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as
2021-01-29T03:47:34+00:00
我看毛瑟,中正式,春田步枪这些二战步枪,枪口初速五六百,但是射程普遍六百到八百。
二战以后的ak,m16这些自动步枪,枪口初速普遍九百,但是射程反而降低了?
现在分类更细了,远程就用远程步枪,你列的这种属于中庸之道,常用的
现在的拉栓式步枪射程应该也不近吧,你说的AK这些都是自动式步枪。
因为研究发现实战中压根用不到这么远的射程 这些枪经常威力过剩直接贯穿导致杀伤力不够(直接打穿了)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开发了半威力弹(相对老的全威力弹)射程更近杀伤更足以及搭配这种子弹射速更快的枪 先是德国佬的暴风 然后就是著名的ak了 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全自动突击步枪了
武器弹药改进啊,二战期间武器专家研究被步枪杀伤的基本在四百米内,所以后来才出现了中间型威力弹,缩小子弹口径,缩短射程
以前打的是全威力步枪弹,比如莫辛的762×54,春田的.30-06。你举的突击步枪的例子打的是中间威力弹,ak的762×39,m4的556×45。子弹的装药量差距很大的。
现代突击步枪也有打全威力子弹的,比如scarh,打的北约76251
如果AK,M4啥的就普通平射,子弹自然耗尽动能落地的话能飞多远?
[quote][pid=490980159,25422022,1]Reply[/pid] Post by [uid=62435620]更吹落、星如雨[/uid] (2021-02-05 11:59):
因为研究发现实战中压根用不到这么远的射程 这些枪经常威力过剩直接贯穿导致杀伤力不够(直接打穿了)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开发了半威力弹(相对老的全威力弹)射程更近杀伤更足以及搭配这种子弹射速更快的枪 先是德国佬的暴风 然后就是著名的ak了[/quote]中间威力弹主要还是解决全威力的话,连射情况下士兵受不了吧。fg42诟病的那样
枪管长,初速高,没看原来老式栓动步枪比现代自动步枪长一截子
八百米,士兵有几个能打中人的?射得到射不中有什么意义?
因为射程远也没用。
打枪是为了打死人,不是比远。
枪口动能太大,打中了身体,前后两个窟窿,人没啥事儿的例子太多了。
现在步枪追求的是把动能释放在你的体内,进去小窟窿,出来一大片。
林总挨了38大盖一枪,换成现代步枪,直接可以开席了。
再说超过400m,都在瞎几把打。
远了有机枪,再远迫击炮。
全威力步枪弹和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区别
主要还是解决自动步枪连发后坐力太大的问题
至于实战中的射程问题,有一部分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威力也是重要因素
步兵分队中有一架PKM,跟没有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全威力步枪弹面前,一般的掩体就跟纸一样
现在术业有专攻啊
远距离有DMR这种专用武器
Mk14,SVD,Mk12等等
以前没得选,一起拉大栓。
在二战期间发现,阵地战时,长距击杀是火炮的事,单发步枪效能太差,步枪没用。
真正需要步兵搏杀的战壕战,城市战,这种单发步枪的灵活性、火力压制能力又不足。
所以才有了提高火力输出密度、降低威力波波沙等冲锋枪。
也才有了新一代的突击步枪。
一战的战壕战要求步枪射程要远,打的要准,威力要大。
后来二战的时候发现,直接洒水突突比单点有效多了,前期各国都开始发展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
但步枪威力大,射速快了无法控制,冲锋枪火力凶猛但是威力小射程近。
最后,结合二者优点,发明了中间威力步枪弹,就是现在突击步枪弹的始祖了。
全威力弹的几个问题:
1,对于步兵来说上千米的有效射程完全过剩用不着
2,后坐力太大,连发没法打
3,重量大,携带量太少
从AK系列开始往中间威力弹转了,火力完全够用,再不够上班组机枪,重机枪
老实讲就士兵平均战斗素质和当时的瞄具水平来说
也不是射程500-600米大家就隔着500-600米拉阵线啊
你也得打的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