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m.
2021-04-04T18:59:22+00:00
先自报下家门吧,本人本科学历,建筑行业工作也有7年了,现在中部地区一综合甲级建筑设计院工作。在单位级别就是小型项目的专负,中型项目的执行专负,大型项目的设计人这种角色,年收入大概30左右。
以去年疫情年为例,描述下我们的工作强度,全年参与项目大大小小大概15个左右,每天工作时间早9点到晚未知,去年统计的全年加班天数接近300天,通宵次数不少于一个巴掌,上班时间各种对接、电话、会议不断,下班时间抓紧赶图。小马说996是福报,对我们来说真他娘的是福报,每天工作时长基本超过12小时,周末没有加班的次数屈指可数,基本失去了个人生活空间。由于劳心劳力,长时间处于高压和焦虑状态,每年的体检都做的胆战心惊。
由于工作的强度和性质,目前对于现有工作完全谈不上热爱,并且经常心生倦意。要说单位的福利还是不错的,收入上看上去中规中矩,但是性价比太低,最要命的是职业成长路线太窄了。干过建筑设计的都知道在建筑院设备专业地位的低下,是小专业,但是目前除了设计院的工作,其他的出路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有优势。施工单位跟随项目走的浮动的工作地点,工地较简陋的工作环境,较之设计院更偏下游的行业定位显然不是个优化选择。而从业主方同学那里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在甲方工作也并没有那么美好,工作氛围没有那么单纯,应酬繁多,而且考虑到设计部在甲方项目体系里地位同样低下,而且还是小专业。。。
虽然才刚过而立之年,但35岁的职场中年危机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一方面怕自己就这样埋没在了设计院无尽的画图中,在最好的人生阶段就这样庸碌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担心跳出设计院发现又是一个个围城,建筑行业准确的说是地产行业的黄金期已过,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整个行业处于一个山河日下的情景,去年年末的同学聚会上,在业主方的一个同学酒后交谈的时候问了个很扎心的问题:“十年之后的自己该怎么办?”有个在中建某局施工单位的同学现在已经9证在手,处于这样一个夕阳行业里不能充满朝气憧憬可期的未来,而是步步为营为以后的出路提前规划,想想真的很没意思啊。。。
以去年疫情年为例,描述下我们的工作强度,全年参与项目大大小小大概15个左右,每天工作时间早9点到晚未知,去年统计的全年加班天数接近300天,通宵次数不少于一个巴掌,上班时间各种对接、电话、会议不断,下班时间抓紧赶图。小马说996是福报,对我们来说真他娘的是福报,每天工作时长基本超过12小时,周末没有加班的次数屈指可数,基本失去了个人生活空间。由于劳心劳力,长时间处于高压和焦虑状态,每年的体检都做的胆战心惊。
由于工作的强度和性质,目前对于现有工作完全谈不上热爱,并且经常心生倦意。要说单位的福利还是不错的,收入上看上去中规中矩,但是性价比太低,最要命的是职业成长路线太窄了。干过建筑设计的都知道在建筑院设备专业地位的低下,是小专业,但是目前除了设计院的工作,其他的出路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有优势。施工单位跟随项目走的浮动的工作地点,工地较简陋的工作环境,较之设计院更偏下游的行业定位显然不是个优化选择。而从业主方同学那里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在甲方工作也并没有那么美好,工作氛围没有那么单纯,应酬繁多,而且考虑到设计部在甲方项目体系里地位同样低下,而且还是小专业。。。
虽然才刚过而立之年,但35岁的职场中年危机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一方面怕自己就这样埋没在了设计院无尽的画图中,在最好的人生阶段就这样庸碌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担心跳出设计院发现又是一个个围城,建筑行业准确的说是地产行业的黄金期已过,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整个行业处于一个山河日下的情景,去年年末的同学聚会上,在业主方的一个同学酒后交谈的时候问了个很扎心的问题:“十年之后的自己该怎么办?”有个在中建某局施工单位的同学现在已经9证在手,处于这样一个夕阳行业里不能充满朝气憧憬可期的未来,而是步步为营为以后的出路提前规划,想想真的很没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