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kennyfoo] (undefined)
会议不是零门槛,相反是门槛最高的。所有素材只有一次拍摄机会,过程中和各国的官员安保来回拉扯,和其他摄像抢位置抢角度,对三角架白平衡对焦的操控要求极其精准,有时候还得考一考铁手水平,同时还得遵守所有画面规则,错一点就废了。会议拍熟了,社会上的所谓创作广告微电影完全无压力,无非就是临时学几个稳定器的套路
多少有点扯了,会议这种是记者类摄影 科技的发展 器材的进步 对他们提升是最大的,什么铁手 对焦 白平衡。。。我不知道你这些观念停留在哪个世纪。。。
对于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而言几乎有手就行,横平竖直的记录就行了,我想不到有任何技术难点。。。你说的那些什么抢位置 拉扯 顶多算个流程和注意事项
从技术角度我甚至觉得不如 婚庆摄影师 和演唱会站姐,同样只有一次机会 他们需要面对的站位 复杂光线 白平衡 ,各种抓拍时机 比起坐那不动开会 不知道难到哪里去了
而且人家还多一个要求 要拍得好看 要有点巧思 每场情况都不同 还会有各种干扰 突发状况等
没拍过类似会议的合格摄影师 让人带几次就明白了,我有个朋友类似这种活特别多,我有几次去找他 他都是在打盹,有些不严肃的公开场合 他甚至能一边出来跟我聊几句再进去拍

相反的只拍这种东西的摄影师离开舒适区才是最难的,除了这些啥都不会,甚至舒适圈的活也干不好,国内那些大驱拍成渔船的“大作” 都是出自这些人之手吧~ 日媒拿监控照得都比有些人强吧

至于你反复提及的白平衡 。。。你要不去饭圈跟小姑娘取取经呢 , 咱不能实操起来 只把会议标题 领导讲话拍正拍全 都觉得难,嘴上却要去拍MV 拍广告了吧。。。 你该不会也是拍会议拍睡着了在做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