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ve
2021-08-13T07:06:24+00:00
如题。
广汇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哪个关联度比较高?
[quote]国内需求旺盛对价格形成了支撑。国家能源局7月28日新闻发布会称,上半年,国内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21.2%,较2019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工业用气同比增长26.6%,超过往年水平,发电用气同比增长15.2%。今年全国大范围缺电,气电对电力保供作用进一步显现,推涨华东、华南等地沿海气电用气量。
此外,一位天然气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已经独立运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国气源配置能力。不过,天然气管网通过管输收益来补贴售气业务亏损的经营模式被打破,而亚太LNG现货价格走高,也存在进一步推高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可能。
而国内内贸天然气价格受制于政策管控,价格难以实现灵活联动。今夏国际采购价格持续上涨推高运营成本,供气企业面临气价倒挂,经营亏损问题,部分企业因此顺价上调供气气价。例如,广东一家城燃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于8月初阶段性上调非居民用气价格至4.5元/方,上调幅度为25%-28.6%。
消费淡季却持续高位运行的价格,引发市场担忧情绪:一方面,今年采暖季需求增加,供应能否跟上;另一方面,高位震荡的气价,在旺季是否会有进一步走高的趋势。
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储气调峰工作提前进行。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份,中国天然气累计产量达1045亿立方米,同比快速增长10.9%,进口天然气5982万吨,同比增长22.9%。
为保证冬季资源稳定供给,7月以来,西安、湖南等地发改委陆续开展调研或召开会议,强调做好燃气保供准备工作。7月23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储气设施建设现场会,要求重视储气设施建设,确保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平稳有序。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梁英汉表示,国家今年尤为重视保供工作,自下半年初,各方就已着手准备冬季保供的相关工作,为近几年少有。
在储气调峰方面,新增LNG调峰库陆续建成,部分企业亦开始准备应对冬季保供的储气调峰工作。如济南能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开展冬季储备调峰LNG竞价采购交易公告,采购总量为8000吨。
截止2020年底,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7.5万公里。今年新增天然气管道项目陆续投运,叠加原有管道资源支撑,一定程度上利于降低输气成本,缓解供需矛盾。如今年7月,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项目先后投运通气,年设计输气能力分别为41、50亿立方米。
供暖季是天然气用量旺季,今冬保供任务依旧繁重。上述天然气分析师表示,从近3年的情况看,9月开始天然气调峰保供需求将逐渐增加。供暖需求增量叠加疫情后经济复苏,整体市场需求涨势仍将延续。
但梁英汉认为,前期保障措施落实叠加新增管道天然气、储备调峰项目建成投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供应端压力,对今冬保供持较乐观态度,因此预测价格也不会涨得太迅猛。
与此同时,工业用户、部分城燃公司往往是双气源,目前LNG价格高企,很多用户已经做好切换用气的准备,切换至管道气或者其他替代能源,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LNG的需求。
也有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目前消费用户和燃气公司对冬季供需紧张有预期,会事先做好准备,工厂也会看订单和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开工,不会像2020年那样措手不及。
2020年,由于气候预报不准,经济恢复、出口拉动能源需求,加上“3060”目标和双控考核,珠三角和长三角用气需求增加,国家管网集团协调机制没有理顺,致采暖季,全国大范围天然气供应紧缺,天然气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暴涨。
据河北省一名燃气公司负责人透露,2020年12月需求短期暴涨,公司不得不外购LNG补库存。其所购LNG价格,从月初的5500元/吨,到12月21日已达1.15万元/吨,后几天则在6000-8000元/吨之间震荡。另有华东企业曝出全国LNG突破1.2万元/吨大关的采购价——这也是2017年“气荒”之峰值。[/quote]
广汇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哪个关联度比较高?
[quote]国内需求旺盛对价格形成了支撑。国家能源局7月28日新闻发布会称,上半年,国内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21.2%,较2019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工业用气同比增长26.6%,超过往年水平,发电用气同比增长15.2%。今年全国大范围缺电,气电对电力保供作用进一步显现,推涨华东、华南等地沿海气电用气量。
此外,一位天然气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已经独立运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国气源配置能力。不过,天然气管网通过管输收益来补贴售气业务亏损的经营模式被打破,而亚太LNG现货价格走高,也存在进一步推高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可能。
而国内内贸天然气价格受制于政策管控,价格难以实现灵活联动。今夏国际采购价格持续上涨推高运营成本,供气企业面临气价倒挂,经营亏损问题,部分企业因此顺价上调供气气价。例如,广东一家城燃企业迫于成本压力,于8月初阶段性上调非居民用气价格至4.5元/方,上调幅度为25%-28.6%。
消费淡季却持续高位运行的价格,引发市场担忧情绪:一方面,今年采暖季需求增加,供应能否跟上;另一方面,高位震荡的气价,在旺季是否会有进一步走高的趋势。
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储气调峰工作提前进行。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份,中国天然气累计产量达1045亿立方米,同比快速增长10.9%,进口天然气5982万吨,同比增长22.9%。
为保证冬季资源稳定供给,7月以来,西安、湖南等地发改委陆续开展调研或召开会议,强调做好燃气保供准备工作。7月23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储气设施建设现场会,要求重视储气设施建设,确保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平稳有序。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梁英汉表示,国家今年尤为重视保供工作,自下半年初,各方就已着手准备冬季保供的相关工作,为近几年少有。
在储气调峰方面,新增LNG调峰库陆续建成,部分企业亦开始准备应对冬季保供的储气调峰工作。如济南能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开展冬季储备调峰LNG竞价采购交易公告,采购总量为8000吨。
截止2020年底,中国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7.5万公里。今年新增天然气管道项目陆续投运,叠加原有管道资源支撑,一定程度上利于降低输气成本,缓解供需矛盾。如今年7月,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项目先后投运通气,年设计输气能力分别为41、50亿立方米。
供暖季是天然气用量旺季,今冬保供任务依旧繁重。上述天然气分析师表示,从近3年的情况看,9月开始天然气调峰保供需求将逐渐增加。供暖需求增量叠加疫情后经济复苏,整体市场需求涨势仍将延续。
但梁英汉认为,前期保障措施落实叠加新增管道天然气、储备调峰项目建成投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供应端压力,对今冬保供持较乐观态度,因此预测价格也不会涨得太迅猛。
与此同时,工业用户、部分城燃公司往往是双气源,目前LNG价格高企,很多用户已经做好切换用气的准备,切换至管道气或者其他替代能源,也会一定程度上抑制LNG的需求。
也有行业资深人士指出,目前消费用户和燃气公司对冬季供需紧张有预期,会事先做好准备,工厂也会看订单和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开工,不会像2020年那样措手不及。
2020年,由于气候预报不准,经济恢复、出口拉动能源需求,加上“3060”目标和双控考核,珠三角和长三角用气需求增加,国家管网集团协调机制没有理顺,致采暖季,全国大范围天然气供应紧缺,天然气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暴涨。
据河北省一名燃气公司负责人透露,2020年12月需求短期暴涨,公司不得不外购LNG补库存。其所购LNG价格,从月初的5500元/吨,到12月21日已达1.15万元/吨,后几天则在6000-8000元/吨之间震荡。另有华东企业曝出全国LNG突破1.2万元/吨大关的采购价——这也是2017年“气荒”之峰值。[/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