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Chulerr
2021-09-10T07:42:09+00:00
1.混合制度
不是所有地方都养得起cba球队,不是所有地方的球队都容易赚钱。有钱有人的大城市可以市场化程度高一点,其他城市得认清现实,明确自己是人才输送库的定位才容易活得久
因此cba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像nba,固定数量,无升降级制度,大城市限定,暂称A区;一部分二线城市,升降级,类似中超,暂称B区。赛制还是像CBA,只是一部分球队不会降级,一部分球队会
两区比赛规则一样(废话),球队数量不必须一样(设想里B多于A,假设现在cba17队,大概4,5队A区,其余B),A区薪资的底数或工资帽比B区的大,本区以内球员转会规则一样,跨区流动B到A有转会费,A到B无转会费。跨区球员流动,薪资自动按照所属赛区的底数或者工资帽变化
长远目标根据收支平衡慢慢把B区的转化为A区的
2.赛程
ab划分只是俱乐部属性,不影响赛程,到时候要算降级则看去掉A区球队后的排名
3.下级联赛
指级别低于cba的全部联赛,这些都是升降级玩法,感觉上升降级不容易出现一下子破产退出,有降级缓冲复活的余地
4.收入
转播权国内统一拍卖,国外部分转播CBA统一卖常规赛,季后赛部分由A区全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代替实际比赛中会有的B区球队决定,无需上交cba。(如果A区球队没打进季后赛,仍然有季后赛分成低保,这个低保每队一样)。季后赛名额应大于A区球队数量
转播权分成依据当季结束时排名,常规赛部分方差小,季后赛部分方差大(国外季后赛部分,先分成A区球队低保,然后剩下的再根据排名在季后赛参赛队伍中分,低保部分应明显小于按排名分部分)
装备赞助,B区统一,A区一定场次与B区统一,余下场次可以自行招标收入自用
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追求体育娱乐 20年前国内娱乐圈土得掉渣 现在收入还不是秒杀日韩港台 国内是职业化起步晚 决策者拉跨 就篮球在国内的受众基础 不需要怎么操作 未来20-30年cba肯定会成为仅次于nba的世界第二大联赛 就算是nba在40年前也是只有十几只球队的小联盟而已
[quote][pid=548958000,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498042]shaheng[/uid] (2021-09-10 16:34):
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追求体育娱乐 20年前国内娱乐圈土得掉渣 现在收入还不是秒杀日韩港台 国内是职业化起步晚 决策者拉跨 就篮球在国内的受众基础 不需要怎么操作 未来20-30年cba肯定会成为仅次于nba的世界第二大联赛 就算是nba在40年前也是只有十几只球队的小联盟而已[/quote]不好这么比吧,美国40年前的经济基础比中国四十年前好得多,经济地位比现在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恐怕还要更高
Reply to [pid=548958000,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498042]shaheng[/uid] (2021-09-10 16:34)
这个不太一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娱乐圈说难听点靠的是炒作,没有质的差距,或者说就算有差距也不会硬生生怼你脸上,大家还可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饭圈是无所谓的,问题是篮球不行,说句不太正确的话,cba的水平除非全外援,水平不可能真的上的去,身体素质就决定这个联赛的水平不要说跟cba比,跟欧洲比都够呛。对外男篮练到极致也就称霸亚洲,这种半吊子的状态不可能靠市场吸引多少国人,体育运动但凡能做大,不能光靠资本和市场,水平一定是第一位的,反向例子中超,多少资本都不行,也别说中国特殊,日本也几亿人,市场也不小,篮球足球哪个能做起来。。。真正做起来的棒球是靠水平撑着的,不要过分高估国内的篮球基础,国人只是在初高中没别的体育能进行罢了,加上nba确实观赏性高有影响,真谈篮球基础,你得想想有多少人毕了业会周末去打球,回去买票看球
我跟你说一招 立竿见影 初升高、高考排/足/篮三个大球三选一计入总成绩 当然这是我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看看就行
[quote][pid=548958000,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498042]shaheng[/uid] (2021-09-10 16:34):
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追求体育娱乐 20年前国内娱乐圈土得掉渣 现在收入还不是秒杀日韩港台 国内是职业化起步晚 决策者拉跨 就篮球在国内的受众基础 不需要怎么操作 未来20-30年cba肯定会成为仅次于nba的世界第二大联赛 就算是nba在40年前也是只有十几只球队的小联盟而已[/quote]现在国内娱乐圈有啥。。不还是照着日韩各种抄
什么时候能有原生动力了,什么时候才是真起来了
就跟日本,80年代经济无敌,但是一样是抄美国
90年代虽然经济垮了,但是反而美国开始崇拜日本
一个道理
国内经济增速虽然下来了,但是这不是啥末日
反而是产生原生娱乐动力的机会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往欧美输出内容,输出让他们喜欢的IP了
什么时候才是秒杀日韩的开始
目前看,还没影
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强行开设并扩大商业联赛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把那些在国际上横向对比属于菜鸡的球员捧成了球星,还拿着高于外国高水平同行的薪水。
体育运动的魅力在本身的技战术和竞技性,这两点做好了,才有观众和市场来付钱消费,不然隔壁nba飞天遁地,欧洲联赛血战搏杀,看看也不要几个钱,谁还愿意掏钱看国内菜鸡黑哨,谁还愿意投资?
说到底,没有基础没有竞争,不是打球的人多水平高所以要搞联赛,而是因为要搞联赛所以找些人来打球[s:ac:茶][s:ac:茶]
[quote][pid=549693151,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40692029]DonLierence[/uid] (2021-09-13 14:29):
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强行开设并扩大商业联赛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把那些在国际上横向对比属于菜鸡的球员捧成了球星,还拿着高于外国高水平同行的薪水。
体育运动的魅力在本身的技战术和竞技性,这两点做好了,才有观众和市场来付钱消费,不然隔壁nba飞天遁地,欧洲联赛血战搏杀,看看也不要几个钱,谁还愿意掏钱看国内菜鸡黑哨,谁还愿意投资?
说到底,没有基础没有竞争,不是打球的人多水平高所以要搞联赛,而是因为要搞联赛所以找些人来打球[s:ac:茶][s:ac:茶][/quote]这就是后发国家的原罪了
要有,不然人会不满意,可是你能力其实不能一样有,那么要么数量很少(像以前样板戏控制了数量总的成本就不会高到哪里去),要么双轨制期待其中一部分能够自负盈亏打出去,然后慢慢开放全部球队
其实你总体是对的,只要球队足够多就完事了。
我们本地,一年也大不了几场比赛,看个JB?还是看NBA去了。
关键问题是,如果是自己家乡球队,我是愿意花真金白银买周边的,毕竟家乡,我穿个衣服写俩字中国,我都特么觉得特别骄傲,
但你说别的队,什么湖人火箭,我再追捧,这尼玛也是外国队啊,什么我是曼联死忠,我是多特死忠,人家又不认你。。。
真心地,
实际是大部分职业球员基本是当地体育局为了全运会养的……cba本身没有巨大市场来营造足够的青训规模,即大部分职业球员钱途渺茫……
[quote][pid=549822230,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27262983]Joker K[/uid] (2021-09-13 23:22):
实际是大部分职业球员基本是当地体育局为了全运会养的……cba本身没有巨大市场来营造足够的青训规模,即大部分职业球员钱途渺茫……[/quote]所以认清现实,双轨制,有能力进入市场化球队的球员进去,不行还有个保底
你这肯定有问题,大城市并不见得赚钱,上港120亿能收回几个钱?
现在的问题是大老板不在乎亏钱,用企业甚至银行的钱签人。
小老板赚不了钱只能摆烂
收支平衡也很难做到,阴阳合同满天飞,你哪知道到底平衡了没。
好家伙,连打个篮球都搞特权?要么都降要么都不降,一部分降是什么鬼?
[quote][pid=550307743,28450408,1]Reply[/pid] Post by [uid=39415686]柒柒seven[/uid] (2021-09-15 15:40):
好家伙,连打个篮球都搞特权?要么都降要么都不降,一部分降是什么鬼?[/quote]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其他保底[s:ac:哭笑]
如果不降级会导致有让赛的风险,那么排名带来的收入可以分段设置梯度,前几名收入差一名差很多,后面比前几名差很多但互相之间差不多保个温饱
这样前几名的球队为了收入尽可能多,就要尽可能赢
或者这么比喻,冠军从经济水平考虑已经几乎内定为A区的,但是冠军队员流动性超大,如果平民球队偶尔冠军了,那么靠着卖掉自己的一队队员就能过上好长一段滋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