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ne
2020-04-12T08:30:42+00:00
来源 微博@李鲆
[url]https://m.weibo.cn/1226157155/4493552564052137[/url]
讲一个我亲历(亲自参与处理)的性侵案。
一个可能政治不正确,可能让你三观炸裂的故事,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
二十年前,我还在体制内,某乡镇党办工作。
有次下乡,和民政所、妇联、派出所一起,到某村——山里的一个村子——调解一起qj案。
qj案?调解?
我:一脸懵逼jpg
受害者是个16岁的小姑娘,刚读高一,暑假去姐姐家,被姐夫qj了。
我心想:这特么的有什么可调解的?qj犯直接抓起来不就得了?
但是不,就是得调解。
我、民政专干、妇联主任、派出所的一位jc,姐夫村的村支书、村长和治保主任,受害者村的村支书、村长和治保主任,构成了调解队伍(其实我没什么话语权,可以说全程吃瓜)。
先杀了一只羊(姐夫家的),大家吃午饭,然后开始开会调解。
是一个非常冗长、争吵、无趣的过程,我择其要说一下吧。
————————————
Jc还是很负责的,直接说这就是qj,可以走法律程序,判他几年。
几乎所有人,包括村干部、受害者父母、这个姐姐,都坚决反对。
理由很简单:
“你把男人抓进去,这个家就散了嘛,他老婆谁来管哩?他家有俩孩子哩(一个三岁,一个一岁),谁来养哩?”
————————————
然后妇联主任发言:
“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定要保障哩。不过xx也是大人哩,我们这样吵来吵去也没啥意思,还是要征求下她的意见哩。xx,你想把你姐夫关进监狱里吗?”
那个瘦弱的小姑娘,缩在角落里,满脸茫然,过了一会儿,缓慢地摇了摇头。
————————————
民政专干发言:
“既然大家想法基本一致,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先给个处理意见,大家再看中不中。
这件事哩,我的意思是,要做好保密工作哩,嫑(读bo)再扩大化哩,嫑叫更多人知道哩,xx是个小毛妞,还要活人哩。叫外人知道了,对她没啥好处。
她既然还在念书哩,那就继续念,念书的钱叫她姐夫出哩,能念多高就念多高。
叫她姐夫先给一笔钱,xx爸妈收着,做保证金。
她姐夫做了错事,就得负责任哩。
对了,她姐夫还得写个保证书哩,保证xx到岁数了(成年了)得娶她——当然到时候要是xx自己找下更好的哩,不愿意哩,这条就自动作废。
她姐夫家的院子我看过哩,不小,够住了。
村里也不用再拨宅基地了。中间打道墙,她姐离婚不离家,住东院;xx住西院。姊妹俩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哩。
你们看哩?中不中?”
————————————
一连片的“中中中”。
xx的父亲过来敬烟,点上,谄媚地说:“要不怎么说是公社(当时农村还是习惯说公社)干部哩,水平就是高。”
妇联主任特别问了下xx的姐姐:“你有啥意见没有?”
姐姐原本一脸恐慌,这时候看上去心定多了,赶紧摇头:“没有没有。”
“那就是委屈你哩。”
“这说的是啥话哩。我个人(自己)妹,我个人男人,肉烂锅里煮哩,我有啥委屈哩。”
“真是识大体哩。”一片赞叹声。
——————————————
最后是jc一脸严肃:
“那就是qj案不存在了。你们就是报假案,这问题很严重。咋处理哩?”
认罚认罚。
罚多少?“500吧。”
有点多,能不能通融下?(当时我月薪也就500元)
最后协商结果,交300元罚款,承认自己报假案,撤诉,并且写下保证书,绝不翻案,永不上访。
两份保证书,大家都签了字,按了手印。
————————————
这时太色已晚。村干部留我们吃饭,jc给我们递了个眼色,拒绝了。
出了门,上了车,jc说:
“村里有啥好吃哩?羊肉吃一顿也就够哩。走,我请大家吃小西湖。”
小西湖是当地最好的饭店。
“办公事,咋好让你私人破费哩?”
“这不是有刚罚的300元吗?够了。”
啊?
“他们报案,我根本就没立案。球,就知道真告不起来哩。最后肯定是这个球样子。”
那你为啥还要吓唬人家?还要罚款?
“你不吓唬一下他们咋中哩?过两天家里吵架哩,又来上访,说jc不作为哩……你咋唬他一顿,叫他写个保证书,再罚钱罚到他们肉疼,他们就不给你惹麻烦哩。罚的钱又不能入账,我揣兜里算贪污,吃了去球。”
————————————
300元在当时,足够一桌好菜,让大家酒足饭饱了。
酒桌上,民政专干叹了口气,说:“就看xx争不争气哩。”
何解?
“她那家庭,会供她上大学吗?现在倒是个好机会哩。她姐夫家条件还好一点。她要能好好念书,上了大学,离开这地方,就能有新生活。她要是考不上大学……”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
几年后我离开乡镇,走之前特意去那个村子里看了看。
那个院子,中间垒的那堵墙,还在。
那个xx,怀里抱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人倒是胖了许多。和一个正常的、刚做了母亲的农村女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算算时间,她应该还不满20岁。应该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嫁过来了。
问了问村干部,说村民对她倒也没有什么太多歧视。倒是有人羡慕嫉妒恨这姐夫(现在算她丈夫了):
——娶了姊妹俩!前半夜睡西院,后半夜睡东院,累死他个狗日的!
[url]https://m.weibo.cn/1226157155/4493552564052137[/url]
讲一个我亲历(亲自参与处理)的性侵案。
一个可能政治不正确,可能让你三观炸裂的故事,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
二十年前,我还在体制内,某乡镇党办工作。
有次下乡,和民政所、妇联、派出所一起,到某村——山里的一个村子——调解一起qj案。
qj案?调解?
我:一脸懵逼jpg
受害者是个16岁的小姑娘,刚读高一,暑假去姐姐家,被姐夫qj了。
我心想:这特么的有什么可调解的?qj犯直接抓起来不就得了?
但是不,就是得调解。
我、民政专干、妇联主任、派出所的一位jc,姐夫村的村支书、村长和治保主任,受害者村的村支书、村长和治保主任,构成了调解队伍(其实我没什么话语权,可以说全程吃瓜)。
先杀了一只羊(姐夫家的),大家吃午饭,然后开始开会调解。
是一个非常冗长、争吵、无趣的过程,我择其要说一下吧。
————————————
Jc还是很负责的,直接说这就是qj,可以走法律程序,判他几年。
几乎所有人,包括村干部、受害者父母、这个姐姐,都坚决反对。
理由很简单:
“你把男人抓进去,这个家就散了嘛,他老婆谁来管哩?他家有俩孩子哩(一个三岁,一个一岁),谁来养哩?”
————————————
然后妇联主任发言:
“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定要保障哩。不过xx也是大人哩,我们这样吵来吵去也没啥意思,还是要征求下她的意见哩。xx,你想把你姐夫关进监狱里吗?”
那个瘦弱的小姑娘,缩在角落里,满脸茫然,过了一会儿,缓慢地摇了摇头。
————————————
民政专干发言:
“既然大家想法基本一致,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先给个处理意见,大家再看中不中。
这件事哩,我的意思是,要做好保密工作哩,嫑(读bo)再扩大化哩,嫑叫更多人知道哩,xx是个小毛妞,还要活人哩。叫外人知道了,对她没啥好处。
她既然还在念书哩,那就继续念,念书的钱叫她姐夫出哩,能念多高就念多高。
叫她姐夫先给一笔钱,xx爸妈收着,做保证金。
她姐夫做了错事,就得负责任哩。
对了,她姐夫还得写个保证书哩,保证xx到岁数了(成年了)得娶她——当然到时候要是xx自己找下更好的哩,不愿意哩,这条就自动作废。
她姐夫家的院子我看过哩,不小,够住了。
村里也不用再拨宅基地了。中间打道墙,她姐离婚不离家,住东院;xx住西院。姊妹俩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哩。
你们看哩?中不中?”
————————————
一连片的“中中中”。
xx的父亲过来敬烟,点上,谄媚地说:“要不怎么说是公社(当时农村还是习惯说公社)干部哩,水平就是高。”
妇联主任特别问了下xx的姐姐:“你有啥意见没有?”
姐姐原本一脸恐慌,这时候看上去心定多了,赶紧摇头:“没有没有。”
“那就是委屈你哩。”
“这说的是啥话哩。我个人(自己)妹,我个人男人,肉烂锅里煮哩,我有啥委屈哩。”
“真是识大体哩。”一片赞叹声。
——————————————
最后是jc一脸严肃:
“那就是qj案不存在了。你们就是报假案,这问题很严重。咋处理哩?”
认罚认罚。
罚多少?“500吧。”
有点多,能不能通融下?(当时我月薪也就500元)
最后协商结果,交300元罚款,承认自己报假案,撤诉,并且写下保证书,绝不翻案,永不上访。
两份保证书,大家都签了字,按了手印。
————————————
这时太色已晚。村干部留我们吃饭,jc给我们递了个眼色,拒绝了。
出了门,上了车,jc说:
“村里有啥好吃哩?羊肉吃一顿也就够哩。走,我请大家吃小西湖。”
小西湖是当地最好的饭店。
“办公事,咋好让你私人破费哩?”
“这不是有刚罚的300元吗?够了。”
啊?
“他们报案,我根本就没立案。球,就知道真告不起来哩。最后肯定是这个球样子。”
那你为啥还要吓唬人家?还要罚款?
“你不吓唬一下他们咋中哩?过两天家里吵架哩,又来上访,说jc不作为哩……你咋唬他一顿,叫他写个保证书,再罚钱罚到他们肉疼,他们就不给你惹麻烦哩。罚的钱又不能入账,我揣兜里算贪污,吃了去球。”
————————————
300元在当时,足够一桌好菜,让大家酒足饭饱了。
酒桌上,民政专干叹了口气,说:“就看xx争不争气哩。”
何解?
“她那家庭,会供她上大学吗?现在倒是个好机会哩。她姐夫家条件还好一点。她要能好好念书,上了大学,离开这地方,就能有新生活。她要是考不上大学……”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
几年后我离开乡镇,走之前特意去那个村子里看了看。
那个院子,中间垒的那堵墙,还在。
那个xx,怀里抱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人倒是胖了许多。和一个正常的、刚做了母亲的农村女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算算时间,她应该还不满20岁。应该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嫁过来了。
问了问村干部,说村民对她倒也没有什么太多歧视。倒是有人羡慕嫉妒恨这姐夫(现在算她丈夫了):
——娶了姊妹俩!前半夜睡西院,后半夜睡东院,累死他个狗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