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kaZach
2021-04-03T14:37:38+00:00
尤其是娄山关那,又是天险往上推,又是穿插旁路偷家,人够吗?[s:ac:晕]
编辑补充下自己无知的疑问,打仗总有伤亡吧,四渡赤水这么多遭遇战,攻坚战,3万人是怎么挺过来的,有没有大佬解答一下。[s:ac:羡慕]
屠龙书上不写了吗,不要纠结兵力人数,因为数字可以在运动中变化,只要你够机动,3万也能在敌人眼中打出30万的效果
组织度好,情报工作做得好,对应的对面这两个都差,也没有决战的决心,军阀其实没什么拼命的动力的
之前听了一个部队退伍军官的讲座,他说有一个原因是国民党部队素质也是不太行。
这个操作正常人都觉得怎么可能?但是他就对敌我部队有充分的了解,咱们部队执行就是强,脑子就是活,对面部队就是和尚敲钟,这个操作完全没问题!
所以他是不拿枪的战略奇才!
可能是处于几个军阀的三不管地带,反复横跳,本来老毛就发家于湘赣交界的丘陵地带,特别擅长于在复杂地形的游击战,运动战。
[quote][pid=506451731,26251312,1]Reply[/pid] Post by [uid=61817987]大兴安岭超级绿[/uid] (2021-04-08 22:43):
刚刚今天从成都去九寨沟。这地方太适合打游击跑路了[/quote]不考虑气候么?
有组织打无组织,敢于以多打少打一触即溃,果敢决断对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你可以顺便看一下乌蒙山回旋战,国军万耀煌部队只是稍微有点章法就能打出不错的效果。
国军一直到解放,有个问题就是侦查不力、友邻协同不力。这两个实际体现在于我军一直可以穿插、奇袭。哪怕是看似天罗地网也能让我军从结合部中穿过(上面有老哥说的乌蒙山回旋战)最离谱的就是解放战场歼灭74师时候的六纵。
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时我们的军队非常重视官兵的扫盲和教育,高素质的兵员拥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理解和贯彻命令。。。不然德胜真君再军神,换没接受过改造的的军阀杂牌他老人家也抓瞎
[quote][pid=506456712,26251312,1]Reply[/pid] Post by [uid=34492313]军靴踏过青春[/uid] (2021-04-08 23:11):
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时我们的军队非常重视官兵的扫盲和教育,高素质的兵员拥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理解和贯彻命令。。。不然德胜真君再军神,换没接受过改造的的军阀杂牌他老人家也抓瞎[/quote]我寻思这种精兵也是自己练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红军打国军永远是3w对1w剩下29w在赶路,怎么打[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