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XPlayz
2024-11-02T16:27:25+00:00
先叠个甲,我自己的车型不在测试里
IIHS钻车底实际是在评价卡车的防护,小车能撞断后梁钻进车底说明卡车防撞梁不合格,用这个评判小车A柱,这是否倒反天罡了[s:ac:呆][url]https://www.iihs.org/topics/large-trucks/truck-underride[/url]
IIHS官网对乘用车的测试项目也没看见有钻卡车这项[s:ac: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11/05/-7da9Qkdk-gs01ZkT3cSpe-p5.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11/05/-7da9Qkdk-chbdZbT3cSml-lo.jpg[/img]
dcd就是这样的啦,搞个看起来看不懂的标准,也不把标准介绍一下,然后再动动手脚就可以敲诈了
Reply to [pid=792992077,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928027]liuyuan0811[/uid] (2024-11-05 00:36)这个在美国好像也不是强制的,应该可以看做是氪金项目[s:ac:呆]
相比A柱撞大箱我更愿意猛打方向撞护栏,虽然不知道撞护栏安全性如何,但起码这是下意识的反应[s:ac:哭笑]
不搞噱头怎么赚流量卖广告
他一开始叠甲说使用符合国标的货车下护栏,然后碰撞标准是美国的一个标准,不知道是不是国内没有这个标准。
其实车追击货车然后钻底部这类案件确实在高速路上挺常见的,个人认为最后应该是要强制货车加装合格的下护栏,而不是乘用车加厚自家A柱。
DCD这种很容易做手脚的,货车高度。小车高度调节清楚,很容易操作
Reply to [pid=792992924,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40919929]求学君[/uid] (2024-11-05 00:44)IIHS也是一样的思路,在推卡车的防护标准,他们还有一个侧边钻车底的防护测试
最大作用可能就是促进了一波消费吧,毕竟买这些车花了不少钱
Reply to [pid=792993492,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4371]玻璃玩意[/uid] (2024-11-05 00:50)正面和追尾的测试符合他视频里公益性测试的说法,钻卡车应该是这次的盈利项目[s:ac:汗]
黑车帝是这样的,故意搞个可操作的标准,收钱操作空间就很大的。从当年黑比亚迪就一直是这个样子。
这次撞货车,就是车辆越矮,车头越长,碰撞面积越大就越有优势。
国内大车有1%的防撞梁合规么?
这事就好比,行人看绿灯准备过马路,眼见来了辆渣土车,还是直接走过去结果被撞死了,大家都说行人傻逼看着渣土车来了还头铁硬要过,你说这是倒返天罡渣土车全责[s:ac:哭笑]
虽然这个测试A柱100%寄了,但是有些车B柱完好,有些车C柱都变形,还是能体现出差距的。
对于个体的消费者,并没有办法决定大车能不能装好防撞梁,但是能决定自己选什么样的车,当然高速全神贯注不走神甚至不上高速也是不错的选择。
Reply to [pid=792994341,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2005529]泥巴SAMA[/uid] (2024-11-05 00:59)他这样搞加上那个文案,有点受害者有罪论的感觉了
本来就是个野鸡测试,不过我觉得吧至少比中国汽研的那个玩意强。唯一的亮点就是用同比的事例说明了除了大G这种车头特别高的之外,谁追尾钻底了都一样,所谓敞篷车的帽子很显然是有预谋有针对的营销黑手事件。
Reply to [pid=792994596,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641498]流浪的艾兰特[/uid] (2024-11-05 01:02)正碰和追尾测试是公益,钻卡车是盈利[s:ac:晕]
懂车帝就喜欢搞这些,为啥速度才56。搞个80-100看看,是不是全军覆没。
我是车主为啥不选个主动安全更好的车
[quote][pid=792994550,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63935464]maxchenj[/uid] (2024-11-05 01:01):
他这样搞加上那个文案,有点受害者有罪论的感觉了[/quote]恰饭嘛,不寒碜
厂家赢得了流量,dcd恰到了米,吃瓜群众获得了乐子,理智的消费者有了参考资料,所有人都开心的结局达成了[s:ac:哭笑]
Reply to [pid=792995221,42338251,1]Reply[/pid] Post by [uid=2005529]泥巴SAMA[/uid] (2024-11-05 01:10)不过没看出来背后金主是谁,钻车底赢家就是特斯拉,但是特斯拉就算不钻销量也很稳,应该不至于充值
我觉得这个测试有意义。无所谓车企会不会根据这类工况做结构性改进。
对消费者来说,给了一个实验环境下,三种工况车辆撞击后的效果视频,车辆的表现也是各有不同。
比如秦L作为工业奇迹的代价是什么,比亚迪A柱和内饰件脱落的共性问题,也是直观表现出来了。
还有不同标定下的安全带对人身的影响也有表现。
事故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便宜的车安全性有所缩水,高价的车也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