我不打算去讨论应不应该劝人学医,这个帖子里我只想讨论一件事,那就是对于因为各种原因已经选择了医学的,或者是被调剂到医学院的(比如说我这种),亦或是大二大三刚开始接触专业课觉得医学不适合自己的,还有高考专业还没报的(今天应该已经来不及了吧[s:ac:惊]),推荐一下“口腔医学”这个专业。
实际上泥潭里面隔三岔五就会有人讨论一下拔智齿、种牙这种问题,也有人经常会说学医还是学口腔吧,但是并没有人对这个专业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作为一个口腔专业毕业两年的医生,目前已经经历了本科、研究生学习,毕业,入职,轮转,到现在独立接诊一年余,对这个专业的学习难度、花费精力、工作强度、收入情况、长期发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帖子里我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希望对有这个专业意向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高考及专业选择]
首先说一下我高考选专业的情况,由于我是色弱,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医学这块,然而最后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也因为自身比较懒不想再大一转专业,所以就硬着头皮学下来了。学校是C9中的一所,医学院实力很一般,当时入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定是学大临床还是口腔,到大三的时候会选方向,所以一开始其实是没有考虑过口腔的。在这边需要说明的是,其实高考分数对于你想选择口腔专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障碍,事实上现在口腔医学学生毕业后想进入三甲医院至少都是硕士起步,那么即使是你大学本科阶段所在院校实力不强,依旧可以在本科阶段努力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的研究生,最后进一个比较好的医院。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本科是比如说XX医学院这些二本学校,通过考研成了我研究生同学,跟同一个导师做研究,然后毕业后顺利留到附属医院的。因此,如果有志成为口腔医生,那么高考的分数不应让你退怯,而是激励自己争取考进一个比较不错的医学院研究生。
[本科阶段学习难度]
口腔专业学习难度可能因不同学校而异。我们在大四之前的专业课设置与大临床同学一样,系解、生化、生理、病理、病原微生物等等(就是那些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大摞子书),大四以及大五上学期时会和临床专业的一样学习大内科及外科,同时还会学习比较基础的一些口腔专业,比如说头颈解剖、牙体解剖、口腔病理这些基础课。大五下学期就是口腔的专业课,包括:牙体牙髓病学(补牙做根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拔牙的,做各种手术的)、口腔修复学(做烤瓷牙、活动假牙的)、口腔影像学(拍片子的),口腔粘膜病学(看舌头上长菜花的),牙周病学(洗牙的),还有一些比较简短的课程比如说正畸、种植、儿童齿科。总的来说,学习的压力是有的,特别是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且无重点,但是考试安排又极不规律,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复习。我不清楚其他专业的同学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不了解别的专业的强度。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是什么记性很好的人,也不是什么智商很高的人,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我期末那一个月的状态基本就是看书看到凌晨三四点,然后第二天尽量九点起来继续看书,然而这种模式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所以我的成绩在班上属于最后20%。我相信有很多人有比我更好的学习方法,其实这里我只是想做一个铺垫,就是让你们知道一个在学生时代如此废物的我,在之后的学业及工作中是个什么样的情况[s:ac:凌乱]。总的来说学习难度确实存在而且不低,但是只要熬过了这一关,以后的经历就会轻松很多。
[研究生阶段学习难度以及各种耗费的精力]
研究生阶段开始不会有专业授课了,基本上是跟着导师上临床,做实验。这一关,难的很难,简单的又很简单,全看造化,但如果只是硕士毕业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至少目前我没看到有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至于博士研究生,大临床那边博士延毕很普遍,但是口腔这块至少我们学校是没有博士延毕这个传统的,其他学校不清楚。研究生阶段做实验是比较累人的,这种累不是每天要做很多事的累,而是心累,时刻担心着自己文章发不发的出来,时刻因为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二三十天的实验白做,时刻因为高中混的不怎么样的同学已经毕业工作月入二狗而心里不平衡。其实现在回来看,这段经历让我成长的很快。因为这是你选择的课题,你需要为你选择的课题承担责任,你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在这种状态下你才能知道你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到底能把它做到什么地步。还有科研的思维,对你今后的生活、工作都很有帮助。这就好像我们从小学数学,似乎会觉得没什么用,但是今后的生活中你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学思维,如果你能理解这种思维,那么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你需要去解决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建个模,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研究生阶段有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好的导师能够给你把握课题的方向,节省了你大量查阅文献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在你还没开始接手这个课题的时候,已经有前人帮你铺垫好了大量的预实验结果,你只需要在这个框架上堆堆水泥贴贴砖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你的研究生阶段会过得非常轻松。我一个同学在研究生阶段结了个婚,然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发了两篇8分的文章就去生小孩了,最后顺利毕业找到一份三甲医院工作,婚姻、家庭、事业、学业全部丰收。在这些事情里面,实际上只有你的学业是最不确定的,因为如果你的课题方向存在问题,那这两个月可能就变成两年了,因此有一个好的导师是极为重要的。另外在这边多说一句,我们这边选导师是看成绩,按本科总成绩顺序选择,因此如果想有选择导师的优先权,就一定要在本科阶段把握主动。
研究生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了科研上,因为现在进三甲医院没有文章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科研方面比较顺利,你可以把多余的精力放在找工作、继续深造等方面了,口腔专业毕业后主要有两条路选择,工作或者读博,博士毕业的话基本上就是在医院工作和去博士后站继续做研究的选择了。这一部分我会在后面仔细说。
[工作强度与收入]
其实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好讲的,摆事实就完事了,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最关注这一点吧[s:ac:嘲笑]
收入水平的话,我们是口腔专科医院,三甲,每个科室情况不同,相对来说牙周科、粘膜科收入偏低,口腔外科、正畸科、种植科收入偏高,我是做修复的,主要是种植修复(就是说只是做牙套,不种钉子),收入会比专门做种植的医生低,基本上跟口腔外科水平差不多吧,赶不上正畸科。这里说的都是在医院拿的奖金啊,有些年资大一点的医生会出去接病人,开飞刀,这些我就不清楚收入如何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31/-vabhQ5-vv3K2bT1kShs-13i.jpg[/img]
这是我去年的收入,这个时候我刚回科,也就是说这是我回科以后第一年的收入。我们这边是二线城市,房价均价大概是2W5-3W的样子,手上现在有一套房子,贷款220W,一个月还贷+房租大概是1W5,每个月还款后还有钱可以浪,生活是不太成问题的,而且因为工作比较稳定,病人来源也很稳定,所以基本上不太需要担心断供的问题。
工作强度的话,我现在的状态是,一周五天上班,早8:00-11:30,没病人11点可以溜,下午2:00-5:30,没病人5点可以溜,而我现在基本上每天不会约太多病人,所以实际上上班时间大概一天只有6个小时。。而且很多时候在摸鱼,示教室看看书什么的(比如我现在就是在用摸鱼的时间无聊写帖子[s:ac:哭笑])。当然也有忙的时候,如果病人比较多也可能会拖班,但是一般晚上6点之前肯定是可以下班的。除此之外就是三甲医院的一些日常了,什么台账、考核、会议这些,会比较耽误时间,有时候比较急的话也需要回家以后继续工作写材料,但是一年之中这种事情最多出现四五次。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就是我之前为什么说熬过了专业学习这一关,以后的经历就会轻松很多的原因。工作强度不高,收入在本地足够还月供,日子过的还很滋润,有房有车不是问题,当然首付还是需要家里帮下忙,毕竟刚毕业两年,首付的积蓄不太容易攒出来,如果赶着上车还是家里帮衬一下吧。另外口腔医生工作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只要不是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基本上不太存在被开除的可能。而口腔医生收入可以说完全是按劳分配,基本工资不高,但是只要你愿意看病人,就能够拿到不菲的奖金,跟你的年资不会存在太大的关系。所以,可以这么说,口腔这个专业前期就开始发力,年轻人只要愿意干活,就能拿到不错的收入,不需要熬资历。那么至于这个职业后期如何,下一部分讲。另外这里我再强调一下,这些收入是完完全全从医院拿的,是拿得心安理得的钱,你不需要去跟医药代表沟通,你不需要提心吊胆地拿回扣,你不需要跟你的良心过不去,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
[长期发展]
其实这一部分是我最主要想讲的,甚至可以说是选择口腔专业的精髓所在。前面说的这么多,其实都是在为这一部分打基础。贫穷的人之所以永远贫穷,是因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一些极为廉价的工作去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然而对于口腔专业的你来说,你的收入维持一个三口之家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这些时间的应用,决定了你今后长期发展的道路。
一、向钱看齐
尽管这一份收入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钱谁会嫌少呢?况且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钱。如果你属于这样的人,那么你今后的长期规划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种,继续在三甲医院工作,由于三甲医院病人量较多,你的临床技能提升速度会非常快。随着你的技能提升,你在本市这个圈子混的也会越来越出名,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就包括一些民营诊所的老板,这些老板可能是投资人,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口腔医生,你可以通过这些诊所在业余时间赚一些外快,如果有闲钱甚至可以找合伙人自己开一个诊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卫健委并未明确定性多点执医的问题,虽然有消息说口腔医生的多点执医会渐渐放开,但至少在现阶段,这还是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但我也知道不少口腔医院的医生,包括一些主任级别的人物都会在外面诊治一些病人,甚至是开飞刀。所以这条路如何走,应不应该走,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种,三甲医院工作到主治,或副高(代价有点大),积累足够的病人量,然后跳槽民营诊所(这一步可以跳过),到最后自己开诊所。通过在三甲医院的积累,可以带来一大批病人的流量,而这些病人又会继续带来更多的病人。这条路基本上已经断送了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这个圈子混出名的可能,但是其变现能力无疑是迅速且巨大的。选择了全身心投入民营,意味着少了三甲医院这个平台,获得的是民营诊所高额的利润,相当于从中产阶级跨越到了小资产阶级,某种程度上来说跨越了阶级壁垒,上限确实是很高的。只不过这条路会比较艰辛,创业阶段的辛苦可能数倍于你给三甲医院打工的辛苦程度,你需要考虑不仅限于诊所的选址、供水排水、消防、成本计算、采购等等一系列你可能从未接触过的事物,你还要承担刚开诊时诊所还未步入运营正轨所消耗的巨额资金,如果正巧你赶上了今年新冠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你可能会崩溃。因此这条路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如果你相信你有强大的商业头脑,那么你可以选择尝试这条路,但想回头就很难了。
我不推荐口腔专业毕业后直接去口腔诊所,这是个很烂的选择。
二、成为科研大牛。
口腔这块的科研现在发展势头很猛,而且因为口腔的特殊性,存在很多跨学科研究,又因为口腔待开发的领域还有很多,因此研究方向可选择性也很多。比如说前两年就有一篇文章,研究的是牙周炎和老年痴呆的关系,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诞生了这篇非常新颖的文章,可见口腔这块的科研潜能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口腔这块的期刊在近几年影响因子也呈现普遍的增长趋势,对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由于口腔专业大部分科室的病人都是预约制,所以你可以很轻松地安排好工作和科研的时间,这是很重要的。当你看到你的临床同学每天面对茫茫多的初诊病人看不完,还要上夜班、上急诊时,你可以问问自己在这种环境下你真的还有精力还有心情去搞科研吗?。
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接下来你就需要选择想做一个怎样的科研工作者了。只是为了发文章升职称?那么你可以选择做些材料方面的东西,这东西做起来非常快,前面说的那个两个月发了两篇8分文章的人就是做的材料这块。而口腔这块跟材料挂钩的东西简直太多了,补牙用的树脂,做牙冠用的瓷,还有粘接剂,种植体用的金属钛的表面处理,正畸的钢丝、托槽,我随便一想就有一堆材料,关键这些材料都还有各种问题,你随便拿个没人做的问题来研究研究就是一篇文章,利用你的闲暇时间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你想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那你需要耐得住寂寞,去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题了。目前口腔方面比较前沿的研究也有不少,包括口腔颌面部肿瘤方向、干细胞和组织再生方向等等,还有一些罕见病的研究,以及和一些全身疾病的研究,都是可以发高分文章的。如果你要选择走科研这条路,那么在研究生阶段就需要做充分准备,选择导师也变得尤其重要。最好是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一些文章,有了文章以后你才有读博的资本,另外有了文章你也可以开始尝试申请基金了。得到了基金的资助,相当于你今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课题了。至于之后的发展,对不起我不是什么科研达人,我也不知道。。。[s:ac:囧]
总的来说,科研这条路对于口腔专业来说是很合适的,无论你是想灌水还是成为科研大牛,你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如果你是想成为科研大牛,你一定要问问自己对科研是不是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兴趣,没有兴趣的支撑科研这条路是很难走下去的,因为你在做的是别人从未做过的事情,这条路不仅道路崎岖,连终点是否存在都是未知数,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三、成为临床大师。
口腔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因此从每个病例最后的效果就能看出医生的水平。因此,口腔这块无论是什么专科,每年都会出现非常多的病例比赛、病例壁报展示,还有各种操作班。在临床上磨砺自己的技能,长年累月下来你也可以拿出很多漂亮的病例。这些病例拿出去讲,或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久而久之你就混进了这个圈子里面顶尖的那一批人里,成为一名临床大师。
成为一名这样的医生,首先离不开三甲医院平台的支持。这个平台可以提供的病人量是巨大的,因此你的临床技能成长很快。同时这个平台可以给你充分的跨学科合作,比如一些跨学科的病例往往能得到许多同行的高度评价。举个例子,下颌骨肿瘤切除患者的咬合重建。这样的病人通常是因为下颌骨肿瘤,导致下颌骨部分切除,需要从腓骨(小腿)上取一部分用来弥补下颌骨的缺损,然后将这块腓骨和下颌骨连接,再在这个腓骨上进行种植牙,最终恢复患者的咬合,让患者也能拥有接近正常人那样的饮食。能做到这种复杂的病例,离不开口腔外科、口腔种植科、牙周科等各种科室的通力合作,而这在非三甲专科医院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医生,那么锚定一个三甲医院是必须的。通常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你本校的附属口腔医院相对会容易一些,或者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样的医院,一般科班出身的硕士研究生,手上有一两篇文章的话问题都不大。之后只需要按部就班地锻炼自己地操作,找机会多接触一些这方面做的好的主任,跟着多学习就可以了。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和病例讨论,能够学到不少东西,还有就是文献的阅读以及发表。走这条路,可以发表一些临床相关的文章,比如说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随机对照研究这些,在临床中给病人诊治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做了,符合伦理要求就可以。因此选择这条路,就需要完全跟临床挂钩,把临床技能磨练出来,多发发临床文章,多讲讲临床病例,在这个圈子里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你。而这种大牛,操作班请去讲一节课,半天的时间就是五位数起步,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吧。
四、从政
你们不要以为这条路是开玩笑。。。[s:ac:呆]实际上从医疗系统里面出身最后到卫生系统、科教系统里面的人挺多的。从政这条路,因为我自身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了解不多,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提一下。如果想走这一条路,基本上进入医院后就需要往职能科室那边靠,通常是一些类似于医务处、院办公室等等。这一块和政界接触相对来说多一些,但通常都需要在医院一步一步做到高层领导这个位置,最后转入卫生系统。对这一条路我不想也不能做出什么评价,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名被医学耽误的政界大佬,那我觉得这条路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总结]
口腔专业我想说的就这些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我一时没想到可能会忘记,如果想起来了会进行补充。可以说,口腔专业医生是一个学习阶段比较辛苦,工作收入较高,强度不大,前期发力强劲,后期规划全面,并且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除了我上述讲到的这些,作为一名三甲医院口腔医生,你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也会结识社会各界人士,这对于你今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大帮助,包括但不限于:房子装修、小孩上学、亲戚找工作、办证、科研合作等等。这些在社会上都是可以被看做成一种资源,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这也是泥潭经常讲的三甲医院主任背后的资源如何如何。回想起1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对医学这个专业还存在一些担忧,因为当时的医患关系已经比较紧张,加上媒体的渲染,我是不太看好这个专业的。同时我本身的性格不适合学医,对于死记硬背我实在是无法接受。所以我现在最庆幸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当时选择了口腔。这是一个在医学所有专业中,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医学”的一个专业。10年过后,我对口腔这个专业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专业,并且与国民经济发展挂钩,因此我对于这个专业今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希望这个帖子能帮到一些人。
实际上泥潭里面隔三岔五就会有人讨论一下拔智齿、种牙这种问题,也有人经常会说学医还是学口腔吧,但是并没有人对这个专业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作为一个口腔专业毕业两年的医生,目前已经经历了本科、研究生学习,毕业,入职,轮转,到现在独立接诊一年余,对这个专业的学习难度、花费精力、工作强度、收入情况、长期发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帖子里我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希望对有这个专业意向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高考及专业选择]
首先说一下我高考选专业的情况,由于我是色弱,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医学这块,然而最后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也因为自身比较懒不想再大一转专业,所以就硬着头皮学下来了。学校是C9中的一所,医学院实力很一般,当时入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定是学大临床还是口腔,到大三的时候会选方向,所以一开始其实是没有考虑过口腔的。在这边需要说明的是,其实高考分数对于你想选择口腔专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障碍,事实上现在口腔医学学生毕业后想进入三甲医院至少都是硕士起步,那么即使是你大学本科阶段所在院校实力不强,依旧可以在本科阶段努力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的研究生,最后进一个比较好的医院。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本科是比如说XX医学院这些二本学校,通过考研成了我研究生同学,跟同一个导师做研究,然后毕业后顺利留到附属医院的。因此,如果有志成为口腔医生,那么高考的分数不应让你退怯,而是激励自己争取考进一个比较不错的医学院研究生。
[本科阶段学习难度]
口腔专业学习难度可能因不同学校而异。我们在大四之前的专业课设置与大临床同学一样,系解、生化、生理、病理、病原微生物等等(就是那些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大摞子书),大四以及大五上学期时会和临床专业的一样学习大内科及外科,同时还会学习比较基础的一些口腔专业,比如说头颈解剖、牙体解剖、口腔病理这些基础课。大五下学期就是口腔的专业课,包括:牙体牙髓病学(补牙做根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拔牙的,做各种手术的)、口腔修复学(做烤瓷牙、活动假牙的)、口腔影像学(拍片子的),口腔粘膜病学(看舌头上长菜花的),牙周病学(洗牙的),还有一些比较简短的课程比如说正畸、种植、儿童齿科。总的来说,学习的压力是有的,特别是期末考试的时候,需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且无重点,但是考试安排又极不规律,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复习。我不清楚其他专业的同学是否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不了解别的专业的强度。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是什么记性很好的人,也不是什么智商很高的人,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我期末那一个月的状态基本就是看书看到凌晨三四点,然后第二天尽量九点起来继续看书,然而这种模式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所以我的成绩在班上属于最后20%。我相信有很多人有比我更好的学习方法,其实这里我只是想做一个铺垫,就是让你们知道一个在学生时代如此废物的我,在之后的学业及工作中是个什么样的情况[s:ac:凌乱]。总的来说学习难度确实存在而且不低,但是只要熬过了这一关,以后的经历就会轻松很多。
[研究生阶段学习难度以及各种耗费的精力]
研究生阶段开始不会有专业授课了,基本上是跟着导师上临床,做实验。这一关,难的很难,简单的又很简单,全看造化,但如果只是硕士毕业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至少目前我没看到有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至于博士研究生,大临床那边博士延毕很普遍,但是口腔这块至少我们学校是没有博士延毕这个传统的,其他学校不清楚。研究生阶段做实验是比较累人的,这种累不是每天要做很多事的累,而是心累,时刻担心着自己文章发不发的出来,时刻因为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二三十天的实验白做,时刻因为高中混的不怎么样的同学已经毕业工作月入二狗而心里不平衡。其实现在回来看,这段经历让我成长的很快。因为这是你选择的课题,你需要为你选择的课题承担责任,你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在这种状态下你才能知道你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到底能把它做到什么地步。还有科研的思维,对你今后的生活、工作都很有帮助。这就好像我们从小学数学,似乎会觉得没什么用,但是今后的生活中你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学思维,如果你能理解这种思维,那么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你需要去解决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建个模,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研究生阶段有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好的导师能够给你把握课题的方向,节省了你大量查阅文献的精力和时间,甚至在你还没开始接手这个课题的时候,已经有前人帮你铺垫好了大量的预实验结果,你只需要在这个框架上堆堆水泥贴贴砖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你的研究生阶段会过得非常轻松。我一个同学在研究生阶段结了个婚,然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发了两篇8分的文章就去生小孩了,最后顺利毕业找到一份三甲医院工作,婚姻、家庭、事业、学业全部丰收。在这些事情里面,实际上只有你的学业是最不确定的,因为如果你的课题方向存在问题,那这两个月可能就变成两年了,因此有一个好的导师是极为重要的。另外在这边多说一句,我们这边选导师是看成绩,按本科总成绩顺序选择,因此如果想有选择导师的优先权,就一定要在本科阶段把握主动。
研究生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了科研上,因为现在进三甲医院没有文章是比较困难的。如果科研方面比较顺利,你可以把多余的精力放在找工作、继续深造等方面了,口腔专业毕业后主要有两条路选择,工作或者读博,博士毕业的话基本上就是在医院工作和去博士后站继续做研究的选择了。这一部分我会在后面仔细说。
[工作强度与收入]
其实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好讲的,摆事实就完事了,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最关注这一点吧[s:ac:嘲笑]
收入水平的话,我们是口腔专科医院,三甲,每个科室情况不同,相对来说牙周科、粘膜科收入偏低,口腔外科、正畸科、种植科收入偏高,我是做修复的,主要是种植修复(就是说只是做牙套,不种钉子),收入会比专门做种植的医生低,基本上跟口腔外科水平差不多吧,赶不上正畸科。这里说的都是在医院拿的奖金啊,有些年资大一点的医生会出去接病人,开飞刀,这些我就不清楚收入如何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31/-vabhQ5-vv3K2bT1kShs-13i.jpg[/img]
这是我去年的收入,这个时候我刚回科,也就是说这是我回科以后第一年的收入。我们这边是二线城市,房价均价大概是2W5-3W的样子,手上现在有一套房子,贷款220W,一个月还贷+房租大概是1W5,每个月还款后还有钱可以浪,生活是不太成问题的,而且因为工作比较稳定,病人来源也很稳定,所以基本上不太需要担心断供的问题。
工作强度的话,我现在的状态是,一周五天上班,早8:00-11:30,没病人11点可以溜,下午2:00-5:30,没病人5点可以溜,而我现在基本上每天不会约太多病人,所以实际上上班时间大概一天只有6个小时。。而且很多时候在摸鱼,示教室看看书什么的(比如我现在就是在用摸鱼的时间无聊写帖子[s:ac:哭笑])。当然也有忙的时候,如果病人比较多也可能会拖班,但是一般晚上6点之前肯定是可以下班的。除此之外就是三甲医院的一些日常了,什么台账、考核、会议这些,会比较耽误时间,有时候比较急的话也需要回家以后继续工作写材料,但是一年之中这种事情最多出现四五次。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就是我之前为什么说熬过了专业学习这一关,以后的经历就会轻松很多的原因。工作强度不高,收入在本地足够还月供,日子过的还很滋润,有房有车不是问题,当然首付还是需要家里帮下忙,毕竟刚毕业两年,首付的积蓄不太容易攒出来,如果赶着上车还是家里帮衬一下吧。另外口腔医生工作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只要不是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基本上不太存在被开除的可能。而口腔医生收入可以说完全是按劳分配,基本工资不高,但是只要你愿意看病人,就能够拿到不菲的奖金,跟你的年资不会存在太大的关系。所以,可以这么说,口腔这个专业前期就开始发力,年轻人只要愿意干活,就能拿到不错的收入,不需要熬资历。那么至于这个职业后期如何,下一部分讲。另外这里我再强调一下,这些收入是完完全全从医院拿的,是拿得心安理得的钱,你不需要去跟医药代表沟通,你不需要提心吊胆地拿回扣,你不需要跟你的良心过不去,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
[长期发展]
其实这一部分是我最主要想讲的,甚至可以说是选择口腔专业的精髓所在。前面说的这么多,其实都是在为这一部分打基础。贫穷的人之所以永远贫穷,是因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一些极为廉价的工作去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然而对于口腔专业的你来说,你的收入维持一个三口之家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这些时间的应用,决定了你今后长期发展的道路。
一、向钱看齐
尽管这一份收入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钱谁会嫌少呢?况且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钱。如果你属于这样的人,那么你今后的长期规划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种,继续在三甲医院工作,由于三甲医院病人量较多,你的临床技能提升速度会非常快。随着你的技能提升,你在本市这个圈子混的也会越来越出名,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就包括一些民营诊所的老板,这些老板可能是投资人,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口腔医生,你可以通过这些诊所在业余时间赚一些外快,如果有闲钱甚至可以找合伙人自己开一个诊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卫健委并未明确定性多点执医的问题,虽然有消息说口腔医生的多点执医会渐渐放开,但至少在现阶段,这还是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但我也知道不少口腔医院的医生,包括一些主任级别的人物都会在外面诊治一些病人,甚至是开飞刀。所以这条路如何走,应不应该走,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种,三甲医院工作到主治,或副高(代价有点大),积累足够的病人量,然后跳槽民营诊所(这一步可以跳过),到最后自己开诊所。通过在三甲医院的积累,可以带来一大批病人的流量,而这些病人又会继续带来更多的病人。这条路基本上已经断送了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这个圈子混出名的可能,但是其变现能力无疑是迅速且巨大的。选择了全身心投入民营,意味着少了三甲医院这个平台,获得的是民营诊所高额的利润,相当于从中产阶级跨越到了小资产阶级,某种程度上来说跨越了阶级壁垒,上限确实是很高的。只不过这条路会比较艰辛,创业阶段的辛苦可能数倍于你给三甲医院打工的辛苦程度,你需要考虑不仅限于诊所的选址、供水排水、消防、成本计算、采购等等一系列你可能从未接触过的事物,你还要承担刚开诊时诊所还未步入运营正轨所消耗的巨额资金,如果正巧你赶上了今年新冠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你可能会崩溃。因此这条路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如果你相信你有强大的商业头脑,那么你可以选择尝试这条路,但想回头就很难了。
我不推荐口腔专业毕业后直接去口腔诊所,这是个很烂的选择。
二、成为科研大牛。
口腔这块的科研现在发展势头很猛,而且因为口腔的特殊性,存在很多跨学科研究,又因为口腔待开发的领域还有很多,因此研究方向可选择性也很多。比如说前两年就有一篇文章,研究的是牙周炎和老年痴呆的关系,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诞生了这篇非常新颖的文章,可见口腔这块的科研潜能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口腔这块的期刊在近几年影响因子也呈现普遍的增长趋势,对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由于口腔专业大部分科室的病人都是预约制,所以你可以很轻松地安排好工作和科研的时间,这是很重要的。当你看到你的临床同学每天面对茫茫多的初诊病人看不完,还要上夜班、上急诊时,你可以问问自己在这种环境下你真的还有精力还有心情去搞科研吗?。
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接下来你就需要选择想做一个怎样的科研工作者了。只是为了发文章升职称?那么你可以选择做些材料方面的东西,这东西做起来非常快,前面说的那个两个月发了两篇8分文章的人就是做的材料这块。而口腔这块跟材料挂钩的东西简直太多了,补牙用的树脂,做牙冠用的瓷,还有粘接剂,种植体用的金属钛的表面处理,正畸的钢丝、托槽,我随便一想就有一堆材料,关键这些材料都还有各种问题,你随便拿个没人做的问题来研究研究就是一篇文章,利用你的闲暇时间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你想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那你需要耐得住寂寞,去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题了。目前口腔方面比较前沿的研究也有不少,包括口腔颌面部肿瘤方向、干细胞和组织再生方向等等,还有一些罕见病的研究,以及和一些全身疾病的研究,都是可以发高分文章的。如果你要选择走科研这条路,那么在研究生阶段就需要做充分准备,选择导师也变得尤其重要。最好是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一些文章,有了文章以后你才有读博的资本,另外有了文章你也可以开始尝试申请基金了。得到了基金的资助,相当于你今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课题了。至于之后的发展,对不起我不是什么科研达人,我也不知道。。。[s:ac:囧]
总的来说,科研这条路对于口腔专业来说是很合适的,无论你是想灌水还是成为科研大牛,你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但是如果你是想成为科研大牛,你一定要问问自己对科研是不是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兴趣,没有兴趣的支撑科研这条路是很难走下去的,因为你在做的是别人从未做过的事情,这条路不仅道路崎岖,连终点是否存在都是未知数,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三、成为临床大师。
口腔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因此从每个病例最后的效果就能看出医生的水平。因此,口腔这块无论是什么专科,每年都会出现非常多的病例比赛、病例壁报展示,还有各种操作班。在临床上磨砺自己的技能,长年累月下来你也可以拿出很多漂亮的病例。这些病例拿出去讲,或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久而久之你就混进了这个圈子里面顶尖的那一批人里,成为一名临床大师。
成为一名这样的医生,首先离不开三甲医院平台的支持。这个平台可以提供的病人量是巨大的,因此你的临床技能成长很快。同时这个平台可以给你充分的跨学科合作,比如一些跨学科的病例往往能得到许多同行的高度评价。举个例子,下颌骨肿瘤切除患者的咬合重建。这样的病人通常是因为下颌骨肿瘤,导致下颌骨部分切除,需要从腓骨(小腿)上取一部分用来弥补下颌骨的缺损,然后将这块腓骨和下颌骨连接,再在这个腓骨上进行种植牙,最终恢复患者的咬合,让患者也能拥有接近正常人那样的饮食。能做到这种复杂的病例,离不开口腔外科、口腔种植科、牙周科等各种科室的通力合作,而这在非三甲专科医院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医生,那么锚定一个三甲医院是必须的。通常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你本校的附属口腔医院相对会容易一些,或者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样的医院,一般科班出身的硕士研究生,手上有一两篇文章的话问题都不大。之后只需要按部就班地锻炼自己地操作,找机会多接触一些这方面做的好的主任,跟着多学习就可以了。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和病例讨论,能够学到不少东西,还有就是文献的阅读以及发表。走这条路,可以发表一些临床相关的文章,比如说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随机对照研究这些,在临床中给病人诊治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做了,符合伦理要求就可以。因此选择这条路,就需要完全跟临床挂钩,把临床技能磨练出来,多发发临床文章,多讲讲临床病例,在这个圈子里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你。而这种大牛,操作班请去讲一节课,半天的时间就是五位数起步,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吧。
四、从政
你们不要以为这条路是开玩笑。。。[s:ac:呆]实际上从医疗系统里面出身最后到卫生系统、科教系统里面的人挺多的。从政这条路,因为我自身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了解不多,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提一下。如果想走这一条路,基本上进入医院后就需要往职能科室那边靠,通常是一些类似于医务处、院办公室等等。这一块和政界接触相对来说多一些,但通常都需要在医院一步一步做到高层领导这个位置,最后转入卫生系统。对这一条路我不想也不能做出什么评价,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名被医学耽误的政界大佬,那我觉得这条路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总结]
口腔专业我想说的就这些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我一时没想到可能会忘记,如果想起来了会进行补充。可以说,口腔专业医生是一个学习阶段比较辛苦,工作收入较高,强度不大,前期发力强劲,后期规划全面,并且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除了我上述讲到的这些,作为一名三甲医院口腔医生,你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也会结识社会各界人士,这对于你今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有很大帮助,包括但不限于:房子装修、小孩上学、亲戚找工作、办证、科研合作等等。这些在社会上都是可以被看做成一种资源,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多。这也是泥潭经常讲的三甲医院主任背后的资源如何如何。回想起1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对医学这个专业还存在一些担忧,因为当时的医患关系已经比较紧张,加上媒体的渲染,我是不太看好这个专业的。同时我本身的性格不适合学医,对于死记硬背我实在是无法接受。所以我现在最庆幸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当时选择了口腔。这是一个在医学所有专业中,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医学”的一个专业。10年过后,我对口腔这个专业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专业,并且与国民经济发展挂钩,因此我对于这个专业今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希望这个帖子能帮到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