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sUp
2020-03-20T13:00:18+00:00
先上镇楼照片
这张照片,是北伐军攻克南昌后,郭沫若极少为少见的戎装照。站在前排中间戴眼镜者,即为郭沫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24/-7Q5-5te9ZaT3cSht-h3.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24/-7Q5-he72KyT3cSht-de.jpg[/img]
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到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投身新文化运动,一时风头正健,成就诗人大名。
1926年7月,郭沫若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先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后升至副主任。当时,北伐军的总司令是蒋介石,而总政治部主任是邓演达。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被授予中将军衔。
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夕,郭沫若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随后,郭沫若被蒋介石通缉。
在郭沫若被通缉之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时,郭沫若是起义军宣传委员会主任和政治部主任,还是起义的主席团成员。起义部他撤出南昌之后,郭沫若在转战途中由周总理介绍入党。
1928年2月,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长达10年之久。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着力进行甲骨文研究和史学研究,其重要学术著作《甲骨文字研究》,使郭沫若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一道,被并称为“甲骨四堂”其间,郭沫若在其他历史学方面的研究,成就也很大。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郭沫若1937年7月25日秘密离开日本,7月27日到达上海。郭沫若先是在上海办《救亡日报》宣传抗日,1937年12月,老蒋设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是陈诚,周恩来是副部长,而郭沫若则担任第三厅厅长。因为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又一次被授予中将军衔。当时,朱德因为任总司令,授予上将军衔,而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叶挺都是中将军衔,周恩来也是中将军衔。
这张照片,是北伐军攻克南昌后,郭沫若极少为少见的戎装照。站在前排中间戴眼镜者,即为郭沫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24/-7Q5-5te9ZaT3cSht-h3.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24/-7Q5-he72KyT3cSht-de.jpg[/img]
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到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投身新文化运动,一时风头正健,成就诗人大名。
1926年7月,郭沫若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先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后升至副主任。当时,北伐军的总司令是蒋介石,而总政治部主任是邓演达。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被授予中将军衔。
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夕,郭沫若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随后,郭沫若被蒋介石通缉。
在郭沫若被通缉之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时,郭沫若是起义军宣传委员会主任和政治部主任,还是起义的主席团成员。起义部他撤出南昌之后,郭沫若在转战途中由周总理介绍入党。
1928年2月,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长达10年之久。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着力进行甲骨文研究和史学研究,其重要学术著作《甲骨文字研究》,使郭沫若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一道,被并称为“甲骨四堂”其间,郭沫若在其他历史学方面的研究,成就也很大。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郭沫若1937年7月25日秘密离开日本,7月27日到达上海。郭沫若先是在上海办《救亡日报》宣传抗日,1937年12月,老蒋设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是陈诚,周恩来是副部长,而郭沫若则担任第三厅厅长。因为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又一次被授予中将军衔。当时,朱德因为任总司令,授予上将军衔,而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叶剑英、叶挺都是中将军衔,周恩来也是中将军衔。