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lefeet
2021-12-01T10:39:46+00:00
本文首发于BILIBILI平台,文章作者为@cccczw123,已获得许可转载本文。以下为文章正文:
GF拒绝任天堂的援助,一直是很多人对GF不满的一个原因。但,这是真的吗?怀着疑问,我通过简单的调研,尝试查找了一下相关资料。
最直接理由:
现有的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开发一组(EPD1组)主要是支援一些第一方第二方游戏制作,比如异度之刃、火纹、宝可梦等。在其与其前身参与支援的清单中,出现了自火红叶绿后所有的PM正作。
自金银版开始,每代游戏的Debug均由马里奥俱乐部(MarioClub,最早好像叫超级马里奥俱乐部 SuperMarioClub),在游戏通关后的Credit里,Debug这一栏均有体现。MarioClub主要负责的就是很多任天堂游戏的Debug工作,至于为什么DP以及BDSP里仍然有那么多BUG...可能MarioClub也尽力了吧...
前文提到,任天堂EPD1组参与支援了自火红叶绿以来的所有宝可梦正作开发。技术支持人员名单中,通过人员履历,可以发现疑似EPD1组成员或者参与过其他任天堂游戏的人员。
我们以剑盾为例[3],看看技术支持的人里,选取几个典型的看一看履历:
1、Kyohei Minato[4]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LPGE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宝可梦铁拳、火纹、异度之刃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
2、Satoru Miyahara[5]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LPGE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火纹、异度之刃、大乱斗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
3、Tour Inage[6]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白金、心金魂银、XY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火纹、异度之刃、马造等游戏的制作,有可能是任天堂EPD1组或者其他组的成员,资历还挺深的
4、Shuhei Furukawa[7]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自BW到剑盾的所有游戏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宝可梦铁拳、火纹、异度之刃、大乱斗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资历很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cwevK1wT3cSk0-158.webp[/img]
Shuhei Furukawa
至于任天堂出钱、成立Creatures支援GF开发初代PM游戏(Creatures至今,还依然负责PM的建模,支持宝可梦游戏开发)、金银依靠聪哥的技术力将关东与成都2个地图压缩进来、猫叔提出了双版本的想法等例子,就不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GF经典的原罪问题之一了,自从2012年开始,黑白2发售后,宝可梦在TPC的领导下就开始走向了年货政策。13年XY发售,也是第一款宝可梦3D游戏正作,肉眼可见的技术力低下、二周目剧情的省略,在前作黑白及良心资料片黑白2的对比中,显得诚意不足。而后,ORAS、SM、USUM、LGPE、剑盾的质量相较同世代其他大IP作品又有所差距,让大家对宝可梦游戏以及GF的讨伐一波比一波狠,“GF拒绝任天堂援助”这个早年三人成虎的谣言,不断的被人提起及传播。
我当初也是一名痛骂GF的玩家之一,不过有一次也是在贴吧里看到了一个人提问,说gf真的拒绝任天堂援助了吗?我为了找到拒绝的证据,和LZ论战一波,使劲的去找相关素材,结果...和我之前的想法截然相反。拒绝支持这一说法完全找不到可靠出处,只有贴吧帖子和自媒体复制粘贴;倒是游戏最后的人员名单里确确实实出现了任天堂的技术支持。
当然,援助确实是援助了,参与援助的有多少人(没准就名单上那些)、援助贡献了多少力量,我们不得而知。但所谓“拒绝任天堂援助”,一定是错误的观点。作为宝可梦玩家,如今宝可梦游戏质量的下滑让人痛心。然而,我们不能用谎言作为泄愤、抨击的工具,要正视现实,用事实说话。
个人对宝可梦游戏的看法:
大家对宝可梦游戏的不满,主要还是从XY开始不断下滑的游戏质量产生的。这个时间点,也是TPC开始实行宝可梦游戏年货化政策的开始。或许是黑白2这一良心资料片系列没能取得好的销量,宝可梦自XY 进入了3D时代,也进入了年货时代。
我认为,宝可梦游戏质量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有几点:
(1)GF技术力祖传的低下
作为正作游戏的开发者,没得说,做的烂就是烂,工期短是外部问题,但技术力低下就真是自己的问题了。剑盾中的旷野地带及城镇,可以看出终于实现了大地图的无缝加载。然而这项技术,是GF在2016-2018年开发小镇英雄时,才积累下来的技术,应用到了剑盾中,隔壁旷野之息、奥德赛早就实现了。
虽然GF官网常年挂着招聘启事,但做出来的游戏成品,依旧是这个样子,无法理解......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7o2xK12T3cSq6-b2.webp[/img]
(2)TPC制定年货政策,压榨游戏开发工期
自2012年开始至今,除了2015年,每年都有宝可梦新作发售,而且全都是GF制作(剑盾DLC相当于以往资料片)。GF本社不到140个人,内部一般也是同时开展新世代作品、复刻作品分组交替推进制作。以往宝可梦正作都是4年左右的制作期,年货化之后基本缩短为了2-3年,LGPE更是用一年就开发完了(仙贝在17年才有了LGPE的想法,然后就带着GF干;然而剑盾是从17年E3展会后,才开始的开发)。虽然有Creatures、任天堂EPD1组的支援,但这样的进度下,游戏质量能好真是见了鬼了。
以隔壁马里奥为例,虽然也是每年都有新作拿出来,但那是任天堂下面好几个组共同努力的结果(EPD2组:网球、派对;EPD6组:纸马、路易鬼屋;EPD8组:奥德赛、3D马里奥;EPD9组:马车;EPD10组:马造、新马U)。宝可梦这边,TPC指着GF使劲薅,一年一个新作、3年一个世代,但第三方制作的宝可梦游戏又特别少。
诚然,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是必然。而作为世界第一IP的宝可梦,更迭的步伐更是停不下来。出新世代,就能卖新游戏、新周边、新卡牌、新动画...IP营收中,67%来自周边,游戏只占不到20%。但游戏又承载了新世代的构架、首发,所以,有谁在意游戏的死活吗?没有,游戏销量依然高 即使骂声不断,周边照样卖不影响...其他股东(任天堂、Creatures等)直接躺着收钱就行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akbrK1hT1kSfa-kj.webp[/img]
最后,作为一名玩家,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GF洗地的。本意只是想阐述一下“GF是否拒绝任天堂援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个人,对GF、对TPC都有很大的怨言,但不得不承认,GF依旧是最懂宝可梦的,但技术上确实做得不够好。游戏目前这个样子,作为玩家,我觉得大家愿意买就买,不愿意的不买以示抗议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去攻击买了的玩家的人,真没必要;那些打着“不配、不贡献销量”的旗号去玩PJ资源的,更是虚伪至极。
===文章内消息来源出处:===
[quote]
[1]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开发1组参与游戏制作清单 [url]https://nintendo.fandom.com/wiki/Nintendo_EPD_Production_Group_No._1[/url]
[2]宝可梦金银VC版通关视频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x411x7ay?p=5[/url]
[3]宝可梦剑盾一周目剧情流程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D7xJ?p=14[/url]
[4]Kyohei Minato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704917/[/url]
[5]Satoru Miyahara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882264/[/url]
[6]Toru Inage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127550/[/url]
[7]Shuhei Furukawa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417815/[/url][/quote]原文链接:[url]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325519#reply94646290416[/url]
GF拒绝任天堂的援助,一直是很多人对GF不满的一个原因。但,这是真的吗?怀着疑问,我通过简单的调研,尝试查找了一下相关资料。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GF是接受任天堂援助的,而且是从初代开始,直至今日,但规模不详。
最直接理由:
- 一、任天堂EPD1组参与支援了自火红叶绿后所有GF制作的PM正作的开发;
- 二、自金银版开始,游戏的Debug工作就是由马里奥俱乐部(MarioClub)完成的;
- 三、游戏Credit里在技术支持中出现了任天堂负责技术支持的员工(EPD1组)或参与其他任天堂游戏制作的人员。
一、任天堂EPD1组参与支援了自火红叶绿后所有PM正作的开发[1]
现有的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开发一组(EPD1组)主要是支援一些第一方第二方游戏制作,比如异度之刃、火纹、宝可梦等。在其与其前身参与支援的清单中,出现了自火红叶绿后所有的PM正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h2iwZdT3cSk0-wj.jpg[/img]
任天堂EPD1组简介
任天堂EPD1组简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cz8qZbT3cSk0-wr.webp[/img]
EPD1组参与制作的游戏,主要就是支援任天堂的游戏开发
EPD1组参与制作的游戏,主要就是支援任天堂的游戏开发
二、自金银版开始,游戏的Debug工作就是由马里奥俱乐部(MarioClub)完成的[2][3]
自金银版开始,每代游戏的Debug均由马里奥俱乐部(MarioClub,最早好像叫超级马里奥俱乐部 SuperMarioClub),在游戏通关后的Credit里,Debug这一栏均有体现。MarioClub主要负责的就是很多任天堂游戏的Debug工作,至于为什么DP以及BDSP里仍然有那么多BUG...可能MarioClub也尽力了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b17eKkT3cSk0-gb.webp[/img]
宝可梦金银VC版Credit表:框内即为超级马里奥俱乐部
宝可梦金银VC版Credit表:框内即为超级马里奥俱乐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2ngbKhT3cSk0-bc.webp[/img]
宝可梦剑盾Credit表:Debug由马里奥俱乐部及DigitalHearts共同完成(DigitalHearts在剑盾Credit中频繁出现)
宝可梦剑盾Credit表:Debug由马里奥俱乐部及DigitalHearts共同完成(DigitalHearts在剑盾Credit中频繁出现)
三、游戏Credit里在技术支持中出现了任天堂负责技术支持的员工(EPD1组)或参与其他任天堂游戏制作的人员
前文提到,任天堂EPD1组参与支援了自火红叶绿以来的所有宝可梦正作开发。技术支持人员名单中,通过人员履历,可以发现疑似EPD1组成员或者参与过其他任天堂游戏的人员。
我们以剑盾为例[3],看看技术支持的人里,选取几个典型的看一看履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gyi6K9T3cSk0-57.webp[/img]
剑盾技术支持人员名单
剑盾技术支持人员名单
1、Kyohei Minato[4]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LPGE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宝可梦铁拳、火纹、异度之刃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9ke9K1fT3cSk0-yn.webp[/img]
Kyohei Minato参与制作的游戏
Kyohei Minato参与制作的游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2q9uKlT3cSk0-60.webp[/img]
Kyohei Minato简介
Kyohei Minato简介
2、Satoru Miyahara[5]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LPGE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火纹、异度之刃、大乱斗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hfowKiT3cSlu-dc.webp[/img]
Satoru Miyahara
Satoru Miyahara
3、Tour Inage[6]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白金、心金魂银、XY及剑盾的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火纹、异度之刃、马造等游戏的制作,有可能是任天堂EPD1组或者其他组的成员,资历还挺深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fpirZbT3cSk0-1j0.webp[/img]
Tour Inage
Tour Inage
4、Shuhei Furukawa[7]
宝可梦系列游戏中,此人主要参与了自BW到剑盾的所有游戏技术支持;此外还参与了宝可梦铁拳、火纹、异度之刃、大乱斗等游戏的制作,应该就是任天堂EPD1组的成员,资历很深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cwevK1wT3cSk0-158.webp[/img]
Shuhei Furukawa
至于任天堂出钱、成立Creatures支援GF开发初代PM游戏(Creatures至今,还依然负责PM的建模,支持宝可梦游戏开发)、金银依靠聪哥的技术力将关东与成都2个地图压缩进来、猫叔提出了双版本的想法等例子,就不再细说了,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总结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GF经典的原罪问题之一了,自从2012年开始,黑白2发售后,宝可梦在TPC的领导下就开始走向了年货政策。13年XY发售,也是第一款宝可梦3D游戏正作,肉眼可见的技术力低下、二周目剧情的省略,在前作黑白及良心资料片黑白2的对比中,显得诚意不足。而后,ORAS、SM、USUM、LGPE、剑盾的质量相较同世代其他大IP作品又有所差距,让大家对宝可梦游戏以及GF的讨伐一波比一波狠,“GF拒绝任天堂援助”这个早年三人成虎的谣言,不断的被人提起及传播。
我当初也是一名痛骂GF的玩家之一,不过有一次也是在贴吧里看到了一个人提问,说gf真的拒绝任天堂援助了吗?我为了找到拒绝的证据,和LZ论战一波,使劲的去找相关素材,结果...和我之前的想法截然相反。拒绝支持这一说法完全找不到可靠出处,只有贴吧帖子和自媒体复制粘贴;倒是游戏最后的人员名单里确确实实出现了任天堂的技术支持。
当然,援助确实是援助了,参与援助的有多少人(没准就名单上那些)、援助贡献了多少力量,我们不得而知。但所谓“拒绝任天堂援助”,一定是错误的观点。作为宝可梦玩家,如今宝可梦游戏质量的下滑让人痛心。然而,我们不能用谎言作为泄愤、抨击的工具,要正视现实,用事实说话。
个人对宝可梦游戏的看法:
大家对宝可梦游戏的不满,主要还是从XY开始不断下滑的游戏质量产生的。这个时间点,也是TPC开始实行宝可梦游戏年货化政策的开始。或许是黑白2这一良心资料片系列没能取得好的销量,宝可梦自XY 进入了3D时代,也进入了年货时代。
我认为,宝可梦游戏质量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有几点:
(1)GF技术力祖传的低下
作为正作游戏的开发者,没得说,做的烂就是烂,工期短是外部问题,但技术力低下就真是自己的问题了。剑盾中的旷野地带及城镇,可以看出终于实现了大地图的无缝加载。然而这项技术,是GF在2016-2018年开发小镇英雄时,才积累下来的技术,应用到了剑盾中,隔壁旷野之息、奥德赛早就实现了。
虽然GF官网常年挂着招聘启事,但做出来的游戏成品,依旧是这个样子,无法理解......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7o2xK12T3cSq6-b2.webp[/img]
(2)TPC制定年货政策,压榨游戏开发工期
自2012年开始至今,除了2015年,每年都有宝可梦新作发售,而且全都是GF制作(剑盾DLC相当于以往资料片)。GF本社不到140个人,内部一般也是同时开展新世代作品、复刻作品分组交替推进制作。以往宝可梦正作都是4年左右的制作期,年货化之后基本缩短为了2-3年,LGPE更是用一年就开发完了(仙贝在17年才有了LGPE的想法,然后就带着GF干;然而剑盾是从17年E3展会后,才开始的开发)。虽然有Creatures、任天堂EPD1组的支援,但这样的进度下,游戏质量能好真是见了鬼了。
以隔壁马里奥为例,虽然也是每年都有新作拿出来,但那是任天堂下面好几个组共同努力的结果(EPD2组:网球、派对;EPD6组:纸马、路易鬼屋;EPD8组:奥德赛、3D马里奥;EPD9组:马车;EPD10组:马造、新马U)。宝可梦这边,TPC指着GF使劲薅,一年一个新作、3年一个世代,但第三方制作的宝可梦游戏又特别少。
诚然,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是必然。而作为世界第一IP的宝可梦,更迭的步伐更是停不下来。出新世代,就能卖新游戏、新周边、新卡牌、新动画...IP营收中,67%来自周边,游戏只占不到20%。但游戏又承载了新世代的构架、首发,所以,有谁在意游戏的死活吗?没有,游戏销量依然高 即使骂声不断,周边照样卖不影响...其他股东(任天堂、Creatures等)直接躺着收钱就行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akbrK1hT1kSfa-kj.webp[/img]
最后,作为一名玩家,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GF洗地的。本意只是想阐述一下“GF是否拒绝任天堂援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个人,对GF、对TPC都有很大的怨言,但不得不承认,GF依旧是最懂宝可梦的,但技术上确实做得不够好。游戏目前这个样子,作为玩家,我觉得大家愿意买就买,不愿意的不买以示抗议就可以了。至于那些去攻击买了的玩家的人,真没必要;那些打着“不配、不贡献销量”的旗号去玩PJ资源的,更是虚伪至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biQ2p-l2s0K6ToS5w-5o.webp[/img]
===文章内消息来源出处:===
[quote]
[1]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开发1组参与游戏制作清单 [url]https://nintendo.fandom.com/wiki/Nintendo_EPD_Production_Group_No._1[/url]
[2]宝可梦金银VC版通关视频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x411x7ay?p=5[/url]
[3]宝可梦剑盾一周目剧情流程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D7xJ?p=14[/url]
[4]Kyohei Minato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704917/[/url]
[5]Satoru Miyahara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882264/[/url]
[6]Toru Inage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127550/[/url]
[7]Shuhei Furukawa [url]https://www.mobygames.com/developer/sheet/view/developerId,417815/[/url][/quote]原文链接:[url]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325519#reply94646290416[/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