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o
2021-04-14T00:04:48+00:00
[s:ac:哭笑][s:ac:哭笑]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
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坐到,
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
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
舅子怕喝多。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我反正是觉得张大帅的诗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s:ac:哭笑]
这才叫诗在民间,比贾平凹他闺女还有赵丽华的高到不知道哪儿去了都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s:ac:赞同]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确实魔性[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讲道理,这位的诗起码能叫个打油诗,但是那位贾大小姐的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民国文豪-张大炮
我记得经过汉译英再英译汉后整首诗磅礴大气。所以诗气势很足,但是受限于文化水平没法表达。
这不就是正宗的打油诗嘛。言辞没有那么文雅,但是读下来,道理又是那么个道理。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张宗昌的诗多是后人附会,尤其《泰山》(上头细来下头粗)在清代就有记载,有人考据是根据民间韵谣改编借名张宗昌——换句话说,张宗昌在口耳相传间逐渐变成了一个民间故事的主角。
也就是说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原型其实都是民间歌谣,而不是张大帅真的有如此想象力。
见[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761043020[/url]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4/-7Q3j43-8n3ZcT1kShs-10v.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4/-7Q3j43-2lkbZbT1kShs-10v.jpg.medium.jpg[/img]
打油诗就是这样的
所谓打油诗,就是不追求用典,也不在乎内涵,只要顺口就行
一顺口那就很容易朗朗上口,不用典意味着大部分都能理解
那自然就非常带感和魔性了。。。
[quote][pid=507727814,26321439,1]Reply[/pid] Post by [uid=2170187]十一月光[/uid] (2021-04-14 08:16):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quote]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人是山大校长[s:ac:blink]
校长嘛,有点文学素养不是很正常嘛。
(而且这么朴素霸气,我相信不是代笔[s:ac: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